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首家由醫療機構運營的養老驛站開張,具備“互聯網+醫療+居家養老”功能

今天上午,由朝陽區潘家園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籌建的松榆裡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正式投入運營,

這是北京首家由醫療機構負責運營的養老驛站。

北京晚報記者看到,這裡不僅集中了文化娛樂、養生保健、中醫康復、醫養結合、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六大功能,而且老人在這裡還能享受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駐站醫生的按摩、理療等服務。

據悉,目前朝陽區已在麥子店、太陽宮、奧運村等地區選址建設30家養老驛站,正在推進方案設計、裝修改造和遴選運營單位等工作。

每天都能看到家人,太好了!

“我昨天就辦理了入住手續,早上七點多家裡人把我送過來,

晚上吃完晚飯再被接回家,真比之前住的郊區養老院要好,價格更便宜,關鍵是離家近,每天都能見到家人。”

家住松榆西裡的常佩華奶奶見到記者採訪特別高興地介紹起自己的這個“新家”。

“不僅包吃飯,而還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幫著洗澡,

還能泡腳,還有健身房,有專門的醫生指導可以每天鍛煉鍛煉,收費每月才不到2000塊錢,關鍵是每天都能看到家人,這種感覺比在郊區養老院每週等著家人來看望完全不一樣。”

“你們看看,這個是活動室,這裡是吃午飯的地方,還有個小院能乘涼,真不錯這地方。

”今天上午,記者在養老驛站還看到,家住附近的王老先生拿著手機給兒女現場視頻直播。

有專職醫生過來治療,真方便!

“聽說今天開張我特意過來看看,覺得真心不錯,我這是跟女兒先彙報一下,打算先給我和老伴辦張吃飯的卡,午飯以後就在這解決了,

”王老先告訴記者,“而且我還打聽了,這家養老驛站就是旁邊的潘家園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營的,我們在衛生服務中心開的理療按摩卡,都可以在這裡使用,也都是他們衛生服務中心的專職醫生過來治療,這裡的條件那肯定比衛生站更舒服。”

記者今天上午在養老驛站看到,這裡面積約有近400平方米,整體按照生活、娛樂、交流、養生、醫養等理念設計,設有日間照料室、泡腳室、康復室、助浴室、康樂室、娛樂室等區域,涵蓋了文化娛樂、養生保健、中醫康復、醫養結合、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六大功能。

各種娛樂設施齊全,太幸福了!

為了讓來到這裡的老年人能夠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養,養老驛站設計了很多貼心的小細節,如活動室設計的投籃遊戲,可以讓腿腳不便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參與或者充當裁判的角色;定期開展的英語課,讀書會,手工班,日常組織的麻將、象棋、跳棋、撲克等棋牌類遊戲既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還可拓展其社交圈子,結交更多朋友。前期在試運營期間,驛站每天平均接待老人約50余人次,免費義診超過40人次,小飯桌日均接待25人次。

已有30家養老驛站完成選址工作,真棒!

同時,該驛站也是全市首個由醫療機構運營的養老驛站,不僅是來自潘家園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駐站養老驛站,而且還可以依託該衛生服務中心的特色遠端即時醫療服務平臺“叮咚健康”,使簽約患者在驛站就能享受“一對一”的專屬家庭醫生健康管理,實現了“互聯網+醫療+居家養老”醫養集合的模式。

“這個‘叮咚健康’平臺是集互聯網、物聯網健康管理和慢病監護為一體的遠端即時醫療服務平臺,通過一些可攜帶的測量裝置,在驛站或者家中的老人家測量的血壓、血糖等資料,其結果將即時自動發送給專屬家庭醫生和子女的手機用戶端,從而讓老人獲得專業醫生全天候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導”,朝陽社區服務中心主任王軍介紹說,為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驛站功能,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推進朝陽區“醫養結合”試點區建設,目前已有30家養老驛站完成選址工作,主要分佈麥子店、太陽宮、奧運村等地,正在進行方案設計、裝修改造和遴選運營單位等工作。

文並圖:北京晚報記者 左穎

記者今天上午在養老驛站看到,這裡面積約有近400平方米,整體按照生活、娛樂、交流、養生、醫養等理念設計,設有日間照料室、泡腳室、康復室、助浴室、康樂室、娛樂室等區域,涵蓋了文化娛樂、養生保健、中醫康復、醫養結合、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六大功能。

各種娛樂設施齊全,太幸福了!

為了讓來到這裡的老年人能夠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養,養老驛站設計了很多貼心的小細節,如活動室設計的投籃遊戲,可以讓腿腳不便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參與或者充當裁判的角色;定期開展的英語課,讀書會,手工班,日常組織的麻將、象棋、跳棋、撲克等棋牌類遊戲既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還可拓展其社交圈子,結交更多朋友。前期在試運營期間,驛站每天平均接待老人約50余人次,免費義診超過40人次,小飯桌日均接待25人次。

已有30家養老驛站完成選址工作,真棒!

同時,該驛站也是全市首個由醫療機構運營的養老驛站,不僅是來自潘家園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駐站養老驛站,而且還可以依託該衛生服務中心的特色遠端即時醫療服務平臺“叮咚健康”,使簽約患者在驛站就能享受“一對一”的專屬家庭醫生健康管理,實現了“互聯網+醫療+居家養老”醫養集合的模式。

“這個‘叮咚健康’平臺是集互聯網、物聯網健康管理和慢病監護為一體的遠端即時醫療服務平臺,通過一些可攜帶的測量裝置,在驛站或者家中的老人家測量的血壓、血糖等資料,其結果將即時自動發送給專屬家庭醫生和子女的手機用戶端,從而讓老人獲得專業醫生全天候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導”,朝陽社區服務中心主任王軍介紹說,為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驛站功能,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推進朝陽區“醫養結合”試點區建設,目前已有30家養老驛站完成選址工作,主要分佈麥子店、太陽宮、奧運村等地,正在進行方案設計、裝修改造和遴選運營單位等工作。

文並圖:北京晚報記者 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