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夜之間,支付寶馬雲將目光瞄準了這塊“肥肉”

最近,支付寶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物件,源於支付寶推出了一個新功能,雖然這個功能似乎與社交沒有半點關係,但和支付寶主營業務好像也沒有多大的關聯。唯一相似的地方是,

這是一個同樣擁有龐大用戶,同時能夠長時間抓住使用者的產品,因為無數的產品已經證明,這個需求背後不僅僅用戶量龐大,而且具有超高的用戶粘度和依耐性,用戶習慣一旦養成,很難從其中剝離開來。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支付寶就成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不只是因為支付寶成了移動支付工具的代名詞,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的支付寶,已經融入了大家的生活,尤其是很多人鍾愛的網購生活,更是與支付寶密切相關,但最近這兩年,關於支付寶的討論此起彼伏,尤其是去年接近年底時,支付寶針對大學生和白領人群上線“校園日記”與“白領日記”兩個功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最終以支付寶以內部信道歉的方式結束。

馬雲一手締造了阿裡,如今十幾年過去,阿裡成了電商的代名詞,尤其是淘寶和天貓,更是千上萬人依賴的電商平臺,雖然有來自各大平臺的挑戰,但似乎絲毫沒有動搖淘寶和天貓的地位,在阿裡電商如火如荼的同時,阿裡也在編織著“社交夢”。從旺旺、到來往、再到後來支付寶推出的圈子功能,無一例外都在印證著阿裡的“社交夢”,尤其是圈子功能的推出,更是被很多人視為史上阿裡在社交是最激進的一次嘗試,

當然了,最終包括支付寶圈子在內的嘗試,依舊沒能幫助阿裡在社交這條路上快速崛起,反倒讓不少人對支付寶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個被稱作錢包的工具,有了社交功能,多少都讓人有點不適應。

現如今,支付寶又盯上了新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已經有相當多的參與者,而且完全是巨頭林立,支付寶能不能脫穎而出很難說,

但唯一可以斷定的是,擺在支付寶面前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雖然支付寶擁有天然的用戶優勢,但用戶使用習慣卻很難逆轉,更何況在很多人心目中,支付寶哪怕做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改版,支付寶依舊是一個錢包,在錢包是社交已經讓很多人不能接受,這一次,支付寶上線的新功能能否被大家接受,或許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