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媒體報導·新華社」“牡丹”在磨難中芬芳

媒體報導·新華社

牡丹號稱“花中之王”,令人豔羨。

在內蒙古東部的阿魯科爾沁草原上,

卻有一朵別樣的“牡丹”,她善良、頑強、堅韌,雖飽經磨難,卻綻放出美麗的人生。

犧牲夢想撐起傾塌的家

家住阿魯科爾沁旗紹根鎮柴達木嘎查的牡丹,正在旗裡的重點中學讀高三。由於學習成績好,她一直是老師和同學們的誇讚對象。當老師是她從小的心願,這時也已被保送內蒙古師範大學,美好的夢想張開了翅膀。但這一天,一位同學慌張地找到她說:“你媽在蘇木(即鄉鎮)學校裡鬧,

在公路上亂跑,誰叫都不回家,已經兩三天了。”

牡丹的頭像炸裂一樣,心一下子亂了。為了撫養姐弟三人,父親養羊、打工,母親在家種地,儘管他們起早貪黑,但貧困怎麼也甩不掉,就連學費也常常湊不齊。重壓之下,母親忽然精神失常。

也就慌亂了那麼一小會,牡丹很快定下神作出了決定。她找到班主任平靜地說:“我媽病了,我要退學回家。

”班主任吃驚地看著她,竭力挽留,但牡丹態度堅定。

坐在回家的車上,想起這些年為了有朝一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堅持發奮讀書,而現在卻要背著書包回到家裡和夢想告別,堅強的牡丹也不由得鼻子陣陣發酸,卻在猛一抬頭時,發現母親躺在公路邊。她連忙跑下車,一把抱起母親說:“媽,我領你回家。”母親蓬頭垢面自言自語,認不出自己的寶貝女兒。她扶著母親,眼淚奪眶而出。

麻繩總在細處斷。幾個月後,母親的病情剛好轉,父親又在放羊的時候突發腦溢血倒下了……

父母重病,弟妹年少,家裡需要頂樑柱。19歲的牡丹抹去眼淚,擔起了千斤擔。

重重磨難壓不垮摧不倒

誰也無法想像,當年輕的牡丹把一大家子扛在自己肩上後,將要面臨多大的困難,忍受了多少痛苦。

父親腦溢血昏迷期間,牡丹一直守在身邊,困了就窩在他腳邊眯一下,父親動一下腳她就立馬醒來喂水喂藥。

不眠不休20多天后,牡丹也病倒了。她讓親戚把自己抬到父親身邊,“我爸在炕東邊,我在炕西邊,他有點動靜我就能知道,我雖然動不了但能喊人來幫忙。”

父親後來半身不遂癱瘓在床,只能靠輪椅行動。她不僅做飯餵飯,還要接屎接尿。有時候,她這邊給母親喂藥,那邊父親突然摔倒,她趕緊放下藥去扶父親。等扶起父親,再來給母親喂藥時,發現母親卻把藥扔了,

她又去拿藥繼續喂。

2006年,父親的一條腿因感染流膿發臭,牡丹將傷口裡的蟲子一條條挑出來,一次次用水清洗。雖然百般努力,父親的腿卻最終沒有保住。

母親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一次牡丹給她喂藥,她突然發脾氣,狠狠咬住牡丹的手腕,咬破了肉還不鬆口。牡丹忍著鑽心的痛,既無怨言,也沒有推開母親,一直等到她的氣消了,才慢慢將流血的手抽出接著喂藥。

最初的幾年,牡丹幾乎不出門,後來父母病情穩定,她才敢離開家一會,但出門做的事情是抓藥。

她照顧父母,還要照料小1歲的弟弟和小4歲的妹妹,想方設法給他倆做好吃的飯,穿乾淨整潔的衣服,既當姐姐又當媽媽。

2011年秋天,弟弟突發尿毒癥,不久就去世了。

生活的不幸,為什麼總是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遠近的村民紛紛感歎抱怨,但牡丹卻默默的承受這份苦難。

當青春漸漸遠去,當美麗漸漸褪卻,牡丹的心卻越來越平靜,“過去的苦已經很淡很淡了”“過去啥樣的日子,現在想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現在的日子是越來越好。”

今年父親節,牡丹做了許多父親愛吃的菜並許下了一個心願:希望父母少病少災,多活幾年,能讓自己一直盡孝。

“推著生活向前沖”

照顧父母的同時,牡丹還面臨如何養家的難題。本就貧困的家庭,看病吃藥更是雪上加霜。家裡原有的牛、羊甚至雞,都拿出去賣了,後來和丈夫攢錢買的牛,也在給做父親截肢手術時全賣掉了。

很多時候,她得厚著臉皮去賒藥。為了能掙點錢,牡丹教過書,理過發。因為不能出全勤,一次次被辭退。但她靠著自己辛苦掙來的5塊錢、10塊錢,支撐著一個家庭的生活。

不論家裡的生活多苦多累,牡丹從不會要求弟弟和妹妹像自己一樣勞累忙碌,“我是姐姐,我不為難他們,他們做好自己就行。”

到了結婚的年齡,牡丹不看自己喜不喜歡,而是提出能不能倒插門照顧父母。2006年,牡丹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公公瞭解到牡丹家的情況,哭上門求他們不要結婚,但丈夫覺得這個女孩“有韌勁,能持家”,堅持和她走到一起,手牽手、肩並肩共同挑起生活重擔。

結婚後,一個人的重擔由兩個人分擔,牡丹家的生活開始好轉。丈夫常年打工,她在家種著70畝苞米、養豬、養羊,日子終於稍微能讓牡丹喘小口氣了。

“就是拼命幹唄,多幹活日子總不會差。”今年丈夫又去新疆打工,家裡家外全靠牡丹一個人打理。

她每天4點起床喂豬喂羊,6點半叫父母和女兒起床,給他們準備早飯,7點半送女兒去幼稚園,回家後下地鋤草、施肥、澆水……牡丹的一天從拂曉忙到天黑。

雖然家裡目前還欠著10萬多元的外債,但牡丹心裡是敞亮的,“那麼苦的時候都熬過來了,現在有人、有地、有牲畜,這點債早晚能還上,以前是生活壓著我,今後我要推著生活往前沖!”

牡丹幾乎不出門,後來父母病情穩定,她才敢離開家一會,但出門做的事情是抓藥。

她照顧父母,還要照料小1歲的弟弟和小4歲的妹妹,想方設法給他倆做好吃的飯,穿乾淨整潔的衣服,既當姐姐又當媽媽。

2011年秋天,弟弟突發尿毒癥,不久就去世了。

生活的不幸,為什麼總是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遠近的村民紛紛感歎抱怨,但牡丹卻默默的承受這份苦難。

當青春漸漸遠去,當美麗漸漸褪卻,牡丹的心卻越來越平靜,“過去的苦已經很淡很淡了”“過去啥樣的日子,現在想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現在的日子是越來越好。”

今年父親節,牡丹做了許多父親愛吃的菜並許下了一個心願:希望父母少病少災,多活幾年,能讓自己一直盡孝。

“推著生活向前沖”

照顧父母的同時,牡丹還面臨如何養家的難題。本就貧困的家庭,看病吃藥更是雪上加霜。家裡原有的牛、羊甚至雞,都拿出去賣了,後來和丈夫攢錢買的牛,也在給做父親截肢手術時全賣掉了。

很多時候,她得厚著臉皮去賒藥。為了能掙點錢,牡丹教過書,理過發。因為不能出全勤,一次次被辭退。但她靠著自己辛苦掙來的5塊錢、10塊錢,支撐著一個家庭的生活。

不論家裡的生活多苦多累,牡丹從不會要求弟弟和妹妹像自己一樣勞累忙碌,“我是姐姐,我不為難他們,他們做好自己就行。”

到了結婚的年齡,牡丹不看自己喜不喜歡,而是提出能不能倒插門照顧父母。2006年,牡丹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公公瞭解到牡丹家的情況,哭上門求他們不要結婚,但丈夫覺得這個女孩“有韌勁,能持家”,堅持和她走到一起,手牽手、肩並肩共同挑起生活重擔。

結婚後,一個人的重擔由兩個人分擔,牡丹家的生活開始好轉。丈夫常年打工,她在家種著70畝苞米、養豬、養羊,日子終於稍微能讓牡丹喘小口氣了。

“就是拼命幹唄,多幹活日子總不會差。”今年丈夫又去新疆打工,家裡家外全靠牡丹一個人打理。

她每天4點起床喂豬喂羊,6點半叫父母和女兒起床,給他們準備早飯,7點半送女兒去幼稚園,回家後下地鋤草、施肥、澆水……牡丹的一天從拂曉忙到天黑。

雖然家裡目前還欠著10萬多元的外債,但牡丹心裡是敞亮的,“那麼苦的時候都熬過來了,現在有人、有地、有牲畜,這點債早晚能還上,以前是生活壓著我,今後我要推著生活往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