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棗莊檢驗檢疫局出臺12條措施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大眾網棗莊7月4日訊棗莊市檢驗檢疫局貫徹更加包容和鼓勵創新的治理理念,

踐行底線思維,變管理為服務,圍繞提升服務效能、實施審慎監管、培育新生產要素和強化制度保障等四個方面,出臺12條措施全力推動棗莊市外貿領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進一步提升政策支持、行政審批、執法監管和資源開放等方面的行政供給效率。

提高服務供給水準。一是全面推行標準服務。推進檢驗檢疫工作辦事標準化。一點清辦事,實現“單一視窗”辦理行政許可和報檢業務;零等待服務,

落實首問負責制和24小時預約服務承諾。實現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縮減50%以上,最快實現即報即審、日內辦結。二是全面實施合格採信。簡化示範區內企業的許可備案程式;對“滕州馬鈴薯”等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產品給予監管便利;對獲得HACCP認證、GAP認證等協力廠商認證的企業備案時免於現場檢查;支援貿促會等民間組織簽發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將經省局認可、有檢驗資質、經CNAS認證的協力廠商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納入合格評定依據。
三是全面開展對標提升。力推“三同”工程,力爭滿足條件企業登陸“三同”平臺的比例由現在的83%上升至100%;針對棗莊市馬鈴薯、幹芋、板栗等特色產業培育3家核心企業。四是全面提供技術支援。培育指導“一達通”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原產地簽證相關服務,產地證利用率在去年基礎上再提升25%;支援和鼓勵技術中心面向社會共用科研設施、科研儀器等要素;最大限度減免檢測費用,
儘快建成動檢、植檢實驗室並通過CNAS認可,根據轄區需求擴項37個標準、118個檢測項目,檢測時長較去年再縮短10%。

探索開展審慎監管。一是穩妥開展業務模式改革。減少出口前查驗,對較低風險產品實施報放一體化快速驗放,對出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實施分類監管,

試點進出口商品“即報即放”。深化差異化檢驗監管模式,實施前推後移、共同檢驗、分區查驗、集中查驗等便利化措施。二是穩妥探索推行音像記錄。試點使用執法記錄設備實現對行政許可監督檢查過程的音像記錄;對於滿足條件的執法物件和執法領域,試點實施以遠端視頻檢驗方式替代批批現場檢驗,再為企業節省30-50%的查驗時間、節省1/3的報檢成本。三是穩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試點執法崗位分級分類管理,打破科室界限,全域統管統調,開展通識教育,最大限度開放人員資質,執法人員庫擴容40%;公開監管企業名錄、檢查標準、檢查結果、整改情況;清單內事項100%實現“雙隨機”監管,在現有基礎上依法縮減10%左右的現場檢查頻次。

有效啟動新生產要素。一是強化人才知識技術培育。以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為核心,實施“十百千”工程。幫扶10家行業龍頭企業搭建外貿產業孵化平臺,出口食品備案企業“逐一幫扶”率達到100%;提升轄區內人才隊伍的技能儲備,組建形成100人左右的外貿人才隊伍;發揮情報中心作用,指導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提高知識、技能轉化為外貿增長動能的效率,實現輻射1000家企業,縮短知識、技術的流動時間和聚集時間,對企業傳播新知識、新技術實現“1日達”。二是強化政府資訊公開管理。積極穩妥地開放檢驗檢疫資訊,依法推進政務資訊公開,簡化企業常需資訊的獲取流程,動態披露執法監管資訊,依法辦理依申請公開事項。三是強化公共資料資源分享。加強檢、地、企三方合作,完善重要事項屬地報告,和相關政府部門交互共用政務資料資源,每季度向地方政府及企業通報主要資料資訊,每月公佈統計資料,促進檢驗檢疫資料的合理流動、有效集聚。

落實制度保障支撐。一是建立完善新動能快速回應制度。及時回應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需求,建立、完善5項制度。建立完善外貿領域新舊動能接續協同機制;強化進出口外貿相關的新產業新業態的資料搜集、處理、發佈和共用工作制度;探索建立跨境電商等新興經濟領域市場主體統計調查和監測分析制度;實施重大動植物疫病疫情聯防聯控,與滕州市畜牧獸醫局建立運行兩級聯動機制,與滕州市農業局、山東省馬鈴薯協會建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建立執行新動能發展支持制度。合理加大對初創企業提供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採購力度;在棗莊檢驗檢疫局本部和下屬企事業單位企業招投標活動中,不以企業經營年限、註冊資金等資質要求變相歧視新創辦企業,逐步加大對新創辦企業的支持。

出口食品備案企業“逐一幫扶”率達到100%;提升轄區內人才隊伍的技能儲備,組建形成100人左右的外貿人才隊伍;發揮情報中心作用,指導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提高知識、技能轉化為外貿增長動能的效率,實現輻射1000家企業,縮短知識、技術的流動時間和聚集時間,對企業傳播新知識、新技術實現“1日達”。二是強化政府資訊公開管理。積極穩妥地開放檢驗檢疫資訊,依法推進政務資訊公開,簡化企業常需資訊的獲取流程,動態披露執法監管資訊,依法辦理依申請公開事項。三是強化公共資料資源分享。加強檢、地、企三方合作,完善重要事項屬地報告,和相關政府部門交互共用政務資料資源,每季度向地方政府及企業通報主要資料資訊,每月公佈統計資料,促進檢驗檢疫資料的合理流動、有效集聚。

落實制度保障支撐。一是建立完善新動能快速回應制度。及時回應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需求,建立、完善5項制度。建立完善外貿領域新舊動能接續協同機制;強化進出口外貿相關的新產業新業態的資料搜集、處理、發佈和共用工作制度;探索建立跨境電商等新興經濟領域市場主體統計調查和監測分析制度;實施重大動植物疫病疫情聯防聯控,與滕州市畜牧獸醫局建立運行兩級聯動機制,與滕州市農業局、山東省馬鈴薯協會建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建立執行新動能發展支持制度。合理加大對初創企業提供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採購力度;在棗莊檢驗檢疫局本部和下屬企事業單位企業招投標活動中,不以企業經營年限、註冊資金等資質要求變相歧視新創辦企業,逐步加大對新創辦企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