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把“價格”誤當“價值”

我們身邊會有這麼一類人,當你跟他說投資,他們會不屑一顧的說:“投資都是騙人的,我鄰居去年虧了多少多少錢”從而自然而然的把提到投資的人,劃入了他們社交的黑名單之中,

他們的心中在抵觸著一切跟他們說投資的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類人存在呢?只是因為投資觀念沒有正確的樹立。

人們總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就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整座冰山;也會把別人的間接經驗當成自己的直接經驗。而每個人的環境和角度、時間都是不同,這時,如果只是聽了別人的一點經驗或者結果,往往會深陷誤導之中,這類人往往缺少的不是思考,

而是理念,也正是對投資缺少了真正的理解。

今天就跟大家談談,我們在投資中常見的一個誤區?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我們常見的投資也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實體投資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資本和證卷投資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很多人在進入股市市場中時,根據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快速買賣,從中獲得利潤,個人認為這中方法並沒有錯,

但這並不是投資,而是投機,在很多投資者的眼中,他們所買的,只是那些價格低於價值的企業或商品,而並不會注重那些快速產生利潤的企業,這也就是投機和投資最大的區別。

在國內市場,是一種投機占主題的市場,它違背了股票市場投資的核心意義,很多時間,價格和價值是不能同期而語的,投資更看重的是價值的體現,而並非眼前的消費價格,而投機不然。

比如1988年巴菲特以低價買入某知名可樂的股票一樣,

巴菲特更注重的是價值的體現,就算這支股票給巴菲特帶來了很大的財富,但直至今日,他依舊持有這支股票,並沒有因為價格而將其變賣。

往往我們會把這兩者混淆,那樣我們的目標預期都是不對的,結果如何,不得而知。所以,不論什麼時候,懂得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才能知道下一步怎麼行動。我是老潘,請大家持續的關注“老潘說投資”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