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OLED電視PK量子點電視 誰主沉浮?

全球彩電業技術之爭正愈演愈烈。一方面,以LG、創維為代表的企業不斷發力OLED顯示技術,

讓OLED電視快速實現市場化;另一方面,以TCL、三星為代表的企業致力於液晶顯示技術升級,將量子點技術應用於彩電領域。2017年,隨著索尼正式推出OLED電視,以及海信正式站隊量子點,兩大陣營的較量逐漸升溫,成為2017年彩電業最大看點之一。

由於國內納晶科技等本土量子膜供應商的技術逐漸成熟,目前量子膜的價格同比下降約35%-40%,這將使得2017年品牌廠商將更加積極推廣量子點電視,

2016年主要推廣廠商為三星、海信、TCL等品牌,2017年會有更多品牌加入到量子點電視推廣陣營中來。根據群智諮詢(Sigmatinell)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市場規模350萬台,滲透率為1.5%,預計2017年規模上升至600萬台,滲透率為接近3%。

多家廠商佈局量子點液晶電視

為了解決液晶顯示器色域低的短板,近兩年廠商開始將量子點技術應用於彩電領域。應用量子點技術的液晶電視,可以將色域從72%提高到110%,

大幅提升了顯示器件的色彩表現力。正是因為看好量子點技術發展前景,TCL、三星堅持量子點電視技術路線,並將量子點電視作為主推產品。今年CES 2017上海信也明確提出,海信未來將選擇量子點技術作為電視機產品線的技術突破方向。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表示,目前市場上應用的都是量子點光致發光技術,其實質是將量子點材料加入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或彩膜中,

豐富顯示器的色彩,顯示單元仍然是液晶器件。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技術(QLED)才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量子點顯示技術”,但仍處於實驗研究階段,而且從實驗階段到生產階段還需要較長時間。

國際OLED協會會長Barry Young認為,

儘管三星在CES 2017上公開亮相了QLED電視,但是從技術來看,該電視並非是自發光QLED,準確來說應該叫QD-LCD TV,仍然是屬於採用液晶技術的彩電產品。

工信部數位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告訴記者,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普及,之前困擾OLED市場的大尺寸問題已經逐步解決,市面上已經開始銷售50英寸以上的4K OLED電視。隨著市場進一步擴大,以及大尺寸OLED電視價格的下降,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選擇OLED電視。

量子點液晶電視與OLED熱戰

本屆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黑電產品也爭奇鬥豔。彩電領域,量子點電視與OLED電視還在熱戰,談論勝負為時尚早。

在量子點與OLED陣營的“站隊”中,今年海信明確表示加入量子點電視陣營。海信電器的技術負責人說,“海信選擇ULED+量子點”。ULED是海信融合多項技術的LED背光液晶電視,結合量子點技術,可以使色彩更豐富。

“我們還在研發自發光的量子點電視QLED,預計大約在2019年可以推出。”海信電器一位媒體傳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OLED藍光壽命不長,如有突破,我們也會跟進。”

國內彩電業另一家龍頭企業創維,則在2017AWE上繼續大張旗鼓地推廣OLED有機電視。而且,創維剛剛還宣佈將讓OLED電視降價20%,加快OLED電視的普及。

韓國彩電兩巨頭三星和LG也在AWE現場“對陣”,LG展示了厚度只有2.57毫米的OLED“壁紙電視”,薄如畫框的藝術范兒謀殺了不少鏡頭;三星則亮出了QLED光致量子點電視。

各家觀點

海信ULED技術總監楊嘉先生

“電視追求的是真實,電視就像是一扇窗戶,通過這扇窗戶用戶可以看到更加真實的世界。”

楊嘉表示對於觀看電視來說,所有的畫面都是由兩個元素來呈現:一個是光,一個是色。其中ULED可以獲取更加精准的背光,而量子點是非常好的色域提升技術,色域是平面的,亮度是縱深的,兩者的結合互補可以更好的提升三維色彩空間,獲得更為真實的畫面效果。海信天璣系列ULED超畫質電視正式集合了這兩點之所長,成為了2017液晶電視畫質標杆產品,也是海信推動液晶顯示技術升級的又一個里程碑產品。

此外,在液晶電視沿著終極量子點發展的過程當中,ULED與量子點在每個階段互補性都不一樣,在現階段ULED技術站主,量子點為輔,當發展到電致量子點時代,量子點技術或許會占主,ULED也會得到一些繼承,只不過占比會下降。

此外,這扇“窗戶”不僅越來越真實,還越來越大,並且大屏化已經成為絕對的趨勢。

楊嘉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信號內容的高清化,現如今無論是高清有線信號還是網路視頻的清晰度都有大幅度提升,滿足了用戶觀看高清的需求;第二是電視機本身的信號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了,顯示裝置的解析度/對比度越來越高了,在過去看液晶電視,如果離太近了,畫面會有顆粒感等問題,而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並且大螢幕還能夠帶來更好的沉浸感。

對於到底適不適合選擇75英寸的電視,楊嘉還給出了一個計算公式:電視機高度的3倍,如果是4K電視,再除以2。75英寸液晶電視的高度大約為1米,如果是FHD電視,其觀看距離是3米,而4K 75英寸液晶電視的觀看距離約為1.5米左右。

當然ULED也是在不斷的升級換代當中讓使用者獲得更真實的畫面,楊嘉表示ULED未來會在兩方面做得更好,第一是ULED要做更多的分區數,只有更細化的分區,顯示才會更加完美;第二是纖薄化,未來ULED電視將會越來越薄。

對於提高背光分區數,楊嘉認為最困難的是一個取捨問題,比如說分區多了,亮度高了,就會有發熱大、功率大的問題,產品可靠性就會下降,各大彩電企業對於分區控制的差異往往就體現在這些地方,而海信的優勢就是多年來對整個液晶背光控制技術的研發,很瞭解其中的設計及成本控制,因此也成就了海信在電視背光控制領域領軍地位。

對於OLED電視,楊嘉認為現階段無論是白光OLED還是RGB OLED都有致命的問題。

RGB OLED各項表現都不錯,但大屏的良品率太低,這就是三星為什麼放棄大屏OLED,而主攻小屏OLED的原因。

而白光OLED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由於加了一層彩色濾光膜,有很多光被膜給阻擋了,從而OLED電視的光效率會下降,如果要做到高亮度,那麼功耗就會特別大,壽命也會大幅度下降;但如果控制功耗,那麼亮度必然不會太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看到白光OLED電視做黑沒問題,而做亮很難。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彩電行銷副總裁劉峻光先生

三星QLED技術自主研發:全世界唯一的金屬無鎘量子點技術

時下,電視產業站在顯示升級的十字路口,對此,劉峻光表示:“量子點是大螢幕顯示產品最好最可靠的解決方案”,無機材料要比有機材料更為穩定,三星QLED電視全新升級金屬無鎘量子點技術之後,將峰值亮度提升至1500~2000nits之間,並且保持飽滿的色彩表現,加上蛾眼仿生技術,可以在絕大多數場景下無干擾的觀看視頻內容。

三星於2016年收購量子點研發公司QD Vision後,有利於三星加入量子點技術的研發,全新金屬無鎘量子點技術完完全全由三星自主研發,也是全世界唯一採用無鎘環保技術的量子點技術,強大的研發實力無需置疑。三星旗艦量子點電視的性能也引領整個量子點領域,其綜合畫質表現同樣站在行業的頂端。

綜合自:北京商報、萬維家電網、中關村線上、第一財經日報

預計大約在2019年可以推出。”海信電器一位媒體傳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OLED藍光壽命不長,如有突破,我們也會跟進。”

國內彩電業另一家龍頭企業創維,則在2017AWE上繼續大張旗鼓地推廣OLED有機電視。而且,創維剛剛還宣佈將讓OLED電視降價20%,加快OLED電視的普及。

韓國彩電兩巨頭三星和LG也在AWE現場“對陣”,LG展示了厚度只有2.57毫米的OLED“壁紙電視”,薄如畫框的藝術范兒謀殺了不少鏡頭;三星則亮出了QLED光致量子點電視。

各家觀點

海信ULED技術總監楊嘉先生

“電視追求的是真實,電視就像是一扇窗戶,通過這扇窗戶用戶可以看到更加真實的世界。”

楊嘉表示對於觀看電視來說,所有的畫面都是由兩個元素來呈現:一個是光,一個是色。其中ULED可以獲取更加精准的背光,而量子點是非常好的色域提升技術,色域是平面的,亮度是縱深的,兩者的結合互補可以更好的提升三維色彩空間,獲得更為真實的畫面效果。海信天璣系列ULED超畫質電視正式集合了這兩點之所長,成為了2017液晶電視畫質標杆產品,也是海信推動液晶顯示技術升級的又一個里程碑產品。

此外,在液晶電視沿著終極量子點發展的過程當中,ULED與量子點在每個階段互補性都不一樣,在現階段ULED技術站主,量子點為輔,當發展到電致量子點時代,量子點技術或許會占主,ULED也會得到一些繼承,只不過占比會下降。

此外,這扇“窗戶”不僅越來越真實,還越來越大,並且大屏化已經成為絕對的趨勢。

楊嘉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信號內容的高清化,現如今無論是高清有線信號還是網路視頻的清晰度都有大幅度提升,滿足了用戶觀看高清的需求;第二是電視機本身的信號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了,顯示裝置的解析度/對比度越來越高了,在過去看液晶電視,如果離太近了,畫面會有顆粒感等問題,而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並且大螢幕還能夠帶來更好的沉浸感。

對於到底適不適合選擇75英寸的電視,楊嘉還給出了一個計算公式:電視機高度的3倍,如果是4K電視,再除以2。75英寸液晶電視的高度大約為1米,如果是FHD電視,其觀看距離是3米,而4K 75英寸液晶電視的觀看距離約為1.5米左右。

當然ULED也是在不斷的升級換代當中讓使用者獲得更真實的畫面,楊嘉表示ULED未來會在兩方面做得更好,第一是ULED要做更多的分區數,只有更細化的分區,顯示才會更加完美;第二是纖薄化,未來ULED電視將會越來越薄。

對於提高背光分區數,楊嘉認為最困難的是一個取捨問題,比如說分區多了,亮度高了,就會有發熱大、功率大的問題,產品可靠性就會下降,各大彩電企業對於分區控制的差異往往就體現在這些地方,而海信的優勢就是多年來對整個液晶背光控制技術的研發,很瞭解其中的設計及成本控制,因此也成就了海信在電視背光控制領域領軍地位。

對於OLED電視,楊嘉認為現階段無論是白光OLED還是RGB OLED都有致命的問題。

RGB OLED各項表現都不錯,但大屏的良品率太低,這就是三星為什麼放棄大屏OLED,而主攻小屏OLED的原因。

而白光OLED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由於加了一層彩色濾光膜,有很多光被膜給阻擋了,從而OLED電視的光效率會下降,如果要做到高亮度,那麼功耗就會特別大,壽命也會大幅度下降;但如果控制功耗,那麼亮度必然不會太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看到白光OLED電視做黑沒問題,而做亮很難。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彩電行銷副總裁劉峻光先生

三星QLED技術自主研發:全世界唯一的金屬無鎘量子點技術

時下,電視產業站在顯示升級的十字路口,對此,劉峻光表示:“量子點是大螢幕顯示產品最好最可靠的解決方案”,無機材料要比有機材料更為穩定,三星QLED電視全新升級金屬無鎘量子點技術之後,將峰值亮度提升至1500~2000nits之間,並且保持飽滿的色彩表現,加上蛾眼仿生技術,可以在絕大多數場景下無干擾的觀看視頻內容。

三星於2016年收購量子點研發公司QD Vision後,有利於三星加入量子點技術的研發,全新金屬無鎘量子點技術完完全全由三星自主研發,也是全世界唯一採用無鎘環保技術的量子點技術,強大的研發實力無需置疑。三星旗艦量子點電視的性能也引領整個量子點領域,其綜合畫質表現同樣站在行業的頂端。

綜合自:北京商報、萬維家電網、中關村線上、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