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嗓門那麼大,你就由著她?”這位爸爸的回答,刷爆朋友圈!

借萬家燈火,品百味人生。只為人群中你多看了我一眼。關注我的你每天都有收穫。

“今天都怪你。”

“明明都怪你。”

“你作業錯得和昨天一樣。”

“你剪手指甲的時候又把指甲彈到垃圾桶外面了。

“讓你裝慫你偏偏頂嘴。”

“讓你說話你又一句不說。”

……

一方面我佩服我老婆的勇氣:一個區區一米六、九十幾斤的人天天在家裡跟我叫板。而且兒子的體重基本上也快趕上她了;另一方面我訝異於她的轉變:談戀愛時多麼害羞溫婉的一個人啊,現在怎麼如此厲害。

我是一個覺得身邊沒什麼大事兒的人,而她覺得身邊都是大事兒。在教育方面更是如此。我一直覺得孩子成績不錯,就算偶爾很爛也不影響大局嘛,象徵性批判一下就得了;她卻如臨大敵,自製的錯題本裝訂得跟精裝的四大名著似的。逼急了吼,吼急了娃哭,娃一哭我就勸,我一勸連帶挨駡,最後我和兒子就只能躲在衛生間裡分析原因。

說好的母慈子孝呢?說好的夫妻恩愛呢?

我打算找人吐槽,可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還沒怎麼詳細說明呢,對面的兄弟淚涕橫流:“灰鴿啊!你好歹銀行卡還在自己手裡啊!”,或者“灰鴿啊!我得馬上回啊!再過半小時老婆就把我鎖門外了啊!”,又或者,“灰鴿啊!你看看我這兒,還有這兒,對對,小腿這兒!哎呀,你福分啊!”

好容易碰到個牛逼的:“女人啊!就得收拾!”,連說帶比劃虎虎生風,結果一問,單身四十年。

和同類溝通顯然是不行了,於是我選擇其他女性。“哎呀,你們家孩子那麼可愛,成績那麼好,又那麼懂事,帶起來輕輕鬆松,絕對心情愉快。”

“對對對。”我趕緊附和。正打算進一步探討呢,對面電話響了。只見人家面容驟然一變:

“95分?!!!錯得和上次一樣??!!小赤佬昏了頭了!!!你不要管,我回來收拾他!!上次買的玩具都給我收起來!!不是有必要沒必要!!收起來!!”

“哎呀不好意思,我們剛才聊到哪兒了?”

“……說到樓下最新開了一家麵館?”我小心翼翼地答。

經過了一番社會實踐活動後,我決心不再改造我太太了,一方面屈從于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屈從於家庭事實。

有天,趁著孩子洗澡時,我一臉正色地勸孩子他媽不要暴躁,挫傷了孩子。結果孩子他媽說:

你聽,你兒子正在邊洗澡邊唱歌呢!

我打開門一看,前一分鐘還哭得不要不要的臭小子正在一邊洗頭一邊扭動著屁股唱TFBOYS的《寵愛》。

後來我發現一個道理:從男人的視角看,女人搞子女教育,可能就是在該溫柔的時候過分溫柔了一些,在該生氣時過分生氣了一些,讓她們心平氣和很難,但要說對孩子成長不利,也未見得。拿保護孩子的理由和老婆PK,一不明智,二沒作用。與其與改造一個和你同齡的女人,不如改造自己。

當你實在看不下去時,請記得我選擇的方法:

1、想個辦法和孩子一起挨駡,比方說,把指甲剪在地上,和他成為衛生間裡的難友。互相指責,互相分析,認識錯誤,共同進步。

2、你既然享受過和風細雨的溫柔,那就得感受疾風驟雨的怒吼。

3、孩子他媽嗓門大,這是生活,由她去吧。

4、若不是在意你,誰願意花這個力氣。我對兒子說。

看過一個很讓人深思的視頻,孩子和媽媽相互打分。

視頻中幾位元媽媽在談論“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這個話題的時候,一些“調皮”、“不聽話”、“不懂事”、“不好好吃飯”……的字眼就開始重複出現了。

那10分會給孩子打多少分?

媽媽們給出了八分、七分……低的還有五分,沒有一個說是10分。

而孩子們是怎麼評價媽媽的呢?

“我喜歡媽媽陪我玩……”

“我放學回家就是要媽媽抱……”

“媽媽變老了我會很傷心……”

“就是喜歡媽媽,想保護她……”

“媽媽燒飯給我吃很辛苦”

他們還給媽媽評的都是給了十分,還有的甚至給了一萬分。你能從他們喜笑顏開的表情裡,看出是真正的愛和喜歡。

(視頻時長2分34秒,建議在WiFi下觀看)

這樣的對比,有沒有讓你感到內心一震?

一個通過努力考了90分的孩子,不要只是看到他丟掉的那10分。

孩子整天纏著你,你說他不懂事,其實他只是想你陪著。

孩子調皮愛玩,你說他不聽話,其實他只是好奇心重。

孩子總愛跑出去玩,你說他不愛學習,其實他只是希望多交朋友。

……

很多事情,少點批評,多點肯定。

我們希望教出一個有優點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孩子。

面對事情多想想正面動機,你會少了很多暴脾氣,多看到孩子的聰明和可愛。

人生沒有那麼多次給孩子重新評分的機會,你對孩子的做法和語氣,就是孩子以後的情商和智商,不要等到發現孩子其實比你想像中愛你的時候,才來慚愧。

和他成為衛生間裡的難友。互相指責,互相分析,認識錯誤,共同進步。

2、你既然享受過和風細雨的溫柔,那就得感受疾風驟雨的怒吼。

3、孩子他媽嗓門大,這是生活,由她去吧。

4、若不是在意你,誰願意花這個力氣。我對兒子說。

看過一個很讓人深思的視頻,孩子和媽媽相互打分。

視頻中幾位元媽媽在談論“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這個話題的時候,一些“調皮”、“不聽話”、“不懂事”、“不好好吃飯”……的字眼就開始重複出現了。

那10分會給孩子打多少分?

媽媽們給出了八分、七分……低的還有五分,沒有一個說是10分。

而孩子們是怎麼評價媽媽的呢?

“我喜歡媽媽陪我玩……”

“我放學回家就是要媽媽抱……”

“媽媽變老了我會很傷心……”

“就是喜歡媽媽,想保護她……”

“媽媽燒飯給我吃很辛苦”

他們還給媽媽評的都是給了十分,還有的甚至給了一萬分。你能從他們喜笑顏開的表情裡,看出是真正的愛和喜歡。

(視頻時長2分34秒,建議在WiFi下觀看)

這樣的對比,有沒有讓你感到內心一震?

一個通過努力考了90分的孩子,不要只是看到他丟掉的那10分。

孩子整天纏著你,你說他不懂事,其實他只是想你陪著。

孩子調皮愛玩,你說他不聽話,其實他只是好奇心重。

孩子總愛跑出去玩,你說他不愛學習,其實他只是希望多交朋友。

……

很多事情,少點批評,多點肯定。

我們希望教出一個有優點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孩子。

面對事情多想想正面動機,你會少了很多暴脾氣,多看到孩子的聰明和可愛。

人生沒有那麼多次給孩子重新評分的機會,你對孩子的做法和語氣,就是孩子以後的情商和智商,不要等到發現孩子其實比你想像中愛你的時候,才來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