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共用單車再倒一家!創始人:真是被偷光才停運

1

又一家共用單車倒閉!

3Vbike僅上線4個月後便宣佈倒閉,比第一家倒閉的共用單車——悟空單車的5個月運營時間還要短。

3Vbike專注中國三線城市,於今年2月26號開始投放,此前已經在河北保定、廊坊、秦皇島、福建莆田投放車輛。使用者註冊量最高1.1萬人,平臺日訂單最高500單。

然而,目前現在押金已經退了95%。

2

"真是被偷光才停運的"

3Vbike創始人巫盛華表示,由於未能融資成功,他自掏腰包造了1000輛自行車,投放市場後僅找回幾十輛,實在撐不下去了。

3Vbike方面表示,大量單車被盜是其倒閉的直接原因。如果不是多數車被偷的話,融不到資其實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巫盛華表示,當時也預料到車輛會被偷盜,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接近100%的單車“消失”,遠遠超出預計。當時覺得20%的損耗率就不得了了,結果投完一個月內就看不到車了。

3Vbike投出去的1000多輛車中,現在只找回了幾十輛,多數都被盜走,或者被用戶騎到諸如橋洞、社區內等偏僻角落。

巫盛話還說,車輛丟失後,報警一些派出所都沒法立案,偷個單車事情太小了。

3

找了很多投資機構一直沒有融到錢

巫盛華表示,當時十分看好這個模式,想著會有很多投資機構過來,可以融幾百萬的,結果後來一直沒有融到錢,“這幾個月總成本投了100萬左右,

現在全都虧了。 ”

對於盈利模式的設計,巫盛華表示,經計算,只要每天有1到2次騎行,就可以生存下去;同時,還在單車後面加裝了廣告位,後期能有廣告收入。沒想到整個單車都被偷完了,所有設想都落空了。

不同於首家共用單車倒閉時滿場的同情唏噓,如今大家對3Vbike的謝幕有了更多的思考。

網友們紛紛評論:

@滑天下之大稽_亦可賽艇 : 小黃車可能是被偷被私占最多的單車了,

但小黃車仍然跟堅挺,入了這行就要充分考慮到可能有的風險,偷車固然可惡,但也不能將自己創業失敗的全部責任推給被偷車。

@--PokerFace--:最近倒閉的幾家共用單車說明:容易複製的技術和手段拼的就是資本,千萬不要做最後一個投資者。

@rian73:成功不能靠腦熱,一哄而上最後就是一片狼藉

@Mr蔣靜:第二家倒閉的共用單車創始人:“真是被偷光才停運”。說這種話的人,根本就是一個投機分子。

自身防盜技術及商業模式的缺陷,以及對這種模式的預判不足,自己盲目瞎搞,非要歸罪於人性。活該。

@請幫我問候你全家:1000輛就投放市場,不倒閉才怪,我用流量下了你的APP,交了押金充了值,騎完一次再找不到第二輛,我為什麼要用你的車?共用單車這個東西必須有一定體量才能做的起來

4

洗牌!共用單車產量已大幅下降

共用單車就像是一陣風,快速地刮過來,如今又將快速地吹過。

然而,摩拜單車約占共用單車市場57%份額,ofo近30%,而小藍、酷騎等公司構成了第二梯隊,共占約14%市場份額。風口上的“共用單車”市場逐漸成為摩拜、ofo兩大巨頭之爭,小型共用單車企業正面臨洗牌。

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各地的單車生產廠方和採購方幾乎都同時發現,除了ofo和摩拜兩家國內最大的共用單車品牌之外,幾乎所有的共用單車都在大幅度減產。

這似乎應了小藍單車CEO李剛曾在年初做出的預測,今年7月會是共用單車行業第一個拐點。

“按照目前行業激進的狀態,很多玩家會在那個時候被洗掉。”李剛說。

5

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單車嗎?

至2017年初,各種顏色的單車蜂擁而出,市場整體投放量超過300萬輛,進入近50個城市。業界曾預計,2017年共用單車的總訂單量勢必突破3000萬輛。而在自行車創造商700bike副總裁郭晶晶看來,全國總計約1000萬-1500萬輛就能滿足市場需求,可見共用單車市場已趨於飽和。

然而,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則表示,上海約可容納60萬輛共用單車,如今投放數量已接近45萬輛大關。

而杭州,已有上萬輛共用單車被棄之荒野。

然而,截止2017年6月,杭州城管在主城區範圍內暫扣的違規共用單車數量已超過2萬餘輛,大部分被棄之荒野,場面極其壯觀。

橫七豎八地任性停放——

故意放在樓道上的,停在人行道佔領盲道的,甚至也有掛在樹上的,停在花叢中的。

ofo小黃車:年底前投放2000萬輛 網友:別投!快成災了

ofo創始人、CEO戴威透露,該公司新一輪融資已接近完成,將利用融資繼續迅速擴大單車投放規模,計畫年底前公司單車投放規模達到2000萬輛,較目前的600萬輛增逾兩倍。

跑馬圈地太猛,網友和馬路已經承受不了了。

共用單車大戰已經進入下半場,矛盾頻現,最終將如何收官,是否還能平臺、用戶、資本皆大歡喜?

如今又將快速地吹過。

然而,摩拜單車約占共用單車市場57%份額,ofo近30%,而小藍、酷騎等公司構成了第二梯隊,共占約14%市場份額。風口上的“共用單車”市場逐漸成為摩拜、ofo兩大巨頭之爭,小型共用單車企業正面臨洗牌。

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各地的單車生產廠方和採購方幾乎都同時發現,除了ofo和摩拜兩家國內最大的共用單車品牌之外,幾乎所有的共用單車都在大幅度減產。

這似乎應了小藍單車CEO李剛曾在年初做出的預測,今年7月會是共用單車行業第一個拐點。

“按照目前行業激進的狀態,很多玩家會在那個時候被洗掉。”李剛說。

5

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單車嗎?

至2017年初,各種顏色的單車蜂擁而出,市場整體投放量超過300萬輛,進入近50個城市。業界曾預計,2017年共用單車的總訂單量勢必突破3000萬輛。而在自行車創造商700bike副總裁郭晶晶看來,全國總計約1000萬-1500萬輛就能滿足市場需求,可見共用單車市場已趨於飽和。

然而,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則表示,上海約可容納60萬輛共用單車,如今投放數量已接近45萬輛大關。

而杭州,已有上萬輛共用單車被棄之荒野。

然而,截止2017年6月,杭州城管在主城區範圍內暫扣的違規共用單車數量已超過2萬餘輛,大部分被棄之荒野,場面極其壯觀。

橫七豎八地任性停放——

故意放在樓道上的,停在人行道佔領盲道的,甚至也有掛在樹上的,停在花叢中的。

ofo小黃車:年底前投放2000萬輛 網友:別投!快成災了

ofo創始人、CEO戴威透露,該公司新一輪融資已接近完成,將利用融資繼續迅速擴大單車投放規模,計畫年底前公司單車投放規模達到2000萬輛,較目前的600萬輛增逾兩倍。

跑馬圈地太猛,網友和馬路已經承受不了了。

共用單車大戰已經進入下半場,矛盾頻現,最終將如何收官,是否還能平臺、用戶、資本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