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文推薦|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

最近一段時間接到了不少投資股票,期貨的電話。最搞的是有個哥們每週二早上9點左右會準時給我打個電話,到今天已經是第四次了,不知道他是不是裝了什麼撥號軟體。

前兩次我接到電話都是有些生氣的沒說幾句就匆匆掛掉了,今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早餐吃到了久違的老媽炸的火腿腸心情大好,又或者是對這個週二早上的姨媽call已經習慣,竟然開心的和他聊了起來。

“蘇先生,您好!您現在忙嗎?”

“你好!還行,不算太忙,你們應該挺忙的吧?每週二都能接到你的電話”

“呵呵(乾笑),我們是挺忙的,公司的客戶比較多,就像我上次對您說的,我們公司專業操作短線股票,

我自己也從事這個行業超過7年了,您和我們合作基本上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股票恐怕不好說穩賺不賠吧?特別是大A股”

“不用了,和你們合作起步資金需要多少?”

“20萬,您資金一時緊張的話10萬也行,我跟您說只要您和我們合作半年,

複利效應帶來的指數增長,掙個30-50萬問題不大。當然,如果您相信我們,投個100萬,一年下來很有可能掙到500萬,對了複利效應您瞭解吧?”

“呵呵,北京的房子太貴了,就算掙500萬也買不起房子啊”

“誰說不是呢?太貴了。”

“別說買了,我現在二環邊上租的房子一年都要8萬,再過段時間租都租不起了,要搬到5環外了,每天上下班都要一個多小時了。”

對話到這裡,這哥們長歎了一聲說:“我就是在5環外租的房子,

每天上下班差不多要三個半小時。”

我沉默了一會兒,狠心地問了一個問題,我知道如果這個問題不問,姨媽call會一直在週二早上伴隨著我。

“張經理,您公司實力這麼強,您又這麼聰明,跟您的客戶只要拿20萬半年就可以掙30—50萬,拿100萬一年還有可能掙幾百萬,您自己為什麼沒有發財呢?您參加工作也有好幾年了,幾十萬應該拿的出來吧?”

那邊沉默了好一會,突然掛斷了電話,

我基本可以確定每週二早上的姨媽call到此為止了。

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這句話最早我是在拉斯維加聽那個會說英法德日四國語言的華人說的。

他說他5歲就跟著父母移民到了美國,小時候就有語言天賦,因而父母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就給他報了法語和德語班,後來上大學又自學了日語。

大學畢業三年後,一次耶誕節回家和父親談話無意中瞭解到同聲傳譯很掙錢,

就很樂呵呵地說他完全可以去做同聲傳譯。

而且還是可以多國語言互譯的那種。他父親給他解釋,同聲傳譯不是簡單的翻譯,裡面涉及到各種語言大量專業詞彙,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他如果要做,還要下大工夫。

他當時很是自信,在語言方面甚至很自負。就語氣高傲對父親說,語言對他來說不成問題,英語和漢語就不說了,德語,法語和日語都是他們班上最高分。

他父親走過來吟了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並讓他迅速口譯出來,他一時語塞。

他父親接著說,“冠狀動脈”(他還對我說了另一個醫學詞語的,我不記得了,他的父親是醫生)你知道是什麼嗎?就算我告訴你英文,你可以第一時間口譯成法德日三國語言嗎?

見他沒有做聲,他父親對他說:“Jack, 你在語言方面有天賦,但是不要處處表現你的聰明,否則別人會問你一句話,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

聽了父親的話之後,自認為是語言天才的他,又苦練了三年半,才做到四國語言互譯的同聲傳譯(日語是後來自學的,還達不到同聲傳譯的要求。)

當我們在別人面前自鳴得意感覺良好時,當我們在滔滔不絕沒有邏輯的說服別人時,記得,一個聲音要隨時提醒著自己“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

其實關於聰明人不發財我也有幾句心得分享給大家:聰明的人最擅長幹的事是算投入產出比,他們很愛裁彎取直,找捷徑。可這個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沒有捷徑,或者說捷徑就是傻傻的練習。

對於聰明人來說,最難以忍受的情況不是一件事有多難,而是純粹的簡單,能力精進需要的重複練習就是他們的死穴。因為,沒有難度挑戰的任務,會讓這些聰明人感到沒有成就感和炫耀的意願,繼而完全失去興趣。

故而,小時被稱讚聰明,長大後一事無成的事例大量存在,他們少時曾經因為不斷冒出的智力小火花而經常博得別人的喝彩,而這些小火花終究沒有發展成燎原之勢。

他們也漸漸地用思維的過程代替了實際的行動,如果他們長時間找不到心甘情願奉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來使用他們的智力,最終他們必然會走向平庸,正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射雕英雄傳》裡的郭靖和《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有些人說這兩部電視劇都是反智的,我不贊同,其實真正的智慧就是用極致的行動將僅有的智力水準發揮到極致。

如果一個人真要想學點東西,很多時候需要摒棄聰明,忍受傻傻練習帶來的枯燥和寂寞。在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時,一個智者要做的不是計算,也不是逃避,他外在的表現要麼很勇敢,要麼很天真,而恰恰不是很聰明。

當然,如果一個聰明人肯下笨功夫做事,他就更加無敵了,這個世界就是由這樣的人創造和推動的。

我在寫這篇文章結尾的時候,老婆剛好下班回來,看到我在寫文章,就問我,胖子你今天寫的什麼?我說《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她走過來看了一會兒,然後突然轉過臉看著我說:

胖子啊,你每天家事,國事,天上,地下無所不談的,講得頭頭是道,你為什麼沒有發財啊?!什麼時候本宮可以不上班在帝都住大房子啊?

我一身冷汗,防不勝防啊……

———————————————————

筆者去全球各地的囧事趣聞,深度評論了,多謝閱讀。

他父親走過來吟了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並讓他迅速口譯出來,他一時語塞。

他父親接著說,“冠狀動脈”(他還對我說了另一個醫學詞語的,我不記得了,他的父親是醫生)你知道是什麼嗎?就算我告訴你英文,你可以第一時間口譯成法德日三國語言嗎?

見他沒有做聲,他父親對他說:“Jack, 你在語言方面有天賦,但是不要處處表現你的聰明,否則別人會問你一句話,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

聽了父親的話之後,自認為是語言天才的他,又苦練了三年半,才做到四國語言互譯的同聲傳譯(日語是後來自學的,還達不到同聲傳譯的要求。)

當我們在別人面前自鳴得意感覺良好時,當我們在滔滔不絕沒有邏輯的說服別人時,記得,一個聲音要隨時提醒著自己“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

其實關於聰明人不發財我也有幾句心得分享給大家:聰明的人最擅長幹的事是算投入產出比,他們很愛裁彎取直,找捷徑。可這個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沒有捷徑,或者說捷徑就是傻傻的練習。

對於聰明人來說,最難以忍受的情況不是一件事有多難,而是純粹的簡單,能力精進需要的重複練習就是他們的死穴。因為,沒有難度挑戰的任務,會讓這些聰明人感到沒有成就感和炫耀的意願,繼而完全失去興趣。

故而,小時被稱讚聰明,長大後一事無成的事例大量存在,他們少時曾經因為不斷冒出的智力小火花而經常博得別人的喝彩,而這些小火花終究沒有發展成燎原之勢。

他們也漸漸地用思維的過程代替了實際的行動,如果他們長時間找不到心甘情願奉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來使用他們的智力,最終他們必然會走向平庸,正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射雕英雄傳》裡的郭靖和《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有些人說這兩部電視劇都是反智的,我不贊同,其實真正的智慧就是用極致的行動將僅有的智力水準發揮到極致。

如果一個人真要想學點東西,很多時候需要摒棄聰明,忍受傻傻練習帶來的枯燥和寂寞。在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時,一個智者要做的不是計算,也不是逃避,他外在的表現要麼很勇敢,要麼很天真,而恰恰不是很聰明。

當然,如果一個聰明人肯下笨功夫做事,他就更加無敵了,這個世界就是由這樣的人創造和推動的。

我在寫這篇文章結尾的時候,老婆剛好下班回來,看到我在寫文章,就問我,胖子你今天寫的什麼?我說《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發財》,她走過來看了一會兒,然後突然轉過臉看著我說:

胖子啊,你每天家事,國事,天上,地下無所不談的,講得頭頭是道,你為什麼沒有發財啊?!什麼時候本宮可以不上班在帝都住大房子啊?

我一身冷汗,防不勝防啊……

———————————————————

筆者去全球各地的囧事趣聞,深度評論了,多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