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西斯幫兇與民族英雄:二戰羅馬尼亞領導者——安東內斯庫

二戰歐洲東線戰爭爆發後,在蘇德兩大強國進行人類空前規模的大廝殺的同時,他們還將中東歐幾乎所有無辜的小國都帶進了這場浩劫。小國的領導者在蘇德兩大列強之間左右逢源,

尋找著屬於他們的生存縫隙。在戰爭結束後有些人成了反法西斯英雄,有些人則成了法西斯戰犯,這其中就包括羅馬尼亞的領導人揚·安東內斯庫。

安東內斯庫(右)與戈林

羅馬尼亞在蘇德戰爭前處於德國佔領區和蘇聯之間,從地緣角度和歷史因素來考慮,

很難像瑞士一樣置身事外。本來羅馬尼亞在歷史上與沙俄就存在恩怨,1940年蘇聯又出兵佔領了一部分羅馬尼亞的領土(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這件事讓安東內斯庫迅速的倒向納粹德國。他迅速在國內奪取了絕對的領導權,並在年底簽訂了讓羅馬尼亞加入了軸心國集團的文件。

安東庫斯內把整個羅馬尼亞綁在了德國的戰車上,他計畫與德國一起進攻蘇聯,

奪回失去的領土,一雪前恥。希特勒選擇支持羅馬尼亞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獲得羅境內的石油資源,德軍大部分使用的石油都來自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此外羅也是一個人口相對比較多的國家,可以為德國彌補人力資源的不足。

在蘇聯作戰的羅馬尼亞空軍IAR80戰鬥機(羅馬尼亞自行研製)

在巴巴羅薩行動前夕,極端仇視俄國的安東內斯庫為俄國人準備了一份大禮―100萬大軍,在1941年6月22日清晨這百萬羅軍士兵跟隨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攻入了蘇聯境內。羅軍的確奪回了失去的領土,但是隨著巴巴羅薩行動的失敗,羅軍和德軍一起陷入長期戰爭的泥潭。1941年底又向英美宣戰,導致情況更為糟糕。

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在俄國戰場的羅軍已經傷亡數十萬。

二戰時期的羅馬尼亞畢竟是一個小國,而且工業水準十分有限,無法承受這種長期的高強度戰爭。戰場上的失敗嚴重激化了羅馬尼亞國內的矛盾。1944年4月陷入絕境的安東內斯庫秘密和英美蘇三國接觸,希望達成停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協定沒有達成。到了8月份蘇軍已經打進了羅馬尼亞境內,亡國之危就在眼前,

8月26日羅馬尼亞國內反對安東內斯庫的集團在王室支持下逮捕了他。隨後蘇軍佔領了羅馬尼亞。1946年安東內斯庫被以法西斯幫兇的罪名處死,並且長期受到批評。

戰爭後期蘇軍達到了羅馬尼亞境內

蘇東劇變以後,對安東內斯庫的評價逐漸趨於正面,2006年羅馬尼亞法院正式對安東內斯庫本人和他的政府內閣成員平反,並且為他恢復了名譽。從法西斯幫兇到民族卓越領袖,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一顛覆性的轉變?這個問題恐怕只能讓羅馬尼亞人自己回答了。

2006年羅馬尼亞法院正式對安東內斯庫本人和他的政府內閣成員平反,並且為他恢復了名譽。從法西斯幫兇到民族卓越領袖,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一顛覆性的轉變?這個問題恐怕只能讓羅馬尼亞人自己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