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鑾殿前的日晷,是計時器,更是皇帝最高權力的象徵

日晷

日晷,中國古代測日影確定石刻的計時器。

故宮太和殿前的的日晷

在宮殿前設置日晷,象徵皇帝擁有向天下萬民授時的最高權力。

日晷

故宮太和殿前的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

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日晷

石座上斜放著一個石圓盤,盤上刻有時刻,中間置一根銅針並與盤面垂直,利用陽光映出的銅針陰影位置來計算當時的時刻。

日晷

故宮太和殿前的這座日晷,晷盤是上下兩面有刻度的漢白玉石製成的圓盤,晷針鐵制,垂直於晷盤,晷座呈正方形,用四根石座支撐。

晷盤傾斜地放置在晷座上,盤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指向南、北兩極。晷針投影隨著太陽運轉移動,盤上刻度隨著投影表示時間。從春分到秋分的半年時間裡,看晷盤上面(即赤道以北)的刻度,從秋分到到來年春分的半年裡看晷盤下面(即赤道以南)的刻度。

故宮太和殿前的日晷和銅鶴

日晷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鐘錶,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中國最早的可靠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594年(隋開皇十四年)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式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于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