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航母未來核心技術之一,艦載機數量定會增加,美國已經開始裝備!

自1917年全球第一艘全通飛行甲板“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誕生以來,於是航母的建造與發展普遍受到各國的關注,人們將建造航母作為國家戰略計畫,視航空母艦為國家強大的標誌,

因此不管是第一世界的國家,還是第二世界的國家都紛紛加入其中。當今社會,要說誰家的航母數量最多、性能最好、使用航母最有經驗,那毋庸置疑肯定就是美國!講起航母,最近與航母有關的話題就是“電磁彈射”,電磁彈射作為未來航母的核心技術之一,到底他比一般的彈射起飛有啥特殊之處呢?

電磁彈射它是一種直線的加速推進技術,就是讓大載荷的物體在短距離、短時間內獲得一定的初速度,由於電磁彈射器的體積小,航母上的空間本來就一寸空間一寸金的;還有就是需要的操作人員少,最後也是由於彈射的力度可以控制;節約能源綠色環保;運維費用低;效率高等原因,電磁彈射很快就進入了軍方的研究領域。

雖然說電磁彈射技術發展的相對較晚,但是他潛在的應用價值還是得到了大家的青睞!雖然說全球內裝備到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只有美國的“福特級”航母,並且還是處於試驗狀態,但是已經是劃時代意義的突破了!

這麼個厲害的“角色”到底是個啥玩意?它是由電源裝置、強迫儲能裝置、導軌、脈衝發生器以及輔助系統組合而成的,

由於電磁彈射器使用的是直流電源,並且在電磁彈射器工作期間的負荷衝擊比較大,所以電磁彈射器的電源容量也應該比較大。而電磁彈射器中的強迫儲能裝置是整個電磁彈射器的核心中的核心,它不僅僅能緩解發電機的壓力,又能在電磁彈射器不工作的時候儲存發電機的能量,
使發電機在電磁彈射器不工作的時候幾乎不受衝擊性負荷的影響。電磁彈射器與蒸汽彈射器不一樣的是無需鋼棍擋住,而是在飛機起飛時讓電磁彈射器同步通電,但是電流是逐漸增加起來,而且在起飛末段將電流截止。這就是電磁彈射器的過程。

那電磁彈射器是不是完美無缺,沒有一點缺點嗎?不是的,電磁彈射器他需要高功率的電磁電動機,電磁電動機在工作的時候會產生電磁波,它會對電子裝置產生一定的干擾,干擾他們進行正常的工作等,總的來說,電磁彈射技術的優點遠遠要大於缺點,並且總的性能也遠遠好於蒸汽彈射!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個實戰化電磁彈射器的國家,我們就以他的標準來看看相關參數,美國對電磁彈射器的預期會達到如下指標參數:起飛速度:28~103米/秒;最大牽引力和平均牽引力之比:1.07;最大彈射能量:122兆焦;最短起飛迴圈時間:45秒;重量:225噸;體積:425立方米;補充能源需求:6350千瓦。

美國對電磁彈射器的預期會達到如下指標參數:起飛速度:28~103米/秒;最大牽引力和平均牽引力之比:1.07;最大彈射能量:122兆焦;最短起飛迴圈時間:45秒;重量:225噸;體積:425立方米;補充能源需求:635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