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東南美東亞都去過了 時尚品牌的下一個開拓陣地是澳大利亞

時尚產業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一直不處在主流位置,從歷史上來看,澳大利亞的時尚產業更多的是建立在引進和採用國際品牌的基礎上,這其中大部分必然源自奢侈品歷史久遠的歐洲,

而本土設計師和品牌在國際市場上並不突出。

其時尚市場的局限性不僅僅體現在本土品牌薄弱上,對於外國的品牌來說,這片土地在之前一段時間內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因為從地域地理角度來說,這樣一個季節同北半球相反,且城市平原分佈面積很小且分散的國家,市場操作起來要多費點勁。

但直到四、五年前,情況開始發生變化。自2012年開始,澳大利亞的市場開始成為各個時尚品牌的擴張目的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趨勢也愈發明顯。據澳大利亞新聞網站The Australian報導,近期澳大利亞將要迎來一眾歐洲高端品牌的擴張高峰期,多個國際品牌計畫在CBD地區開設旗艦店,其中包括義大利品牌Brenello Cucinelli、Roberto Cavalli,法國皮革品牌Goyard和鞋履帝國Hogan等。

這些品牌毫無疑問將要打入的是墨爾本和悉尼兩個城市,至於先進入哪一個,就要看哪個城市的租賃條件更好了,可以看出,澳大利亞高昂的租金是各大品牌首先考慮的問題,這也是這麼長時間很多品牌遲遲不願踏進這片土地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地消費潛力還不能彌補高昂的租金成本。

所以在澳大利亞人均消費水準還未達到奢侈品品牌的要求時,

只有有價格優勢的快時尚品牌能夠在那裡站住腳跟,其中表現最為優異的是最早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Zara、H&M以及優衣庫,據澳大利亞媒體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這些快時尚品牌集中開設在墨爾本的波克街購物中心零售地產部門主管Zelman Ainsworth也向The Australian透露,他剛剛前往香港和新加坡同全球零售商代表會面,表示得到的回饋是澳大利亞是亞太地區少有的每年都在保持增長的市場之一,從政策和經濟方面來說商業投資都比較安全,
來到澳大利亞的中國遊客每年都在以雙倍的速度增長,這是奢侈品市場最大的潛力所在。

與此同時,Ainsworth也承認現在還不能確定這些國際品牌是否真正瞭解澳大利亞市場,能否在適應當地季節和文化同時不降低自身品牌的品質,除了這些,品牌最大的挑戰還有同樣即將在今年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電商巨頭亞馬遜。當然,亞馬遜本身對於在澳大利亞開展業務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雖然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同美國相當,但卻只有2400萬人口,而且主要人口分佈地點極其分散,最遠可達2500英里,這無疑加大了電商的運輸成本。

接下來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裡,海外品牌的進入也會反過來重新塑造當地市場結構,本土零售商由於在利潤上不具有競爭優勢,再加之高昂的租金,會漸漸被排擠到二線城市,而二線城市經濟會因此得到發展。

而二線城市經濟會因此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