華文網

餐飲業油煙排放新標準

導言

2013年上海市環保局組織研究《上海市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DB 31/844-2014)提供了技術支撐。

餐飲油煙定義

按照國家相關標準(GB18483-2001)定義,餐飲油煙是指:食物烹飪、加工過程中揮發的油脂、有機質及其加熱分解或裂解產物。

餐飲油煙中污染物還有:異味,PM2.5和VOCs(臭氧前體物)。

煙油粒徑

借助顯微鏡觀察,可以發現烹飪期間散發的餐飲油煙為直徑約30納米超細顆粒構成的具有多個分支的鏈狀物,如下圖所示。

油煙在顯微鏡下粒徑示意圖

【摘自:G.Buonanno.Particle emission factors during cooking activiti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3235】

PM2.5濃度

餐飲油煙中PM2.5的排放濃度為40-2190µg/m3,其中速食和中餐的細顆粒物濃度相對較高,如下圖所示。

某地餐飲油煙排放PM2.5濃度示意圖

【摘自:Christine Loh. Study on Profiles of Cooking Fumes in Hong Kong Final Report, Revised 8 November 2006.】

VOCs濃度

餐飲油煙中VOCs的排放濃度為80-1660µg/m3,其中中餐的VOCs濃度相對較高,如下圖所示。

某地餐飲油煙排放VOCs濃度示意圖

【摘自:Christine Loh. Study on Profiles of Cooking Fumes in Hong Kong Final Report, Revised 8 November 2006.】

VOCs組份

餐飲油煙中VOCs組份隨餐飲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西餐主要為烷烴、中餐主要為炔烴、速食主要為烷烴和芳香烴,職工食堂芳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較為平均,見下圖。

某地餐飲油煙排放VOCs組份特徵示意圖

【摘自:Christine Loh. Study on Profiles of Cooking Fumes in Hong Kong Final Report, Revised 8 November 2006.】

影響因素

(1) 食物

在相同烹飪條件下,脂肪含量高的培根產生的顆粒物最大,

如圖所示。

烹飪不同食物產生顆粒物的比較

【摘自:G.Buonanno. Particle emission factors during cooking activiti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3235】

(2) 烹飪油

在相同的烹飪條件下,使用燃氣爐油炸50克薯條,橄欖油產生的顆粒物最多,葵花籽油產生的顆粒物最少,如表所示。

常見烹飪油的油煙排放因數 (mg/min)

【摘自:G.Buonanno. Particle emission factors during cooking activiti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3235】

(3) 烹飪溫度

在相同的烹飪條件下,燒烤50克培根,高溫下產生的顆粒物比較大,如表所示。

【摘自:G.Buonanno. Particle emission factors during cookingactiviti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3235】

(4) 烹飪方式

油炸、煎炒所產生的VOCs相對較大,而蒸煮產生的VOCs較小,

見下圖。

不同烹飪方式對VOCs產生的影響

【摘自:Christine Loh. Study on Profiles of CookingFumes in Hong Kong Final Report, Revised 8 November 2006.】

(5) 燃料

使用城市煤氣與使用LPG,在烹飪食物、廚師、時間、菜肴均相同的情況下,VOCs組分具有明顯的差異,見下圖。

居民廚房不同燃料的VOCs排放成分特徵比較

【摘自:Christine Loh. Study on Profiles of CookingFumes in Hong Kong Final Report, Revised 8 November 2006.】

健康及環境危害

餐飲油煙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餐飲油煙對空氣品質及灰霾天氣可能有一定貢獻作用,對周邊生活環境品質也可能存在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