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試水“無人超市”,宗慶後欲推“自助售貨機”,難道“無人售貨”就是新零售?

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這個概念以來,輿論界一直想鬧明白這“新零售”究竟是個什麼東西?無奈馬雲巴巴說話向來是說三分留七分,讓人雲裡霧裡鬧不清楚。後來哇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和一幫傳統製造業的大佬們聯合痛斥馬雲的“新零售”是“胡說八道”。

但截至今天為止,兩位大佬都有了新的動作,馬雲的“無人零售計畫”已經開始落地,無人便利店即將走出實驗室,宗慶後已經與研發無人零售店鋪技術的深藍科技簽訂採購合同,打算未來線上下鋪設100萬台的“自助售貨機”,重磅消息一出,人們不禁驚呼,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新零售?

無人便利店算是火了一把,很多人已經把它當成了新的風口,但奇怪的是,在如此火的背景下,風投竟成了最冷靜的人。也許是前面投資大佬們被“共用單車”“共用雨傘”坑的忒慘,現在對這新興事物竟抱有觀望的態度。能拿到投資的“無人便利店”公司不是沒有,但不是很多。

投資人普遍的顧慮是,“無人超市”能否迅速做大?便利店是一個微利,高度依賴規模化和運營效率的行業,和傳統的便利店甚至“夫妻店”相比,“無人超市”在選址,租金,進貨方面並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唯一的優勢就是降低了人工成本。如果一家做無人超市”的公司,想做大,勢必就得在全國範圍內開店,這種模式又成了傳統便利店的模式,做大規模需要很長時間,資本是沒有這個耐心的。

但筆者認為,“無人便利店”卻實是一種進步,它是科技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過“無人超市”的概念,也有人嘗試過,但因技術不過關,只能作罷,但今天,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移動支付技術”“掃碼技術”的發展,“無人售貨”已經呼之欲出。

一個企業,制約其規模的,往往是管理模式的臃腫,這一點在連鎖企業特別明顯,像便利店這種,商品種類比較多,商品的訂貨,庫存控制,數量盤點,結帳對賬,包括員工的管理,公司的抽查稽核等,這一系列都是很高的人力成本,而且臃腫沒有效率,人員流動性也大,人才的培養往往跟不上開店的速度,我有一個在連鎖企業做人事的朋友,他最頭疼的就是招人,
一旦有新店開業,人才就供應不上,一個實體店,你不僅要有本行業的經驗,還要有很好的管理經驗,例如收銀員在顧客比較多的時候,不要算錯賬等,而這種連鎖企業,工資又不會太高,而且很辛苦,所以人員流動性非常的大!

除此之外,選址也是制約連鎖便利店不能迅速擴大的因素之一。但“無人超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減少這兩點的制約,首先,人力成本省去之後,管理模式變得更加清晰簡單,重複巨細的勞動,全部交給電腦。其次,“無人便利店”可以移動,那它的選址就比較靈活,就不一定非得依賴有門頭的地段,像社區內,可以選擇的地方就比較多,這樣會離消費者更近。

管道掌握在自己手裡,就可以大規模採購,提高效率,從而有效降低成本。科技的力量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對企業來講,也改變了其管理模式,這也是一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一旦市場接受度高,迅速做大還是值得期待的。

但“無人便利店”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貨架被顧客弄亂了怎麼辦?如果人多的時候,系統能不能承受的了?如果有人進去搗亂怎麼辦?或者有流浪漢進去睡覺怎麼辦?這些都是問題。

“無人便利店”可以看作是新零售的一種業態,筆者也相信,在這個領域會做出有品牌的企業,但新零售絕不止“無人便利店”這麼一種模式,它應該是有很多種創新的模式的,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很多,消費方式也有很多。

但“無人超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減少這兩點的制約,首先,人力成本省去之後,管理模式變得更加清晰簡單,重複巨細的勞動,全部交給電腦。其次,“無人便利店”可以移動,那它的選址就比較靈活,就不一定非得依賴有門頭的地段,像社區內,可以選擇的地方就比較多,這樣會離消費者更近。

管道掌握在自己手裡,就可以大規模採購,提高效率,從而有效降低成本。科技的力量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對企業來講,也改變了其管理模式,這也是一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一旦市場接受度高,迅速做大還是值得期待的。

但“無人便利店”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貨架被顧客弄亂了怎麼辦?如果人多的時候,系統能不能承受的了?如果有人進去搗亂怎麼辦?或者有流浪漢進去睡覺怎麼辦?這些都是問題。

“無人便利店”可以看作是新零售的一種業態,筆者也相信,在這個領域會做出有品牌的企業,但新零售絕不止“無人便利店”這麼一種模式,它應該是有很多種創新的模式的,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很多,消費方式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