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病”的酷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末路的!

作為曾經國產手機四強之一,酷派在中國通信行業已存活了20年之久,甚至在2015年酷派的市值一路突破120億港元。按理說這樣一個大企業,發展應該一帆風順,但在2016年中期業績顯示酷派將虧損約20.5億港元。

直到現在,兩年的時間,如今酷派的市值僅剩36.24億港元,下跌超過七成,可謂是走到了黃昏末路,那麼這家企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分析看來,導致了酷派現狀的有四個致命傷:

一、太依靠運營商了。

酷派的運營模式是將自己與運營商捆綁的,

這樣就導致了自己像是生產方,自己只是運營商的附屬。一旦與運營商合作中斷,那麼酷派的運營就斷了,且在運營的過程中,利潤被運營商抽走了太多。

二、運營商補貼降低

2014年對於酷派來說是個轉捩點,運營商調低了合約機的補貼,

將裸機作為主要的銷售方式,酷派由於過度依賴管道補貼導致線下自有管道乏力、線上管道空缺、用戶口碑差等,最後酷派被自己拋棄了。

三、與時代脫軌了

作為老牌的手機廠商,在運營商補貼的時代,酷派出盡了風頭,但不懂得居安思危,當互聯網轉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酷派就與時代脫軌了。互聯網思維的造機模式,粉絲經濟的興起,各大互聯網廠商和傳統手機廠商紛紛入局,

這個時代早已經不是運營商得天下了。只靠運營商運營的酷派便成了探路的犧牲品。

四、想轉型,但捨不得投入

酷派在運營商停止補貼後,也曾想過要轉型,走三線出擊的轉型路線:運營商、線下管道、電商管道三駕馬車並行,但是由於投入力度太小,又沒有線下管道的經驗,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但這種情況下,競爭對手可不會等你,於是,酷派2015年業績劇烈下滑,2016年癡線巨虧預警,

2017年便走向了末路黃昏。

從酷派從鼎盛走向末路,這是一個典型的企業“生病”未得到及時救治的案例。“當局者迷”,企業不論是在發展良好還是在頂峰時期都無法看到自身企業存在的問題,俗話說醫者難自醫,再優秀的企業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也無法通過自我調整實現痊癒。

在企業生病,面臨運營模式、行銷難題、管理問題時都可以通過管理諮詢公司進行診斷和諮詢服務。從深圳直線管理諮詢長期的諮詢服務案例看來,得到管理諮詢公司幫助的企業都實現了業績飛速增長,因此企業“有病”不用拖,諮詢管理行業或許能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