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卡還能這麼玩?小編也是大開眼界了!

唐卡藝術是西藏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千餘年來影響深遠。近年來它不僅僅在藏區的佛教信徒中加快傳播,內地也掀起了收藏唐卡的熱潮,2014年香港佳士得一件十五世紀“明永樂禦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得到場內外激烈競投,

通過歷時22分鐘的競拍角逐,以3.48億港元成交,創唐卡拍賣的世界紀錄。而今天小編有機會來到一蓮藝術空間,參加一個不一樣的唐卡展。

一蓮藝術空間舉辦西藏當代藝術家耷•瓊培個人畫展

耷•瓊培是新概念唐卡的探索者,他以現代美術概念革新唐卡這一藏民族的古老藝術形式,是各位喜馬拉雅藝術和現代藝術愛好者值得關注的一位藝術家。他集畫家、歌者、詩人為一體,追求心靈自由的靈性。

耷•瓊培

使命的召喚

耷•瓊培,1975年出生於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

海拔4000米的理塘,是拉薩之外的第二個“聖城”。藍天白雲、雪山草原、寺廟白塔、駿馬仙鶴,風景如詩如畫,被稱為“活佛轉世的地方”,人們熟知的倉央嘉措活佛即在此處轉世。

三角的超越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13歲那年,他被認證為當地一位在甘丹寺修習佛法的“耷•洛桑登珠”活佛的轉世,

進入理塘長青春科爾寺學習。1995年,他進入有著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一寺之稱的甘丹寺繼續深造。十幾年系統的佛法學習,為他奠定了深厚的佛學造詣。

遠牧自性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活佛的身份,對耷•瓊培來說更多的是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這股使命感的召喚下,耷•瓊培孜孜不倦地學習,不僅學習佛法,也向寺院的畫師學習西藏傳統藝術——唐卡。他自小喜歡畫畫,成為活佛之後,他更加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必須掌握本民族的傳統技藝。

從傳統到現代

16歲時,耷•瓊培就獨立繪製出第一幅四臂觀音唐卡。如其他所有的唐卡學習者一樣,一開始,他都嚴格地按照傳統的儀軌和度量的要求繪製唐卡,

力求技藝精湛、惟妙惟肖,希望能夠在傳統的條條框框內做到極致。

無常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然而他那強烈地使命感使他不得不對這種周而復始地機械重複產生更深一層的思索。作為一種深邃的宗教哲學思想的承載物,唐卡於千百年前誕生之時,必定符合那個時代人們對於如何使用藝術傳播宗教的理解。傳統唐卡的儀軌和度量,反映的是古代藏人的審美觀,以及這種審美對於佛教中觀宗的詮釋。但是在現代,抽象主義和象徵主義已經成為藝術審美的主流,千百年前的傳統審美還能激蕩現代人的心靈麼?從傳統唐卡那規整的佈局、繁瑣的細節和具象化的描繪方式中,今天的人們還能體會到佛教“緣起性空”的真意麼?

智慧與方便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於是,與那位300多年前勇於突破當時傳統唐卡的限制、自創一派的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一樣,耷•瓊培也銳意創新,為唐卡這種古老的宗教藝術形式打開現代化的大門。新概念唐卡由此誕生。

耷•瓊培感到,要想以現代方式度量佛的思想,以禪意的精神與眾人建立普遍的內在聯繫,現代藝術中的象徵派和抽象派表現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相較於古典畫派那種精細和具像的表現方法,現代人更能從象徵和抽象畫派中抽取所需的藝術養份和生命感悟。

萬法歸十 當代 60 x 96 釐米 彩繪唐卡

通過進一步研究早期喜馬拉雅文明,耷•瓊培驚喜地發現,早期喜馬拉雅文明的藝術創造因其簡單,反而具有現代藝術的部分抽象和象徵特徵,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在融合藏文明源頭的藝術形式與現代藝術之後,他慢慢重新構建起對唐卡文化的理解,開始動手創作能夠直抵觀者心靈的現代唐卡作品。

度母 66 x 86 釐米

在耷•瓊培的畫作中,不同于傳統唐卡那樣以完整嚴正的形式表現佛、菩薩的形象,佛教的元素都以象徵性的符號表現出來,如弓箭、海螺、如意寶、法輪等等。即使是傳統的菩薩或護法神的完整形象,也多以寫意和飄逸的方式表現,比如上圖這幅《度母》。

傳統的度母在形象、衣飾、姿態等方面都有一定之規,縱然也具有女性的柔美,但宗教形象的莊嚴與神聖依然是主流。

被鎖住的眼鏡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耷•瓊培所創作的度母形象,則充滿著女性的柔美與豐腴,長髮隨風飄逸,虔誠地跪于青山之上,散發著自然的慈悲神性。這種神性不同與傳統唐卡中的神聖氣氛,有著一種溫柔的親和,更容易讓普通人產生共鳴。

這種抽象式、符號化的圖像表現方式,自然借鑒了西方現代主義表現手法。如果說傳統唐卡試圖將佛的世界全面完整地呈現出來,新概念唐卡則更像是通往佛國世界的一個通道、一座橋樑,在眾生與佛法之間建立起一種富於哲理和情感的禪意連接。

空樂 115 x 254 釐米

一體的矛盾 66 x 86 釐米

無常 64 x 40 釐米

破我執 當代 99 x 66 釐米 彩繪唐卡

妙音使者

繪畫並非耷•瓊培唯一的天賦和愛好,唱歌同樣也是。

自幼年起,耷•瓊培就喜愛一展歌喉,對藏傳佛教的樂譜也有極深的研究。他將自己的歌聲與佛教的經文、心咒和祈禱文結合,在古老的喜馬拉雅音律之中輔以一些現代音樂元素,創作出滌蕩靈魂的聖歌。

丟失了誓言的生命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回探遠古喜馬拉雅文明,不難發現,靈歌幾乎存在於生活的時時刻刻,當面對四季交替、生死輪回、人生無常等境遇時,人們都情不自禁地用純粹的音符試圖與生命對話,這樣的樂曲因為信仰的浸潤也就成為了有靈魂的史詩。耷•瓊培的聲線悠遠沉靜,又帶有自然的感觸。在聆聽這樣的音律之時,我們必將找到偉大的佛法賜予我們每個生命獨有的那一曲靈歌。

綠色的心 當代 82 x 63 釐米 彩繪唐卡

詩歌——生命的韻律

作為深諳佛法之人,耷•瓊培對於宗教、世界、生命都有著自己深刻獨到的哲學思考,他將這些思考記錄在他的詩歌中。

佛之大相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頂尖供養 當代 82 x 63 釐米 彩繪唐卡

南無兩足尊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糊塗為樂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究竟純潔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金剛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乳汁的海螺 當代 82 x 63 釐米 彩繪唐卡

馬頭金鵬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如夢幻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母性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物由心生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燈塔 當代 96 x 60 釐米 彩繪唐卡

轉換的業力 當代 99 x 66 釐米 彩繪唐卡

禪境 當代 99 x 66 釐米 彩繪唐卡

苦苦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易 當代 96 x 60 釐米 彩繪唐卡

因與果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講座活動介紹

對談|當代語境下的藏傳佛教藝術

主持人:一西(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中國西藏文化博物館研究員)

一西

嘉賓:耷•瓊培(藝術行者、詩人、藏學專家、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

王春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史學博士、現任央美美術館學術部主任)

王春辰

神秘嘉賓(即將揭曉,敬請期待)

一蓮講座系列

14:30—15:30 新概念唐卡:藏傳佛教藝術的當代表達

主講人:耷•瓊培(藝術行者、詩人、藏學專家、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

16:00—18:00 西藏當代藝術中的傳統象徵符號

主講人:Jeff Watt (原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創始館長和首席專家,現任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線上博物館館長)

Jeff Watt

翻譯:張長虹博士

名額有限,報名請從速!

聯繫電話:15801251289 侯女士

報名方式:發送活動日期、姓名、聯繫方式至service@padma-arts.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路臨2號院9號觹堂文化智庫一蓮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

2017年7月8日 - 8月20日11:00 – 18:00(週一閉館)

開幕時間

2017年7月8日 15:00

展覽地點

觽堂文化智庫 一蓮藝術空間

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路臨2號院9號

必定符合那個時代人們對於如何使用藝術傳播宗教的理解。傳統唐卡的儀軌和度量,反映的是古代藏人的審美觀,以及這種審美對於佛教中觀宗的詮釋。但是在現代,抽象主義和象徵主義已經成為藝術審美的主流,千百年前的傳統審美還能激蕩現代人的心靈麼?從傳統唐卡那規整的佈局、繁瑣的細節和具象化的描繪方式中,今天的人們還能體會到佛教“緣起性空”的真意麼?

智慧與方便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於是,與那位300多年前勇於突破當時傳統唐卡的限制、自創一派的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一樣,耷•瓊培也銳意創新,為唐卡這種古老的宗教藝術形式打開現代化的大門。新概念唐卡由此誕生。

耷•瓊培感到,要想以現代方式度量佛的思想,以禪意的精神與眾人建立普遍的內在聯繫,現代藝術中的象徵派和抽象派表現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相較於古典畫派那種精細和具像的表現方法,現代人更能從象徵和抽象畫派中抽取所需的藝術養份和生命感悟。

萬法歸十 當代 60 x 96 釐米 彩繪唐卡

通過進一步研究早期喜馬拉雅文明,耷•瓊培驚喜地發現,早期喜馬拉雅文明的藝術創造因其簡單,反而具有現代藝術的部分抽象和象徵特徵,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在融合藏文明源頭的藝術形式與現代藝術之後,他慢慢重新構建起對唐卡文化的理解,開始動手創作能夠直抵觀者心靈的現代唐卡作品。

度母 66 x 86 釐米

在耷•瓊培的畫作中,不同于傳統唐卡那樣以完整嚴正的形式表現佛、菩薩的形象,佛教的元素都以象徵性的符號表現出來,如弓箭、海螺、如意寶、法輪等等。即使是傳統的菩薩或護法神的完整形象,也多以寫意和飄逸的方式表現,比如上圖這幅《度母》。

傳統的度母在形象、衣飾、姿態等方面都有一定之規,縱然也具有女性的柔美,但宗教形象的莊嚴與神聖依然是主流。

被鎖住的眼鏡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耷•瓊培所創作的度母形象,則充滿著女性的柔美與豐腴,長髮隨風飄逸,虔誠地跪于青山之上,散發著自然的慈悲神性。這種神性不同與傳統唐卡中的神聖氣氛,有著一種溫柔的親和,更容易讓普通人產生共鳴。

這種抽象式、符號化的圖像表現方式,自然借鑒了西方現代主義表現手法。如果說傳統唐卡試圖將佛的世界全面完整地呈現出來,新概念唐卡則更像是通往佛國世界的一個通道、一座橋樑,在眾生與佛法之間建立起一種富於哲理和情感的禪意連接。

空樂 115 x 254 釐米

一體的矛盾 66 x 86 釐米

無常 64 x 40 釐米

破我執 當代 99 x 66 釐米 彩繪唐卡

妙音使者

繪畫並非耷•瓊培唯一的天賦和愛好,唱歌同樣也是。

自幼年起,耷•瓊培就喜愛一展歌喉,對藏傳佛教的樂譜也有極深的研究。他將自己的歌聲與佛教的經文、心咒和祈禱文結合,在古老的喜馬拉雅音律之中輔以一些現代音樂元素,創作出滌蕩靈魂的聖歌。

丟失了誓言的生命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回探遠古喜馬拉雅文明,不難發現,靈歌幾乎存在於生活的時時刻刻,當面對四季交替、生死輪回、人生無常等境遇時,人們都情不自禁地用純粹的音符試圖與生命對話,這樣的樂曲因為信仰的浸潤也就成為了有靈魂的史詩。耷•瓊培的聲線悠遠沉靜,又帶有自然的感觸。在聆聽這樣的音律之時,我們必將找到偉大的佛法賜予我們每個生命獨有的那一曲靈歌。

綠色的心 當代 82 x 63 釐米 彩繪唐卡

詩歌——生命的韻律

作為深諳佛法之人,耷•瓊培對於宗教、世界、生命都有著自己深刻獨到的哲學思考,他將這些思考記錄在他的詩歌中。

佛之大相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頂尖供養 當代 82 x 63 釐米 彩繪唐卡

南無兩足尊 當代 100 x 62 釐米 彩繪唐卡

糊塗為樂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究竟純潔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金剛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乳汁的海螺 當代 82 x 63 釐米 彩繪唐卡

馬頭金鵬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如夢幻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母性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物由心生 當代 84 x 64 釐米 彩繪唐卡

燈塔 當代 96 x 60 釐米 彩繪唐卡

轉換的業力 當代 99 x 66 釐米 彩繪唐卡

禪境 當代 99 x 66 釐米 彩繪唐卡

苦苦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易 當代 96 x 60 釐米 彩繪唐卡

因與果 當代 63 x 82 釐米 彩繪唐卡

講座活動介紹

對談|當代語境下的藏傳佛教藝術

主持人:一西(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中國西藏文化博物館研究員)

一西

嘉賓:耷•瓊培(藝術行者、詩人、藏學專家、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

王春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史學博士、現任央美美術館學術部主任)

王春辰

神秘嘉賓(即將揭曉,敬請期待)

一蓮講座系列

14:30—15:30 新概念唐卡:藏傳佛教藝術的當代表達

主講人:耷•瓊培(藝術行者、詩人、藏學專家、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

16:00—18:00 西藏當代藝術中的傳統象徵符號

主講人:Jeff Watt (原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創始館長和首席專家,現任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線上博物館館長)

Jeff Watt

翻譯:張長虹博士

名額有限,報名請從速!

聯繫電話:15801251289 侯女士

報名方式:發送活動日期、姓名、聯繫方式至service@padma-arts.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路臨2號院9號觹堂文化智庫一蓮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

2017年7月8日 - 8月20日11:00 – 18:00(週一閉館)

開幕時間

2017年7月8日 15:00

展覽地點

觽堂文化智庫 一蓮藝術空間

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路臨2號院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