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初一次“高考”,中榜者皆是南方人,朱元璋開創了科舉史上第一次以“地區”為標準的取士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當上皇帝後,為了網羅天下人才為自己效力,安撫多年戰亂之下不安定的民心,很快就重新舉辦科舉考試。他規定,每隔三年舉行最高等級的科舉考試,屆時全國各地的考生們都聚集在京城,

參加統一考試,然後根據考生的文章評出成績,再根據成績來定他們的官職。

從表面看來,這個做法是再公平不過的了,但是在有一年的科舉考試中,朱元璋卻一反常態,竟然搞了一個區分南北榜的考試,不以成績為取士標準,而改成以地區為取士的標準。那麼,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那次會試發生在洪武三十年,考試原本進行得很順利,但是放榜的那一天卻發生了騷亂。騷亂的原因是這次上榜的所有舉子都是南方人,連一個北方人都沒有,這在歷次的考試中都是非常少見的。落選的北方舉子們成群結隊地湧向負責科舉考試的吏部衙門,要求吏部的官員對考試的結果做出解釋。

他們認為這次的主考官也是南方人,完全有可能在考試成績上弄虛作假,故意偏袒南方舉子,才致使北方人舉子都落第。

結果,這一鬧,南京城裡頓時大亂。南方人和北方人即使是素不相識,見了面好像也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城裡時常發生南方人和北方人打架鬥毆的事情。很快,這件事就被朱元璋知道了,他馬上派人前去安撫那些鬧事的北方舉子,向他們保證皇帝正在調查此事,

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情緒激動的舉子們聽到皇帝這麼說才慢慢散去。接著,朱元璋就找來這次考試的主考官劉三吾瞭解具體情況。

然而,事實上是,劉三吾並沒有在試卷上做什麼手腳,舉子們的考試成績都是真實的。

南方舉子的成績確實都比北方舉子的好。朱元璋也知道劉三吾一向剛正,不是那種因私枉法之人。雖然朱元璋相信劉三吾對考生成績的判斷,但是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憤怒情緒,他還是要求劉三吾從北方舉子中挑選幾個來一併上榜,以防北方舉子還為此事不肯甘休。可是,劉三吾這個人十分倔強,他認為自己的評判是公正無私的,所以他拒絕更改考試成績,讓成績本來較差的北方士子上榜。
朱元璋一聽,大發雷霆,認為劉三吾實在不通時務,一氣之下把劉三吾趕了出去。一不做,二不休,他還把其他幾位考官也撤了職。之後朱元璋又派官員複審,結果複審官員中幾位正直人士也拒絕更改成績。

北朱元璋勃然大怒。他指責官員們互相包庇,有意蒙蔽自己,一氣之下把這些官員都革職下獄,嚴加拷問。這些無辜的官員最後定罪時竟然被與十幾年前發生的胡惟庸案聯繫在一起,全部被處以死刑。這樣的處置未免有些太嚴重了,但是朱元璋已經顧不上這些了。

最後,朱元璋只好親自主持,重新舉辦了一次考試。這次的考試結果與前一次截然相反,入選的六十一名士子全部都是北方人,一個出身南方的都沒有。看來朱元璋為了平息北方人的不平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在當時傳為了笑談。

這次事情之後,朱元璋為了避免雷同的事件再次發生,他就從此立下規矩,此後的科舉考試,南北分卷考試,最後按南方60%,北方40%的標準取士,以求通過這種方法來使南北方人仕的官員人數基本相同。因此,此後的科舉考試並不單以成績取人了,而且加入了地區的因素,並且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制度。

朱元璋對待這次事件和那些官員的手段有些過於殘酷,但他這麼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當時,雖然明朝建國時間已經不短,但由於朱元璋是從南方起兵成勢的,北方舉子在很長時間裡仍然不信任這個政權。為了消除這種疑慮,選拔北方的人進入政府做官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辦法。朱元璋知道南方經濟發達,文化教育水準也確實比北方高。但是,他不能讓每一次入選的人都是南方人。這樣一來,朝中大臣盡是南方人,對國家的統一和穩定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朱元璋當然很清楚這一點。最後,經過深思熟慮,他只能採取這種分南北取士的方法,讓南北兩地的官員人數保持平衡,以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他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在這次科舉事件中,雙方都有不同的立場,因此很難用對與錯的標準來評判雙方。

對於那些寧死也要堅持己見的大臣們來說,他們用生命堅持了科舉考試的公正原則,他們的勇氣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但是,朱元璋的選擇,則是從國家政治的角度出發的一種變通的方法。這一點已經超越了公正的範疇,而上升到了政治的角度。一個國家的皇帝,他所做出的決定必須要從大局考慮,所以,這次事件也不能說朱元璋是做錯了,只是各自有不同的的立場和考慮罷了。

他指責官員們互相包庇,有意蒙蔽自己,一氣之下把這些官員都革職下獄,嚴加拷問。這些無辜的官員最後定罪時竟然被與十幾年前發生的胡惟庸案聯繫在一起,全部被處以死刑。這樣的處置未免有些太嚴重了,但是朱元璋已經顧不上這些了。

最後,朱元璋只好親自主持,重新舉辦了一次考試。這次的考試結果與前一次截然相反,入選的六十一名士子全部都是北方人,一個出身南方的都沒有。看來朱元璋為了平息北方人的不平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在當時傳為了笑談。

這次事情之後,朱元璋為了避免雷同的事件再次發生,他就從此立下規矩,此後的科舉考試,南北分卷考試,最後按南方60%,北方40%的標準取士,以求通過這種方法來使南北方人仕的官員人數基本相同。因此,此後的科舉考試並不單以成績取人了,而且加入了地區的因素,並且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制度。

朱元璋對待這次事件和那些官員的手段有些過於殘酷,但他這麼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當時,雖然明朝建國時間已經不短,但由於朱元璋是從南方起兵成勢的,北方舉子在很長時間裡仍然不信任這個政權。為了消除這種疑慮,選拔北方的人進入政府做官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辦法。朱元璋知道南方經濟發達,文化教育水準也確實比北方高。但是,他不能讓每一次入選的人都是南方人。這樣一來,朝中大臣盡是南方人,對國家的統一和穩定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朱元璋當然很清楚這一點。最後,經過深思熟慮,他只能採取這種分南北取士的方法,讓南北兩地的官員人數保持平衡,以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他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在這次科舉事件中,雙方都有不同的立場,因此很難用對與錯的標準來評判雙方。

對於那些寧死也要堅持己見的大臣們來說,他們用生命堅持了科舉考試的公正原則,他們的勇氣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但是,朱元璋的選擇,則是從國家政治的角度出發的一種變通的方法。這一點已經超越了公正的範疇,而上升到了政治的角度。一個國家的皇帝,他所做出的決定必須要從大局考慮,所以,這次事件也不能說朱元璋是做錯了,只是各自有不同的的立場和考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