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再偷看日記本了,做到這四點,讓孩子主動找你說悄悄話!

瞭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媽媽,今天在幼稚園,壯壯搶我的玩具了。”

“是嗎,為什麼呀?”

“他說我已經玩了好久了,應該給他玩一會,還說我小氣,不跟小朋友分享,可是那是我自己帶去學校的玩具.....,媽媽你聽見我說話了嗎?”

“嗯,我在聽呢。”

“媽媽,你騙人,你根本就沒聽見我說話!你就知道看電視!”

“我在聽啊,你不是說壯壯搶你的玩具嗎?我雖然在看球賽,但還是在聽你說話的。”

“才沒有,我再也不跟你說話了!”

這樣的情況,相信在大多數家庭中都經常出現,你是否有過在看電視、玩手機、處理工作的時候被孩子拉著說話的經歷?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碰到的一些小事情都不算什麼,因此忽略了孩子的傾訴,或者直接拒絕孩子:“等我忙完再說吧!”,以至於傷害到孩子的感情。

而且,家長們這種敷衍的態度,會讓孩子不再願意跟你分享他的心情,以後寶寶再遇到開心或者難過的事情,都不會跟父母說了。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碎碎念”?

★需要父母的關心

大部分父母都很少抽時間傾聽孩子,即便是抽出時間了,態度卻並不認真,

回答也很敷衍。這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孩子會產生“媽媽根本就不關心我”、“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等消極的想法。建議家長們每天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耐心地聽孩子說說話吧!

★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

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在家長看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孩子心中卻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尤其是幼稚園和小學的孩子,他們正處於心靈極度敏感的時期,任何瑣事都有可能給他們帶來苦惱,這時候孩子最渴望的就是來自父母的幫助和支持。

很多孩子在面對困難或苦惱的時候,想跟爸爸媽媽訴說,爸爸媽媽卻沒時間聽,再加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算太高,有時候無法把心中的苦悶準確表達出來,

於是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不願傾訴,變得鬱鬱寡歡。

作為父母,應該怎樣跟孩子溝通?

一、態度真誠

在跟孩子對話或交流意見時,父母們要做的不僅是簡單的一問一答,而是要真誠的參與。比如:說話的時候看著孩子的眼睛,並及時對孩子的話作出回應,不要總是說:“好的”、“知道了”之類敷衍的話。

這樣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自己、關心自己的。

二、遵守約定

孩子之所以願意與父母溝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任,那怎麼讓孩子信任你呢?那就是:遵守約定。

一方面,對於孩子的小秘密,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要為孩子保密。另一方面,對孩子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是沒能遵守,一定要認真的道歉,並且解釋原因。

三、包容孩子

所謂包容,就是要放下批判的眼光,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之所以會經常犯錯誤,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水準相對較低,是非觀念也沒有成型,對許多事情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時候,海西需要的是父母的包容和鼓勵,以及耐心的指導,而不是“說過多少次了還記不住”、“你怎麼又這樣”、“你是怎麼回事”等批評的話。

四、將心比心

所謂將心比心,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對方的感受。相比起大人而言,孩子還是很缺乏將心比心的能力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只想著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所以,父母就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將心比心,在談話中把你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比如說:“你看起來很難過”、“你一定很傷心吧,怪不得會流眼淚”、“換做是我,我也會很生氣的”等等。這種換位元思考的交流方式,會慢慢讓孩子學會體諒別人的感受。

並及時對孩子的話作出回應,不要總是說:“好的”、“知道了”之類敷衍的話。

這樣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自己、關心自己的。

二、遵守約定

孩子之所以願意與父母溝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任,那怎麼讓孩子信任你呢?那就是:遵守約定。

一方面,對於孩子的小秘密,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要為孩子保密。另一方面,對孩子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是沒能遵守,一定要認真的道歉,並且解釋原因。

三、包容孩子

所謂包容,就是要放下批判的眼光,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之所以會經常犯錯誤,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水準相對較低,是非觀念也沒有成型,對許多事情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時候,海西需要的是父母的包容和鼓勵,以及耐心的指導,而不是“說過多少次了還記不住”、“你怎麼又這樣”、“你是怎麼回事”等批評的話。

四、將心比心

所謂將心比心,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對方的感受。相比起大人而言,孩子還是很缺乏將心比心的能力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只想著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所以,父母就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將心比心,在談話中把你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比如說:“你看起來很難過”、“你一定很傷心吧,怪不得會流眼淚”、“換做是我,我也會很生氣的”等等。這種換位元思考的交流方式,會慢慢讓孩子學會體諒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