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是殺子,有人受齊桓公讚賞,被後人怒駡,有人卻被官府,成了道德榜樣

虎毒不食子,然而,有的人卻因為殺自己的兒子,竟然成了大名人、大好人。

殺子而成名,春秋時期已有。齊桓公有三個寵臣,易牙、豎刁和開方,這三人從頭壞到腳,一門心思討好國君齊桓公。

有一天,易牙給齊桓公送來一碗肉湯,說:您這幾天食欲不振,不如常常我易牙特意為您做的肉湯吧,裡面有我祖傳的手藝。齊桓公吃了,果然美味,胃口大開,便問這是怎麼做的。易牙說:我聽說人肉最美味,便把兒子殺了給您做出肉湯,只希望國君您身體健康。齊桓公一想,這不可就是他“祖傳”的秘方?一想到易牙敬愛他超過愛護兒子,便愈發器重易牙。

到了東晉,也有一個人要殺兒子,也因此出名了。郭巨本來家裡就很窮,上有老母,下有小兒,中間還有妻子,全家人都靠郭巨養活,奈何他自己本事不夠,只能讓全家人忍饑挨餓。郭巨的母親心疼孫子,便把自己的飯省下一點,讓小孫子吃飽,郭巨見了便生氣。他不氣自己無能,

也不氣自己命不好,只生氣兒子多吃飯,讓郭巨他的母親挨餓。怎麼辦?郭巨想都不想,抱著兒子就要活埋。所幸上天眷顧,讓他挖到一壇金子,這才留下他兒子一命。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評價一個人是否做壞事,要看行為不要看動機。同樣是殺兒子,

一個殺了,一個殺人未遂,為什麼後世的評價卻天差地別?

易牙和郭巨的行為是一個性質嗎? (單選) 0人 0% 是,都是殺兒子,沒得說 0人 0% 不是,一個是諂媚,一個是有苦衷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