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動化正改變著拉丁美洲

中金網03月21日訊,政治家都專注于貿易的影響,但自動化正在快速轉變工作的性質。最近一份來自諮詢公司McKinsey的報告指出今天有一半的工作都可以轉變為由機器完成,從根本上改變著製造、零售、飲食、資料處理等產業的性質。

隨著便利的資金、老化的人口、下降的生產力等因素加速著人工勞動力的轉型,中國,印度,美國以及日本將見證最大最迅速的轉變。據McKinsey計算,有著將近4億的中國人和2億3500萬的印度人面臨著自動化機器人的競爭。

在日本和美國,則有60%的工作有著被機器替代的可能。

雖然工作職位不會消失,但人們所做的工作會改變,今天有約三分之一的重複性工作可能會被機器取代。

拉丁美洲也將見證顯著的改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約一半的勞動力將面臨來自自動化的威脅,高於美國的比例。機器人的銷量已達20億美元一年,顯示出改變已經在發生。

巴西看起來是最易受到改變威脅的。

停滯不前的生產力、老化的人口、出了名高的生產成本使得人力成本昂貴。在製造、零售、交通、農業領域,3200萬勞動者中約一半的工作可能被自動化。

阿根廷的經濟也許沒有那麼容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但其老化的人口和長達十年的投資缺乏可能引起公司在機器人方面加大資金投入,特別是阿根廷目前的總統Macri領導下的政府對市場也更加友好。阿根廷強大的工會力量與不穩定的電力條件也許會減緩自動化的趨勢,

但一半的農業和製造業工作從性質上說都是易受影響的。

從結構上看,墨西哥是實現自動化潛力最高的,因為其塑膠、汽車、航太等高級製造產業中有三分之二的工作面臨著逐漸淘汰的前景,影響到500萬工人。但由於人口較年輕以及薪資較低等因素的緩衝,墨西哥的自動化進程很可能將是較慢的。

全球都關注的問題是之後將會發生什麼。

樂觀者相信會出現新工作給這些被替代的工人。他們指出像汽車修理師、煤礦工人、工程師以及新出現的軟體應用開發者這樣之前不在考慮之列的工作將會更多地受到關注。悲觀者則認為事情將確實變得不同,人工智慧的崛起將成為人的可行替代者。

McKinsey的觀點則偏樂觀,認為政府應擴展社會安全網,保護那些容易受到勞動力動盪影響的人。

政府還需要轉變學校及教育系統,培養面向21世紀的、對人工智慧進行完善而非與它們競爭的人才。政府還應大力扶持科研與革新,幫助勞動者完成正在進行的革命。

對拉丁美洲來說,它意味著促進這些類型的投資,因為即便它們會打破今天的現狀,它們也將確保這一地區不會在這個全球轉變趨勢中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