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月新能源車銷量環比暴增 仍有車企“零銷量”

聚焦新能源汽車,關注全行業動態

由於1月份新能源車市銷量的暴跌,促使2月份的成績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銷量環比增長145%。今天(3月10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月度產銷資訊發佈會上,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再一次強調:“新能源車市發展趨勢暫時無法預計。”由於市場處於政策“空窗期”,前兩個月的成績顯然並不理想。

據中汽協資料統計,今年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7972輛和17596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環比分別增長148.2%和145%。其中,純電動汽車增勢明顯,

其銷量達到13346輛,環比增長241.5%,混合動力車型銷售3321輛,環比增長55.4%。新能源商用車則不及上月銷量,2月份共銷售 929 輛,環比下降18.2%。

部分車企銷量為“零”

新年伊始,新能源車市受到政策不明確等因素的影響,導致1月份銷量成績出現前所未有的慘澹。

2月初,北京率先明確了地方補貼政策,即“按照國家補貼的50%來執行,國補+地補不超過新車售價的60%。” 不過,據《新能源汽車新聞》記者瞭解,受制於“新能源車型暫時無法在車管所上牌”問題的影響,即便在2月初,市場仍處於無法銷售的狀態。直到2月底,隨著車管所正式接受車輛上牌,市場逐漸進入銷售熱潮。

此外,受到新能源車型目錄車型重審的影響,仍有部分車企暫時無法銷售。

此前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劉金良告訴《新能源汽車新聞》,2月份新能源車型銷量成績為0,在銷售方面“只訂不賣”。

二季度車市或將出現短高峰

2月26號,北京市2017年第一輪的搖號結果正式公佈。根據此前的統計,截止到2月初,已累計收到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42384個,占個人申請指標的70%以上。

對此現象,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由於北京補貼政策落實,

極大改善了年初同比劇烈下滑的情況。北京需求拉動新能源汽車產銷快速恢復。”他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新能源車市有望出現增長。“新配置的指標需在半年之內進行上牌,預計車市將在3-7月份進入高☆禁☆潮。”不過,隨著搖號指標在前期全部發放完畢,將導致今年末市場出現迅速萎縮。“北京新能源銷售市場將形成計劃性的前高後低局面。”而全國的銷量或因北京市場的波動因素使得走勢出現變化。

“北京新能源車市將在年末面臨著巨大考驗。”對於市場出現的波動,崔東樹表示:“行業各方應為新能源經銷商的平穩過度和可持續生存多想辦法。”

多地“地補”陸續出臺

截至目前,山西、上海等地已經針對新能源補貼做出相應的政策。其中,上海市經信委於正式發佈《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車型備案登記要求(2017年)》,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可以繼續申請新能源汽車車型備案,並發文稱允許企業預售新能源汽車產品,不過前提需要事先簽署一份承諾書,由廠商和經銷商承擔補貼額度變化的風險。而山西省則表示取消省級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補貼,但仍可按照國家同期補貼資金的50%給予省級行銷補助。

此外,據瞭解,深圳市正在制定地補政策,或將考慮通過非貨幣化的措施推動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當前,隨著國補的正式落實,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自3月份開始,地補政策或將陸續發放,屆時市場才能真正恢復元氣。

歡迎關注

新能源汽車新聞EV

其中,上海市經信委於正式發佈《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車型備案登記要求(2017年)》,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可以繼續申請新能源汽車車型備案,並發文稱允許企業預售新能源汽車產品,不過前提需要事先簽署一份承諾書,由廠商和經銷商承擔補貼額度變化的風險。而山西省則表示取消省級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補貼,但仍可按照國家同期補貼資金的50%給予省級行銷補助。

此外,據瞭解,深圳市正在制定地補政策,或將考慮通過非貨幣化的措施推動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當前,隨著國補的正式落實,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自3月份開始,地補政策或將陸續發放,屆時市場才能真正恢復元氣。

歡迎關注

新能源汽車新聞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