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商業銀行全面參與“債券通”開通首日交易

7月3日,備受市場關注的“債券通”正式開通試運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等商業銀行作為首批做市商,

全面參與“債券通”交易。其中,工商銀行成功完成了“債券通”啟動後的做市首批交易,開市僅一個小時,即與海通國際、易方達資產管理”和“17華能集SCP002BC、中信證券、農業銀行、廣發證券、星展銀行、東方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花旗銀行皆有交易與境外機構達成。

為銀行帶來轉型機遇

“開展債券交易業務、做大交易型業務是國內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初期‘債券通’將採用做市機構交易模式,這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交易活躍的商業銀行來說是重大機遇,有利於商業銀行開展託管、結算等業務,提升市場交易能力,打造全球交易型銀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事實上,隨著近幾年商業銀行向輕資本、高效率轉型的步伐加快,

已有不少銀行提前佈局,在金融市場業務領域大力拓展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業務(簡稱FICC業務),致力成為集融資、交易、投資、避險功能為一體的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以服務利率和匯率市場化、信用避險及跨境金融等為核心的FICC業務方面,興業銀行緊密依託總行資金營運中心,並借助矩陣式管理的香港分行、上海自貿區FT帳戶兩大國際化平臺,積極拓展積累各類業務的國際交易對手,

按國際慣例創新業務模式,持續深化業務合作與往來,在國際市場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與特定影響”。興業銀行副行長陳信健表示。

“國內商業銀行應與人民銀行、外匯交易中心等境內外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全程跟進和參與‘債券通’業務的推進。銀行應按照監管要求做好做市交易準備工作,組織交易員積極研究相關業務規定,改進做市報價流程,

確保做市業務順利開展。”連平建議,有條件的商業銀行還可以發揮海外分行較多的優勢,積極主動向海外機構推介“債券通”業務,與海外機構建立交易關係,推動更多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債券通”業務。

作者:孟揚

主編:王小平

編輯:王佳

網友的標籤:輿情通報員、財經小達人

大家都在看

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