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繼天貓,淘寶,京東後,小程式能否在電商時代脫穎而出?

1993年電子商務概念引入中國。

1996年中國出現了第一筆象徵性的網上交易。

1998年以推動國民經濟資訊化為目標的企業間電子商務示範專案開始啟動。

1999年以來,電子商務在中國開始了由概念向實踐的轉變。

從最初的B2C模式擴展到C2C網上拍賣以及年末興起的B2B模式,電子商務在中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對電子商務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

2002年基於移動,聯通的短信收費模式的興起和運營環境的成熟又積極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2003年底出現第一例“非典”,到2004年全國防範“非典”,興起了互聯網泡沫以來中國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徹底走出互聯網冬天,

電子商務概念深入人心,並得到廣泛應用。從這一年起更多的企業開始上網,建立自己的網站。開始了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

200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增長率為73.7%,營業額達到4800億人民幣。

2005年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5531億元,其中B2B電子商務進入高速發展,並占到整個市場的95%以上。在這一時期隨著淘寶,ebay易趣,拍拍網的興起,C2C電子商務也開始普及,C2C交易額高達135億元。

200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

預計2007年將突破1.7萬億。目前C2C市場光淘寶網的零售額就已經超過了沃爾瑪在中國的所有超市的總零售額。

2007年以後電子商務縱深發展階段,B2B領域的阿裡巴巴、網盛上市標誌著發展步入了規範化、穩步發展的階段;淘寶的戰略調整,百度的試水意味著C2C市場不斷的優化和細分;PPG、紅孩子、京東商城的火爆,不僅引爆了整個B2C領域,更讓眾多傳統商家按耐不住紛紛跟進。

目前我國的主要電商是1.以馬雲主導的天貓淘寶系,

以及京東、唯品會、1號店等,這些以產品為主要形式的實物型電商;2.以馬化騰為主導的騰訊系,以及美團等,這些以服務為主要形式的服務型電商。

電子商務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1號店董事長于剛以他的切身經驗和感受給我們做出了解答。他認為電子商務未來有十大趨勢,關鍵字分別是:移動化,平臺化,三四五線城市,

物聯網,社交購物,O2O,雲服務,大資料,精准化行銷和個性化服務以及互聯網金融。

第一個趨勢,移動購物。大家知道去年年底時候,手機用戶已經達到了五億,而PC用戶是5.9億,而手機的滲透率增速是遠大於PC的滲透率的。也就是說在2017年,手機用戶將超過PC使用者,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將來的主戰場不是在PC,而是在移動設備上,我們已進入移動互聯網階段,大家都習慣通過智慧手機去完成一切。

第二個趨勢,平臺化。大家可以看到大的電商都開始有自己的平臺,其實這個道理很清楚,就是因為這是最充分利用自己的流量、自己的商品和服務最大效益化的一個過程,因為有平臺,可以利用全社會的資源彌補自己商品的豐富度,增加自己商品的豐富度,增加自己的服務和地理覆蓋。

第三個趨勢,電子商務將向三四五線城市滲透。一方面來源於移動設備繼續的滲透,很多三四五線城市的人群都開始用上智慧手機,光纖網路也逐步進入鄉鎮等多地開始普及,而且這些城市首先經濟收入提高,各類快遞物流走入城鄉,再加上本地的購物不便,人們開始慢慢嘗試在網上購物。隨著一二線城市網購滲透率接近飽和,電商城鎮化佈局將成為電商企業們發展的重點,三四線城市、鄉鎮等地區將成為電商“管道下沉”的主戰場。

第四個趨勢,我認為是物聯網。可以試想一下隨著可穿戴設備和RFID的發展,將來的晶片可以植入在皮膚裡面,可以植入在衣服裡面,可以在任何的物品裡面,任何物品狀態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相關物品的狀態變化。假如,你放了一瓶果汁在你的冰箱,進冰箱的時候自動掃描,自動的知道這個保質期,知道什麼時候放進去,知道你的用量,當你要完的時候,馬上可以自動下訂單,這個訂單作為商家接到訂單馬上給你送貨,從供應商那裡下訂單,而那個訂單觸發生產,也就是說所有的零售、物流和最後的生產可以全部結合起來。

第五個趨勢,我認為是社交購物。希望聽到親人、朋友、周圍人的意見,作為參考,社交購物可以讓大家在社交網路上面更加精准的去為顧客行銷,更個性化的為顧客服務。

第六個趨勢,O2O。什麼是O2O,就是線上連結線下,同時行銷。目前O2O做的比較好的行業是服裝行業,手機行業,餐飲行業,電子產品行業等。比如拿手機行業來說,華為,oppo,小米,三星等收集品牌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都有自己的旗艦店,但同時線下也有很多體驗店,人們可以通過去體驗店體驗查看真實的物品是怎樣的,然後再到網上下單,或者在網上查看瞭解清楚,再去實體店下單,這就是線上線下同時進行,O2O也是目前電商的一大發展趨勢。

第七個趨勢,雲服務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第八個趨勢,大資料的應用。大家知道實際上從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逐漸作為一個升級。低級的,盈利是靠商品的差價。下一個能力是為供應商商品做行銷,而做到返點,行銷所帶來的盈利。下一個盈利方面是靠平臺,有了流量、顧客,希望收取平臺使用費和傭金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下一個能力是金融能力,也就是說為我們的供應商、商家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得到的能力。下一個能力是資料,也就是我們有大量電子商務顧客行為資料,利用這個資料充分產生它的價值,這個能力也是為電子商務盈利的最高層次。而這些資料經過過濾、分析而成為了資訊,而在資訊的基礎之上建立模型,來支援決策,成了我們的知識,而這些知識能夠做預測,精准分析。所以在整個升級,資料升級,和我們資料價值的升級,我們從中就充分的體現這個大資料的價值。

從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小程式正是這樣迎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而精心打造的。

而在電商時代的發展中,小程式會不會是新的突破口?把握住小程式的流量紅利,在小程式的時代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模式,才會佔領這場移動互聯網紅利的先機。現階段因為小程式的數量很少,屬於紅利占位期,所以企業還不抓緊時間擼起袖子加油幹麼?

很多三四五線城市的人群都開始用上智慧手機,光纖網路也逐步進入鄉鎮等多地開始普及,而且這些城市首先經濟收入提高,各類快遞物流走入城鄉,再加上本地的購物不便,人們開始慢慢嘗試在網上購物。隨著一二線城市網購滲透率接近飽和,電商城鎮化佈局將成為電商企業們發展的重點,三四線城市、鄉鎮等地區將成為電商“管道下沉”的主戰場。

第四個趨勢,我認為是物聯網。可以試想一下隨著可穿戴設備和RFID的發展,將來的晶片可以植入在皮膚裡面,可以植入在衣服裡面,可以在任何的物品裡面,任何物品狀態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相關物品的狀態變化。假如,你放了一瓶果汁在你的冰箱,進冰箱的時候自動掃描,自動的知道這個保質期,知道什麼時候放進去,知道你的用量,當你要完的時候,馬上可以自動下訂單,這個訂單作為商家接到訂單馬上給你送貨,從供應商那裡下訂單,而那個訂單觸發生產,也就是說所有的零售、物流和最後的生產可以全部結合起來。

第五個趨勢,我認為是社交購物。希望聽到親人、朋友、周圍人的意見,作為參考,社交購物可以讓大家在社交網路上面更加精准的去為顧客行銷,更個性化的為顧客服務。

第六個趨勢,O2O。什麼是O2O,就是線上連結線下,同時行銷。目前O2O做的比較好的行業是服裝行業,手機行業,餐飲行業,電子產品行業等。比如拿手機行業來說,華為,oppo,小米,三星等收集品牌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都有自己的旗艦店,但同時線下也有很多體驗店,人們可以通過去體驗店體驗查看真實的物品是怎樣的,然後再到網上下單,或者在網上查看瞭解清楚,再去實體店下單,這就是線上線下同時進行,O2O也是目前電商的一大發展趨勢。

第七個趨勢,雲服務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第八個趨勢,大資料的應用。大家知道實際上從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逐漸作為一個升級。低級的,盈利是靠商品的差價。下一個能力是為供應商商品做行銷,而做到返點,行銷所帶來的盈利。下一個盈利方面是靠平臺,有了流量、顧客,希望收取平臺使用費和傭金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下一個能力是金融能力,也就是說為我們的供應商、商家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得到的能力。下一個能力是資料,也就是我們有大量電子商務顧客行為資料,利用這個資料充分產生它的價值,這個能力也是為電子商務盈利的最高層次。而這些資料經過過濾、分析而成為了資訊,而在資訊的基礎之上建立模型,來支援決策,成了我們的知識,而這些知識能夠做預測,精准分析。所以在整個升級,資料升級,和我們資料價值的升級,我們從中就充分的體現這個大資料的價值。

從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小程式正是這樣迎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而精心打造的。

而在電商時代的發展中,小程式會不會是新的突破口?把握住小程式的流量紅利,在小程式的時代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模式,才會佔領這場移動互聯網紅利的先機。現階段因為小程式的數量很少,屬於紅利占位期,所以企業還不抓緊時間擼起袖子加油幹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