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鹽亭縣黃溪鄉:“四個結合”搭建多元產業鏈 構建脫貧長效機制

鹽亭縣黃溪鄉金祿村的田間地頭,成片的辣椒地裡,串串青辣椒掛滿枝頭,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而在黃溪村、馬南村等村、社的藤椒種植現場男女老少齊上陣,則是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

該鄉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牢牢牽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採取“長短結合”、“種養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發展海椒、紫山藥、生豬、肉羊、雞鴨等短期就能見效的種養殖業,

實現短期能脫貧。為了實現脫貧不返貧,鄉黨委政府根據縣委政府“九大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藤椒、紅椿、桃、雜柑等週期較長、市場前景好的經濟作物。在產業發展模式上,採用“大小結合”的方式,既積極引進八角藤椒合作社、四川省泰椿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常興養殖公司等業主、專合組織承包經營,流轉土地近4000畝,
又培育本地種植大戶流轉土地220餘畝。種植海椒100餘畝,養殖雞鴨1500餘隻、生豬110餘頭,計畫發展藤椒1100餘畝、紅椿2500餘畝、桃400餘畝、雜柑700餘畝。

在省定貧困村黃溪村發展海椒、紫山藥、生豬、肉羊、雞鴨等種養殖業讓貧困戶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脫貧摘帽,藤椒等產業發展則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與此同時,黃溪鄉還採取“一產帶三產,三產促一產”的方式,利用龍門村農業產業、基礎設施、環境、文化等資源,以“遠郊生態鄉村遊”為市場定位,“賞花都美景、品鄉土民情、體農家風情”為形象定位,以“觀花賞花”、“住農家屋,

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題,通過“在外成功人士+村委+貧困戶+農戶+規模養殖企業”共同籌資的五合一模式,投資200多萬元,打造龍門村鄉村旅遊扶貧產業園。目前,產業園已初具雛形,預計10月開園。

鹽亭縣黃溪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堅持“精准脫貧,產業先行”,立足於短期退得出、長期穩得住,採取“長短結合、種養結合、大小結合、農旅結合”——“四個結合”模式發展產業,搭建多元化產業發展鏈條,構建脫貧長效機制,助農脫貧致富奔小康。

鹽亭縣黃溪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堅持“精准脫貧,產業先行”,立足於短期退得出、長期穩得住,採取“長短結合、種養結合、大小結合、農旅結合”——“四個結合”模式發展產業,搭建多元化產業發展鏈條,構建脫貧長效機制,助農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