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Puma想靠明星代言人重回巔峰 業內人士紛紛不看好

達斯勒兄弟因為意見不合,分別創建了愛迪達與彪馬兩個品牌,兩家品牌當年撕到飛起。而如今愛迪達的競爭對手變成耐克,而彪馬糊了好多年。曾經面臨業績危機被迫出售境地的彪馬重新回歸大眾視野,

雖然營收相對好轉大中華地區的業績也有所提升,但是和愛迪達、耐克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愛迪達在時尚圈也混的不錯,而彪馬在大眾印象中似乎和時尚沒太多關係,彪馬產品只有運動休閒兩種風格。種類的單調和行銷創新不足,彪馬被愛迪達遠遠甩開。

上個世紀70到90年代,是彪馬的巔峰時期,尤西比奧、貝利、克魯伊夫、馬拉多納等球星穿著Puma king系列獲得了自己事業生涯的最高榮譽,

彪馬業餘耐克、愛迪達成為運動品牌的三巨頭。

在20世紀初,愛迪達和耐克雙面衝擊,彪馬陷入低谷。2007年被擁有Gucci等諸多奢侈品牌的的開雲集團收購占股86%,之後彪馬開始轉型時尚,但是並不成功。2013-2014年期間Puma曾一直被曝要被開雲集團賣掉。

為了拯救品牌,彪馬在2014年邀請蕾哈娜擔當女子系列創意總監,以及品牌的全球大使。蕾哈娜的帶動下,2016年的彪馬全球銷售顯著提升,比上一年度增加7.1%。2016年彪馬亞洲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6.9%,於是彪馬又在明星代言人上花了心思。

在代言人劉雯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楊洋、張雨綺、劉昊然與李現四位明星。瘋狂增加代言人,彪馬的做法並不被業內人士看好。

瀕臨出售的彪馬在明星策略下有了起死回生的苗頭,但是並不意味著彪馬的逆襲之路可以走的很順暢。彪馬與愛迪達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靠著明星效益來獲取業績增長,風險會越來越大。

彪馬所走的時尚路線,愛迪達早就做了,而耐克做的也不錯,也使用跨界明星代言的方式。甚至一些快銷時尚品牌和內地運動品牌,在轉型時尚方面都做得比彪馬早。

業內人士表示:彪馬在自己的老本行運動性能上面仍有足夠的競爭優勢,

這才是彪馬立業之本。想在中國打開市場,品牌方面要做細分,而管道方面一直是彪馬不得不解決的問題。而在管理與溝通方面,需要做到更加高效。

如果彪馬幾年前這樣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在機會還在,但是挑戰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