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案例」家長們關心的這些教育收費合不合理,有沒有違規?中考分招劃線是否合理?教育局這樣回應~

七完小四年級家長反映,學校給家長髮了通知:按上級檔收費情況,

寫字書8.5元+語數英暑假作業21.6元+科學書6.84元,一共36.94元,明天上午全部交。,家準備好零錢,要求每張錢都用鉛筆寫上姓名,儘量不要交舊錢爛錢。來電人諮詢該收費是否合理,有沒有違規的現象。

教育局回復:教育局通過調查,達旗第七小學收取的費用屬實,暑假作業為非免費教材,科學教材為自願購買的教材,寫字書為統一上書法課的教材,都是學生上課需要的教材。

教育局回復:關於達六中初三年級收取資料費問題的調查情況

一、收費專案:

(一)照相款:30元(集體相:I8元,畢業證相:12元)。

(二)從2014年開始達六中實施“問題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改革,為了規範學生課堂的學習內容,方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學生參與度,達六中自主開發了各年級各科目校本教材《問題導學自主課堂學案》,為了進一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達到精選精練的目的,

2016年達六中組織有經驗的老師編寫了各年級各科目校本教材《問題導學自主課堂課課練》,同時為了提高語文、數學、實驗成績達六中組織初三年級把關教師編寫了《初三語文知識分類手冊》、《數學中考彙編》、《語文基礎訓練》、《物理實驗冊》、《化學實驗冊》等校本教材,通過使用這些校本教材,達六中各年級各科目成績都有了明顯提升,各科校本教材根據印刷廠核定價格如下:

1、校本教材《問題導學自主課堂化學學案》 :12元

2、校本教材《問題導學自主課堂課課練》 :(七科:每冊1O元,共計:70元)

3、校本教材《物理實驗冊》 :6元。

4、校本教材《化學實驗冊》 :6元。

5、校本教材《數學中考彙編》 :上冊:25元,下冊:15元,兩冊共計:40元

6、校本教材《初三語文知識分類手冊》 :3元。

7、校本教材《語文基礎訓練》 :28.5元。

(三)由於初三年級本學期大多數科目已結課為了保證複習效果,提高教學品質,根據初三年級師生的複習需要,

經徵求家長同意,達六中審核通過征訂以下中考複習資料:

1、《化學面對面》 :48.8元。

2、《物理全品》 :42.8元。

3、《物理類比試卷》 :25.8元。

4、《政治輔導報》 :21.6元。《語文全品》 :49.8元。

5、《語文模擬試卷》 :29.8元。

6、《英語短平快》 :26.8元。

7、《英語週報》 :27元。

收費金額合計:467.9元。

二、幾點說明:

1、上述收費主要是相款、校本教材、中考複習資料。

2、按達六中要求,初三年級每科可征訂一冊中考複習資料,但根據實際複習需要,經老師們的再三要求,個別科目征訂了兩種複習資料。

3、在收費過程中對貧困家庭的孩子給予了減免。

來電人反映現在小學低年級發的算術本孩子用不到,希望按照實用性發放作業本或者不要發放算術本。

教育局回復:一、二年級每學期發放36開40個本子,三至六年級每學期發放18開20個本子。經走訪調查發現,本子太多用不了僅僅是個別現象,而且集中在一年級學生中。大部分學生作業本還存在不夠用的情況,經常到校內小超市或校外文化用品店去購買,且價格各自漲了一倍,36開小本賣一元,18開大本賣兩元。所以,調研反映情況確實存在,我們爭取和印刷廠溝通發放適用的作業本或筆記本增加本子使用率。

來電人的孩子在五中上學,反映當時進五中都是陽光分校,就近分班,現在五中升達一中的分數線,比其他學校進達一中分數線高,來電人認為不合理。

教育局回復: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於2010年就明確規定,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優質高中每年應將60%的招生指標按參加中考人數的比例下放到各所初中(即分招指標),讓每所初中的孩子都有機會上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優質高中。我旗嚴格執行上級檔精神,根據市教育局給每所初中核定的入達一中的分招人數,每所初中根據招生名額劃定入學分數線,所以,每所學校的分招分數線各不相同。至於來電人反映實施陽光分班和教師交流輪崗政策後,各學校的資源均衡,分招分數線也應差不多的問題,我們認為,三年後的中考成線的高低與實行分招政策沒有直接關係,分招政策的目的是讓每所初中競爭自己學校的分招名額,而不是擠佔其他學校的名額,經過三年的努力,有的學校的成績會高,有的學校的成績會低,所以會出現每所學校的分招線會不相同。

經常到校內小超市或校外文化用品店去購買,且價格各自漲了一倍,36開小本賣一元,18開大本賣兩元。所以,調研反映情況確實存在,我們爭取和印刷廠溝通發放適用的作業本或筆記本增加本子使用率。

來電人的孩子在五中上學,反映當時進五中都是陽光分校,就近分班,現在五中升達一中的分數線,比其他學校進達一中分數線高,來電人認為不合理。

教育局回復: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於2010年就明確規定,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優質高中每年應將60%的招生指標按參加中考人數的比例下放到各所初中(即分招指標),讓每所初中的孩子都有機會上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優質高中。我旗嚴格執行上級檔精神,根據市教育局給每所初中核定的入達一中的分招人數,每所初中根據招生名額劃定入學分數線,所以,每所學校的分招分數線各不相同。至於來電人反映實施陽光分班和教師交流輪崗政策後,各學校的資源均衡,分招分數線也應差不多的問題,我們認為,三年後的中考成線的高低與實行分招政策沒有直接關係,分招政策的目的是讓每所初中競爭自己學校的分招名額,而不是擠佔其他學校的名額,經過三年的努力,有的學校的成績會高,有的學校的成績會低,所以會出現每所學校的分招線會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