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假如你是農民兄弟,農村社保的這些規定你都知道了嗎?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非商業保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城鎮人員支付一定的勞動所得,在喪失勞動能力時從國家和社會取得幫助,享受養老金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現階段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形成是多年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積澱的結果,農村經濟落後是導致養老保險最基本的原因。

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準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

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保險對象的權益有:

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餘額可以繼承。

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十年長壽 者,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

3)保險對象從本縣(市)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本人。

4)投保人招工、提幹、考學等農轉非,可將保險關係(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

關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知識,

你瞭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常識。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準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

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交費有哪些方式?

由於大多數農民的收入不固定,因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十分靈活,大體分為發下三種:一是定期交費。在收入比較穩定或比較富裕的地區和人群採用這種方式。

如鄉鎮企業可按月、按季交納保費,富裕地區的農民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納保費,其交費額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以按一定的數額交納。二是不定期交費。多數地區因收入不穩定而採取的方式。豐年多交,欠年少交,災年緩交。家庭收入好時交,不好時可不交。三是一次性☆禁☆交費。多數是歲數偏大的農民,根據自己年老後的保障水準將保費一次交足,一直到60歲以後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什麼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期?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期是指參加保險的農民或鄉鎮企業職工,在參加保險後,開始向社會保險管理或經辦機構繳納保險費至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的時段。這個概念即是一個時段上的劃分,也是義務與權利的界定線。按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的規定,保險對象60周歲為養老保險金的領取期,即保險物件到達60周歲的次月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那麼,在領取期之前的時期,即為養老保險的繳費期。

什麼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證期?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證期是指對於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中規定:"保險對象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餘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象有什麼權益?

保險對象的權益有: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餘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十年長壽 者,支付養老

金直至身亡為止。3)保險對象從本縣(市)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本人。4)投保人招工、提幹、考學等農轉非,可將保險關係(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規定新農保制度的創新有兩個方面:

1、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帳戶養老金相結合的要老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準基礎養老金。

2、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辦法。

3、參保範圍:年滿16周歲,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非學生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新農保。

4、基金籌集

(1)個人繳費:每年100-500元,五個檔次;參保人可自主選擇,國家可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2)集體補助:有條件的集體應給予補助,標準由村民會議確定。

(3)政府補貼:政府對基礎養老金中西部全額支付,東部支付50%。地方政府補貼標準不得低於30元,對困難人群地方政應部分或全額代繳最低檔次養老保險費。

5、建立個人帳號:除國家支持的基礎養老金外,其他各項補貼,繳費,資助等都計入個人帳號。

6、養老金待遇與調整:養老金=基礎養老金55元+個人帳號/139;參保人死亡後,其個人帳號中個人繳費的部分可繼承。

7、養老金領取條件:年滿60歲的,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有戶籍老年人。

特殊情形:

a實施時已滿60歲的,不用交費,可享受55元/月,其子女參保就行了。

b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按年繳費,允許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得少於15年。

8、相關制度銜接

凡參加了老農保,且在享受的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對已參加老農保但未滿60歲的應將老農保併入新農保,按新農保標準繳費。

一直到60歲以後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什麼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期?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期是指參加保險的農民或鄉鎮企業職工,在參加保險後,開始向社會保險管理或經辦機構繳納保險費至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的時段。這個概念即是一個時段上的劃分,也是義務與權利的界定線。按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的規定,保險對象60周歲為養老保險金的領取期,即保險物件到達60周歲的次月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那麼,在領取期之前的時期,即為養老保險的繳費期。

什麼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證期?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證期是指對於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中規定:"保險對象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餘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象有什麼權益?

保險對象的權益有: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餘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十年長壽 者,支付養老

金直至身亡為止。3)保險對象從本縣(市)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本人。4)投保人招工、提幹、考學等農轉非,可將保險關係(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規定新農保制度的創新有兩個方面:

1、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帳戶養老金相結合的要老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準基礎養老金。

2、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辦法。

3、參保範圍:年滿16周歲,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非學生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新農保。

4、基金籌集

(1)個人繳費:每年100-500元,五個檔次;參保人可自主選擇,國家可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2)集體補助:有條件的集體應給予補助,標準由村民會議確定。

(3)政府補貼:政府對基礎養老金中西部全額支付,東部支付50%。地方政府補貼標準不得低於30元,對困難人群地方政應部分或全額代繳最低檔次養老保險費。

5、建立個人帳號:除國家支持的基礎養老金外,其他各項補貼,繳費,資助等都計入個人帳號。

6、養老金待遇與調整:養老金=基礎養老金55元+個人帳號/139;參保人死亡後,其個人帳號中個人繳費的部分可繼承。

7、養老金領取條件:年滿60歲的,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有戶籍老年人。

特殊情形:

a實施時已滿60歲的,不用交費,可享受55元/月,其子女參保就行了。

b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按年繳費,允許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得少於15年。

8、相關制度銜接

凡參加了老農保,且在享受的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對已參加老農保但未滿60歲的應將老農保併入新農保,按新農保標準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