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洛克菲勒安息吧,中國人民會把心靈雞湯的遺產發揚光大的

直到大衛·洛克菲勒他老人家去世了,心靈雞湯閱讀量捉急的小編才搞明白這位億萬富翁,跟那個有38封著名信件傳世的洛克菲勒不是同一個人——那是大衛的爺爺,信是寫給大衛的爸爸的,

跟他這個富三代沒啥關係。(具體家族秘史可戳今天頭條推送)

雖然有人考證過這本書信集的真實性有很大問題(確實有洛克菲勒和兒子的書信存世,但內容和中文版相差巨大),但不得不承認,這巨有錢的一家人不僅在商場是大贏家,在中國的圖書出版業也是經久不衰的銷量擔當——

不信你從小到大走進書店沒見過洛克菲勒的大名被擺在特別顯眼的位置,

腰封上用鬥大的字寫著“每個人一生都該看的一本書”之類的宣傳語,殺傷力也就比不看不是中國人弱了那麼一點吧。

每個大名鼎鼎的商業大亨都一樣,個人成功經歷被中國出版業漂亮地包裝了起來,燉出了一鍋鍋看上去“包治百病,尤其是窮”的心靈雞湯。

雞湯喝了有效嗎?well,我們並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遵循著洛克菲勒、卡耐基們的諄諄教導走上了康莊大道,但如果你去瞧一眼中年人(特別是男性)的朋友圈熱衷轉發的那類文章,什麼“白岩松給青年的10個忠告”啦,什麼“認清這7種絕對不能交往的朋友”啦,什麼“影響女人一生幸福的8條忠告”啦……

就會發現,十幾、二十年過去了,這種“誰誰的小故事說明啥啥大道理”的語態大概還是留下了不少烙印、並且到今天也一直在發揮作用的。

不過想想也是,成功學最流行的時候正是經濟騰飛的那十幾年,人們相信著拼搏奮鬥改變人生,相信著自己是能爬上去的那一個,因此想向成功人士取經,以期開個小灶、抄個近道,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時代終究是變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耐基(不是寫《人性的弱點》的那個卡耐基)、這大王那大王都不流行了,

現在年輕人開始嫌棄當年的雞湯又老套又說教,從裡到外都透出一種中學生滿分作文的畫風——畢竟當年大家都有過寫作文時現編名人事蹟和名人名言的黑歷史,這種句子一造能造一車,最困難的環節只是要編一堆外國名字而已。

那,今天沒人喝心靈雞湯了嗎?

不啊,這雞湯熬得比以前還滾燙呢。

一方面,是心靈雞湯紙質書繼續賣得火熱。

就在不久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7%的受訪者曾購買過“心靈雞湯”類的勵志書籍,51.0%受訪者喜歡“雞湯文學”。

50.2%的受訪者認為“心靈雞湯”能引發讀者共鳴;48.0%的受訪者表示是生活壓力大,給自己鼓勵;43.9%的受訪者認為文筆優美;34.4%的受訪者認為文風溫暖;27.9%的受訪者表示能夠給自己啟迪和指導;24.8%的受訪者表示沒時間閱讀更長篇幅的文章。

對雞湯的需求,顯然還在。

不過也有42.3%受訪者認為同類型書籍氾濫,缺乏新鮮感。嗯,氾濫不假,看眼各大電商的勵志類銷售榜就知道了——

包裝一水兒全都是小清新的,標題絮絮叨叨沒有下10個字的,腰封沒有不寫著“打動X萬年輕人”的……

最奇怪的是,作者幾乎都是你不知道他做過啥的小年輕,但是他煞有介事地告訴你,你的青春可以迷茫但不能太迷茫,你需要善良又不能太善良,你需要拼命又不能太拼命,生活對你很好又不太好,你應該對此心存感激又不能太慣著這個世界……

世界&生活&青春:你還要我怎樣?

照這些指導把日子過下去,真的不會精神分裂嗎。

算了,你看上面的讀者調查也知道,現在年輕人關心的好像也不是當年那種目標明確、奮鬥發家的成功捷徑,而是用精緻的溫暖的東西輕輕柔柔地安撫一下受傷的小心靈就好。

這倒也好辦,算是有什麼症的時候下什麼藥吧,反正市面上總有一款適合你,有沒有毒就不知道了。

當今雞湯生態的另一方面是,現在賣雞湯一點門檻都沒有。

當然,人願意分享自己的所想所得沒什麼不可以的,而且這個時代沒有人羞於表達,所以今天這個90後創業者談自己是怎麼創業成功的,明天這個成功融資的新貴談這年頭你做什麼都要有互聯網思維,也沒什麼奇怪。

就是不禁有點替老一輩雞湯先烈們感到冤:人家辛辛苦苦掙了那麼多錢,改變了美國改變了世界才積攢出的人生經驗也沒急著往外賣,都是別人上趕著求分享求傳授。可現在的雞湯兜售者嘛……不好意思你哪位??

更可怕的是,有時候你都不知道那些藏在幾千萬粉絲行銷號背後的阿貓阿狗是誰,卻只能每天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金句”病毒式傳播:

讀個大學你不蹺課不刷野不K歌不買醉,你的青春都喂了狗嗎?

這支口紅人手一支,不給你買的男朋友還留著他幹嗎?

女孩子,你可以和左先生談戀愛,但一定要嫁給右先生

每個女孩的一生都會遇到三個男人:你愛的,愛你的,合適的

女人就是要被寵愛,不買這些口紅/香水/高跟鞋怎麼對得起自己最美的十年?

她是別人家父母養出來的小公主,憑什麼跟著你受苦?

人的一生中總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奮不顧身的愛情

……

當年鼓吹“個人的奮鬥終將改寫歷史的進程”的老幹部雞湯,早就過時了。

還談什麼努力奮鬥啊,沒明著告訴你“最好的生活就是坐吃山空、自我中心、全世界都圍著我團團轉,而我絲毫不用為我的弱智負責”,就不錯了。

現在的雞湯跟洛克菲勒、卡耐基們的老式雞湯最不一樣的就是,個人的經歷、思想的厚度根本不重要,所有經不起推敲的淺薄都可以掩藏在漂亮的話術後面大行其道。

形式上、技術上的勝利才是一切。

但最可怕的不是毒雞湯氾濫,而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就像當年有人退了學、以為自己能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約伯斯,再不濟也能成為第二個韓寒,今天一樣有人把大V、行銷號隨手敲下或複製的雞湯當成人生信條,活得作天作地。

殊不知那兜售雞湯的人正笑著數錢呢。

從前想從前人身上獲得成功的經驗沒錯,今天想從行銷號的真臂高呼中尋求一絲心聲和認同感也沒錯,可是坑就坑在有人只看到了當年落魄的比爾蓋茨,就誤以為落魄的比爾蓋茨約等於落魄的自己,只看到雞湯大V勾勒出的世外桃源,就真的以為勾勾手指就能讓地球以自己為中心。

其實說到底還是,雞湯不可怕,誰當飯吃誰尷尬。

《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

商務合作請聯繫QQ:2798493263

對雞湯的需求,顯然還在。

不過也有42.3%受訪者認為同類型書籍氾濫,缺乏新鮮感。嗯,氾濫不假,看眼各大電商的勵志類銷售榜就知道了——

包裝一水兒全都是小清新的,標題絮絮叨叨沒有下10個字的,腰封沒有不寫著“打動X萬年輕人”的……

最奇怪的是,作者幾乎都是你不知道他做過啥的小年輕,但是他煞有介事地告訴你,你的青春可以迷茫但不能太迷茫,你需要善良又不能太善良,你需要拼命又不能太拼命,生活對你很好又不太好,你應該對此心存感激又不能太慣著這個世界……

世界&生活&青春:你還要我怎樣?

照這些指導把日子過下去,真的不會精神分裂嗎。

算了,你看上面的讀者調查也知道,現在年輕人關心的好像也不是當年那種目標明確、奮鬥發家的成功捷徑,而是用精緻的溫暖的東西輕輕柔柔地安撫一下受傷的小心靈就好。

這倒也好辦,算是有什麼症的時候下什麼藥吧,反正市面上總有一款適合你,有沒有毒就不知道了。

當今雞湯生態的另一方面是,現在賣雞湯一點門檻都沒有。

當然,人願意分享自己的所想所得沒什麼不可以的,而且這個時代沒有人羞於表達,所以今天這個90後創業者談自己是怎麼創業成功的,明天這個成功融資的新貴談這年頭你做什麼都要有互聯網思維,也沒什麼奇怪。

就是不禁有點替老一輩雞湯先烈們感到冤:人家辛辛苦苦掙了那麼多錢,改變了美國改變了世界才積攢出的人生經驗也沒急著往外賣,都是別人上趕著求分享求傳授。可現在的雞湯兜售者嘛……不好意思你哪位??

更可怕的是,有時候你都不知道那些藏在幾千萬粉絲行銷號背後的阿貓阿狗是誰,卻只能每天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金句”病毒式傳播:

讀個大學你不蹺課不刷野不K歌不買醉,你的青春都喂了狗嗎?

這支口紅人手一支,不給你買的男朋友還留著他幹嗎?

女孩子,你可以和左先生談戀愛,但一定要嫁給右先生

每個女孩的一生都會遇到三個男人:你愛的,愛你的,合適的

女人就是要被寵愛,不買這些口紅/香水/高跟鞋怎麼對得起自己最美的十年?

她是別人家父母養出來的小公主,憑什麼跟著你受苦?

人的一生中總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奮不顧身的愛情

……

當年鼓吹“個人的奮鬥終將改寫歷史的進程”的老幹部雞湯,早就過時了。

還談什麼努力奮鬥啊,沒明著告訴你“最好的生活就是坐吃山空、自我中心、全世界都圍著我團團轉,而我絲毫不用為我的弱智負責”,就不錯了。

現在的雞湯跟洛克菲勒、卡耐基們的老式雞湯最不一樣的就是,個人的經歷、思想的厚度根本不重要,所有經不起推敲的淺薄都可以掩藏在漂亮的話術後面大行其道。

形式上、技術上的勝利才是一切。

但最可怕的不是毒雞湯氾濫,而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就像當年有人退了學、以為自己能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約伯斯,再不濟也能成為第二個韓寒,今天一樣有人把大V、行銷號隨手敲下或複製的雞湯當成人生信條,活得作天作地。

殊不知那兜售雞湯的人正笑著數錢呢。

從前想從前人身上獲得成功的經驗沒錯,今天想從行銷號的真臂高呼中尋求一絲心聲和認同感也沒錯,可是坑就坑在有人只看到了當年落魄的比爾蓋茨,就誤以為落魄的比爾蓋茨約等於落魄的自己,只看到雞湯大V勾勒出的世外桃源,就真的以為勾勾手指就能讓地球以自己為中心。

其實說到底還是,雞湯不可怕,誰當飯吃誰尷尬。

《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

商務合作請聯繫QQ:279849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