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毛錢一斤,農民辛苦種的大西瓜,為什麼賣不了好價錢?

可以說,西瓜作為一種汁多味美的水果,深受人們喜愛,炎炎夏日,街道旁的水果攤位更是堆積了如同小山一般的西瓜,可見西瓜的熱銷與受歡迎。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很多農民做起了瓜農,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裡,西瓜價錢還算不錯,農民幾乎可以笑著賺錢,然而今年這西瓜市場幾乎給了瓜農們開了一個玩笑,一斤西瓜不足三毛錢!這幾乎讓瓜農賠了本錢,搭了人工。

那麼西瓜為什麼不賺錢呢?理由不外乎有二條!1,產能過剩,

物以稀為貴是這個社會的定律,很多農民看到了過去西瓜市場的優勢,便一窩蜂的湧進來,勢必會造成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的現象。2,中間環節的“扒皮”極其嚴重,西瓜從走出瓜田一直到消費者手中,至少要經過兩三次的倒賣,而那些專做“扒皮”的商販,他們的收益卻高出辛苦種植的瓜農很多!

其實不管是西瓜,還是蒜苔等農作物,都曾面臨著這種“滯銷”窘境,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農業矛盾”呢?我想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説明與支持。

1,從宏觀方面來說,農業種植應該做好時間+空間方面的調查。種植西瓜前,農民要首先瞭解西瓜市場大致情況,不打無準備的仗。比如各地區種植量的情況,避免收穫季節西瓜供大於求的現象。

2,從小的方面來看,瓜農在銷售西瓜的時候往往由於“城管”的限制,大部分不能自己私自售賣,只能低價便宜賣給“扒皮商販”。法不外乎人情,要是監管部門能夠做到適當扶助,比如在西瓜收穫季節,在城市設置臨時交易點等等方式,而不是以驅趕瓜農,來處理農民賣瓜這件事,情況就會好很多!

(三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