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悉尼大學研究人員研發新型“紅腹區塊鏈”技術

暴走時評:悉尼大學(USYD)宣佈其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被稱為“紅腹區塊鏈”(Red Belly Blockchain)的新型區塊鏈技術,

他們相信這一技術有可能徹底變革全球經濟。據其表示,該區塊鏈以前沿的共識研究為基礎而構建,無論遭遇崩潰或攻擊都能夠保持公有聯盟的完整性,並且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工作量——在100台機器上每秒處理超過44萬次的交易。

翻譯:Clover

悉尼大學(USYD)宣佈其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新型區塊鏈技術,被稱為“紅腹區塊鏈”(Red Belly Blockchain),他們相信這一技術有可能徹底變革全球經濟。

其在網站中表示:

“紅腹一詞來源於澳大利亞悉尼地區所特有的毒蛇,紅腹區塊鏈以前沿的共識研究為基礎而構建,無論遭遇崩潰或攻擊都能夠保持公有聯盟的完整性。”

紅腹區塊鏈能夠在100台機器上每秒處理超過44萬次的交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量。區塊鏈的安全方面對諸如銀行、支付等重要行業至關重要。

悉尼大學的研究小組包括博士後研究員Tyler Crain、博士生Chris Natoli、充滿激情的企業家Gary Shapiro、科學研究員Michael Spain等。

這些研究人員與Data61-CSIRO合作,展示了像比特幣和乙太坊這樣的可分叉區塊鏈的局限性。他們還解釋了如何發起平衡攻擊從而引發雙重支出,包括從區塊鏈中竊取資產。

ZDNet報導稱新型區塊鏈系統正由悉尼大學的資訊技術學院負責開發,有望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數位貨幣的即時數位傳輸,該區塊鏈技術網路被認為比信用卡巨頭Visa等公司的系統更快。

開發區塊鏈技術併發系統研究小組的負責人、USYD學術博士Vincent Gramoli說道:“在最近的測試中,我們的區塊鏈技術系統實現了迄今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最好的性能——在100台機器上每秒處理超過44萬次的交易。相比之下,Visa網路的峰值容量達到每秒56,000筆交易,而比特幣網路的容量每秒限制在7筆交易左右。”

悉尼大學表示,“紅腹區塊鏈”是首個構建在公有和私有環境中工作的區塊鏈技術。

這就使得交易能夠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也能夠在僅限於特定用戶的行業環境中進行。

悉尼大學還表示,該區塊鏈系統的下一階段發展目標是開發推薦系統,自動選擇一個共識實例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