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女子被稱為“女中堯舜”,死後袁世凱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三日

1911年10月8日晚,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爆發,一時間南方數省紛紛響應革命的號召,宣佈獨立,立國268年的大清王朝真正的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滿清王室看到,革命的形勢已經無法阻擋,

清朝的滅亡是必然的,與其被革命党人用武力推翻落得個身首異處,還不如雙方和平談判,或許還能保留滿清王室,以圖東山再起。

武昌起義後,雖然革命的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在黃河以北的地區,清政府還是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再加上南方有些省份,

只是名義上的革命,猶如牆頭之草,所以革命的前景並不是那麼的明朗,革命黨人也認為,與其鬥得魚死網破,國家分裂,還不如跟清政府達成妥協,這樣對國家的損失才最少。

當清政府準備和談的時候,滿清皇室中的主戰派反對和談,他們認為祖宗的江山不能拱手讓人,

即使關內丟了,還可以帶著上百萬的軍隊退回關外,退回滿清興起的白山黑水之間,成立一個新的國家,等到將來關內發生大變,再揮師入關,平定中原,如果當時清政府真的這樣幹了,那麼分裂就是不可避免的,今天的東北地區,也許就跟外蒙古一樣,不過好在,這個險惡計畫,最後被一個女人阻止,這個女人就是大清最後一個掌握實權的人隆裕太后,
正式因為她力排眾議,達成了跟革命黨的和談,才避免了更多流血的發生,總體上實現了和平的政權交接。

隆裕太后在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的情況下,最終沒採取滿清皇室主戰派的建議,而是派袁世凱跟革命黨和談,最紅達成了優待滿清王室的條件,

清帝遜位,1913年,隆裕太后在西六宮之一的長春☆禁☆宮病逝,享年46歲,隆裕死後,因為他巨大的歷史功績,被人們稱為“女中堯舜”,袁世凱下令全國降半旗為她哀悼三日,並且袁世凱親自臂帶黑紗,守靈舉哀致敬,來感謝這位為了維護國家統一的異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