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米與諾基亞戰略合作?這是要搞什麼呢

小米幾乎是國人家喻戶曉的品牌,自 2010 年成立以來,

成功在中國競爭激烈的智慧手機市場上崛起為市場的領先者。由於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就躋身世界前五強,當時很多專家認為小米取得幾乎不可能的成功。因此,在 2013 年的時候就有諸多傳聞稱,小米收購沒落的諾基亞可能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當時的傳聞認為,小米買下諾基亞的手機業務非常靠譜,因為 2013 年小米在新一輪融資之後“估值”達到了 200 億美元左右,而當時諾基亞賣身微軟的價格為 72 億美元。

不過,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小米開始走下坡路,而諾基亞的手機業務被微軟以減記的形式放棄,真正的諾基亞母公司現在又外包 HMD Global 重回手機領域。

有意思的是,昨天突然傳出一個相當重磅的料,有消息人士透露稱,小米和諾基亞已經達成了戰略合作,具體將會在近期正式公佈。雖然細節還未公佈,但從各種戰略合作方向來看,目前能想到的可能性並不多,

要麼是專利授權,要麼是系統軟體或硬體上的合作,為何說這幾點的可能性最大呢?

小米獲得諾基亞專利?

眾所周知,諾基亞是最早一批涉足手機的公司,儘管今非昔比,但作為曾經手機領域的巨頭,手握相關專利無數。在過去十年時間裡,

與諾基亞有專利紛爭的公司,無一不服軟,包括蘋果。前段時間,蘋果又與諾基亞展開了專利大戰,蘋果公開聲稱諾基亞拒絕以公平合理的價格進行專利授權,並下架諾基亞旗下智慧可穿戴設備,但兩家公司依然在這段時間內閃電和解。

從中至少可以表明,諾基亞專利的商業價值不可限量,對於企業而言,智慧財產權始終是發展的堅實基礎之一。相反,小米作為手機行業的後來者,

雖然多年來一直積極進行專利儲備,但後來的任何玩家始終無法靠自身力量在短期內彌補,“專利”問題甚至成為了這麼多年以來難以順利進軍國際市場的最大絆腳石。

在國內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可能很多人看到小米海外管道佈局正在加速度,

先後進軍印度、印尼、越南、迪拜、俄羅斯等海外市場,但除了印度市場獲得成績之外,其餘均才剛剛起步。其覬覦已久的美國市場更是難上加難,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專利,因此小米在美國當地只能銷售機上盒產品,銷售配件等,但取得的進展極為緩慢。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看起來順風順水的印度市場,早在 2014 年時也曾因專利遭到起訴,當時小米侵犯了愛立信所擁有的 ARM、EDGE、3G 等相關技術 8 項專利,最終只能認罰,每一台侵犯專利的手機都繳款,並更換高通專利的晶片才得以繼續銷售。

以此來看,在手機行業與華為、中興相比專利數量不佔優勢的小米,如果能夠獲得諾基亞在通信領域的大量專利授權,這對小米開拓海外市場絕對有積極幫助,尤其是對專利更為嚴苛的歐美市場暢通無阻。當然了,這對於小米接下來研發的新機也同樣有積極意義。

諾基亞搭載MIUI和澎湃S1?

那麼,諾基亞能從小米那裡又能得到哪些資源支持呢?目前這個答案仍撲朔迷離,不過最有可能的是小米的軟體生態。

諾基亞信心百倍地重返智慧手機市場,但道路卻並不平坦。目前,智慧手機市場紅利期已過,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增長趨緩。相反,中國品牌正在強勢崛起,在高中低端智慧手機市場全面快速增長,這是因為中國廠商更懂中國,並且有一套自主的生態體系吸引國人。而諾基亞手機依然採用平實的安卓系統,很難形成異化競爭優勢,不足以吸引消費者。

體驗過諾基亞首款新機 Nokia 6 之後,不少用戶回饋稱,這款機子在系統 UI 方面的表現並不盡人意,基本上相當於去掉了穀歌服務的原生 Android 系統,還是太年輕。相反,國內廠商的系統生態越來越完善和成熟了,有實用能抓住用戶心思的人性化功能(如 NFC 公交卡),有更加貼合國人習慣的應用商店,也有增加黏性的各類雲服務(如雲相冊、雲備份)等等,這些東西 Nokia 6 並不具備,成為一大硬傷。

如果諾基亞與小米的合作順利,諾基亞手機將非常有望獲得 MIUI 作為原生系統。不過,即便是不原生 MIUI,諾基亞手機仍有可能獲得來自小米官方針對性的 MIUI 機型適配,或者是改良版的 MIUI,再或者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需要的小米服務等等。考慮到 7 月 1 日之後,按照《工信部》要求全家桶預裝將被禁止,獨立的小米服務或應用獨家授權給諾基亞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當然了,諾基亞手機原生搭載 MIUI 不太可能,因為 HMD Global 此前承諾,未來諾基亞手機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不會有全家桶這種毒瘤,依然只做基本功能,確保系統足夠簡潔、流暢和快速,將功能的擴展和應用選擇權交給用戶,畢竟現在手機應用生態已經足夠龐大。

至於硬體上的合作,有一些消息人士號稱已經從小米內部得到消息,聲稱諾基亞要用澎湃S1 處理器。至於為何要有這一處理器實在令人費解,畢竟作為小米第一代晶片,表現上依然沒有打敗高通驍龍 625 處理器,而搭載澎湃 S1 的小米5c 銷量也遠不如期望值,讓人質疑諾基亞賣情懷賣昏頭腦了。

不過,小米與諾基亞雙方推出一款“Nokia+MIUI+S1芯”的合作機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諾基亞或許不止與小米合作

最後話還是要說回來,小米與諾基亞的合作現在只有風聲,未有動靜,而且諾基亞似乎可能正在選擇合作的物件,國內大量廠商都有合作的可能性,除了今天點名的小米,第二家最可能的廠商就是魅族了。

其實從去年諾基亞宣佈之前,一直有傳聞稱魅族會與諾基亞聯手推出產品,而且更有趣的是,魅族在過去多場發佈會中,大量行動上都向過去的智慧手機霸主諾基亞學習以及致敬。不久之前,還有消息稱魅族和諾基亞已經在 6 月份舉辦聯合發佈會,主題為“mBack 交互授權合作溝通會”,由魅族和諾基亞合作組承辦。

雖然 6 月份已經過去,並沒有相關本次溝通會的任何資訊傳出,但是按照預期,如果兩者合作那麼諾基亞將獲得魅族標誌性的 mBack 輕觸返回技術的授權。

換句話說,諾基亞或許一直在尋求國內廠商進行相關軟體技術上的合作,有可能獨家合作,也可能多家一併在多個方面展開合作,但如何合作,或者已經與哪一家合作,以及其中合作的細節,這一切現在依然是未知數。總之,如果諾基亞能與小米合作,可能會涉及到多個領域的戰略級合作。

另外,我們說了那麼多,其實事情還可能有另一種結果。那就是小米合作的對象是芬蘭諾基亞,而不是外包公司 HMD Global 和富士康。因為真正擁有大量圖像和音訊黑科技(例如 Nokia OZO)的是芬蘭諾基亞,而非外包公司 HMD Global,而且一切專利授權也必須與芬蘭的諾基亞高科技部門進行談判。

最終只能認罰,每一台侵犯專利的手機都繳款,並更換高通專利的晶片才得以繼續銷售。

以此來看,在手機行業與華為、中興相比專利數量不佔優勢的小米,如果能夠獲得諾基亞在通信領域的大量專利授權,這對小米開拓海外市場絕對有積極幫助,尤其是對專利更為嚴苛的歐美市場暢通無阻。當然了,這對於小米接下來研發的新機也同樣有積極意義。

諾基亞搭載MIUI和澎湃S1?

那麼,諾基亞能從小米那裡又能得到哪些資源支持呢?目前這個答案仍撲朔迷離,不過最有可能的是小米的軟體生態。

諾基亞信心百倍地重返智慧手機市場,但道路卻並不平坦。目前,智慧手機市場紅利期已過,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增長趨緩。相反,中國品牌正在強勢崛起,在高中低端智慧手機市場全面快速增長,這是因為中國廠商更懂中國,並且有一套自主的生態體系吸引國人。而諾基亞手機依然採用平實的安卓系統,很難形成異化競爭優勢,不足以吸引消費者。

體驗過諾基亞首款新機 Nokia 6 之後,不少用戶回饋稱,這款機子在系統 UI 方面的表現並不盡人意,基本上相當於去掉了穀歌服務的原生 Android 系統,還是太年輕。相反,國內廠商的系統生態越來越完善和成熟了,有實用能抓住用戶心思的人性化功能(如 NFC 公交卡),有更加貼合國人習慣的應用商店,也有增加黏性的各類雲服務(如雲相冊、雲備份)等等,這些東西 Nokia 6 並不具備,成為一大硬傷。

如果諾基亞與小米的合作順利,諾基亞手機將非常有望獲得 MIUI 作為原生系統。不過,即便是不原生 MIUI,諾基亞手機仍有可能獲得來自小米官方針對性的 MIUI 機型適配,或者是改良版的 MIUI,再或者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需要的小米服務等等。考慮到 7 月 1 日之後,按照《工信部》要求全家桶預裝將被禁止,獨立的小米服務或應用獨家授權給諾基亞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當然了,諾基亞手機原生搭載 MIUI 不太可能,因為 HMD Global 此前承諾,未來諾基亞手機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不會有全家桶這種毒瘤,依然只做基本功能,確保系統足夠簡潔、流暢和快速,將功能的擴展和應用選擇權交給用戶,畢竟現在手機應用生態已經足夠龐大。

至於硬體上的合作,有一些消息人士號稱已經從小米內部得到消息,聲稱諾基亞要用澎湃S1 處理器。至於為何要有這一處理器實在令人費解,畢竟作為小米第一代晶片,表現上依然沒有打敗高通驍龍 625 處理器,而搭載澎湃 S1 的小米5c 銷量也遠不如期望值,讓人質疑諾基亞賣情懷賣昏頭腦了。

不過,小米與諾基亞雙方推出一款“Nokia+MIUI+S1芯”的合作機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諾基亞或許不止與小米合作

最後話還是要說回來,小米與諾基亞的合作現在只有風聲,未有動靜,而且諾基亞似乎可能正在選擇合作的物件,國內大量廠商都有合作的可能性,除了今天點名的小米,第二家最可能的廠商就是魅族了。

其實從去年諾基亞宣佈之前,一直有傳聞稱魅族會與諾基亞聯手推出產品,而且更有趣的是,魅族在過去多場發佈會中,大量行動上都向過去的智慧手機霸主諾基亞學習以及致敬。不久之前,還有消息稱魅族和諾基亞已經在 6 月份舉辦聯合發佈會,主題為“mBack 交互授權合作溝通會”,由魅族和諾基亞合作組承辦。

雖然 6 月份已經過去,並沒有相關本次溝通會的任何資訊傳出,但是按照預期,如果兩者合作那麼諾基亞將獲得魅族標誌性的 mBack 輕觸返回技術的授權。

換句話說,諾基亞或許一直在尋求國內廠商進行相關軟體技術上的合作,有可能獨家合作,也可能多家一併在多個方面展開合作,但如何合作,或者已經與哪一家合作,以及其中合作的細節,這一切現在依然是未知數。總之,如果諾基亞能與小米合作,可能會涉及到多個領域的戰略級合作。

另外,我們說了那麼多,其實事情還可能有另一種結果。那就是小米合作的對象是芬蘭諾基亞,而不是外包公司 HMD Global 和富士康。因為真正擁有大量圖像和音訊黑科技(例如 Nokia OZO)的是芬蘭諾基亞,而非外包公司 HMD Global,而且一切專利授權也必須與芬蘭的諾基亞高科技部門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