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北京:刑事公訴出庭管理系統上線了

按語:7月3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刑事公訴出庭管理系統正式上線。利用資訊化手段整合出庭資訊採集發佈、出庭觀摩預約、出庭情況網上點評、出庭問題和經驗匯總等多重功能,

成為北京檢察機關進行出庭經驗分享和出庭能力培訓的基礎平臺。本文是研發參與者劉哲對出庭管理系統的闡述。

歷時一年半的研發,經過三十多次的研討,出庭管理系統於上半年最後一個工作日如期上線,在北京市“首都檢察網”首頁及公訴二級網頁面上均增加了系統入口。

系統研發的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市檢察院領導的高度重視,敬大力檢察長給予充分關注和鼓勵,

並最終納入六個體系的總體規劃,王偉副檢察長多次聽取彙報並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意見,田向紅主任給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極大的支持,各院公訴部門的負責人和檢察官代表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

市院技術部和華宇公司與我們共同組成研發團隊,這五百多天我們始終在一起共同奮鬥,從未放棄努力,光需求報告就寫了五萬多字,在這裡我謹代表我們的研發團隊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給予深深的謝意,

因為有你們,我們這套系統才有今天這麼完整的面貌。我們研發團隊的主要成員包括張昀、張岳、張浩浩、郭雲濤、劉媛媛、李丹丹、楊茜。

事實上,我們系統的設計理念也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曾兩次受邀在高檢院大資料論壇上做介紹,高檢院技術資訊中心趙志剛主任和公訴廳張相軍副廳長都給予充分的肯定。

那麼,這個出庭管理系統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可能還看過我寫的一些文章,但可能還是有不少人完全沒有概念,那這個出庭管理系統是什麼呢?

它就是分享出庭經驗的一套機制,你要出庭了,你可以提前在這個系統上發佈,邀請別人來旁聽,全市檢察機關的人都可以去聽你的庭。同時別人有庭你也可以預約旁聽。你可以像買電影票一樣那麼方便的去預約一個觀摩庭。不需要等著市院或者本院組織,

也不需要領導打招呼,你自己組織就行了。

但也不是旁聽完就完了,你還要在系統上給出庭的人員打分。打完分之後,出庭人員會根據打分的情況和觀摩的人數獲得一定的經驗值,觀摩人員也會獲得相應的經驗值。這是對他們出庭經驗累積的一個計量。

同時我們還鼓勵大家把出庭的經驗分享出來,觀摩人員還可以進行文字性的評價,但是單單寫出來還得不了分,我們還要看寫的內容有沒有價值,對大家有沒有用,其他人可以回復這個評價,可以對這條評價進行二次的評價,從而也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我們是根據贊同數進行記分的。

我們是想鼓勵將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出庭經驗分享出來,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更進一步在文字點評的基礎上還可以加工成為出庭百科,非常類似於維琪百科,有利於出庭經驗的系統化,這同樣也是根據贊同數給分。

這些經驗值最終就彙集形成了個人的經驗值,而個人的經驗值放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動態的排名榜單,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分別排名。出庭管理系統的首頁就是這個榜單,一進去就看得見,可以非常直觀的看見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成長變化,關注這些變化也不失為一種樂趣。關注的目的在於激發你實際的行動。

那麼,這個系統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從根本上提高公訴人的出庭能力,出庭的重要性不用再說了,我們就是要抓住這個核心痛點,希望有一個質的提升。

但質的提升需要量的積累,我們就是要幫助加快這個累積過程,希望從目前的幾十場觀摩庭的量,提升到幾百場,上千場這樣的規模。充分利用出庭這個平臺,以實戰代替模擬,以日常化的培訓代替零星的培訓,將工作與學習真正結合起來。

而與過去的管理模式最為不同的一點的是,這種轉變將由公訴人自發推動完成。

不是要求你過來旁聽,而是你自覺自願去旁聽,庭是你自己選的,時間是你自己定的,學習效果當然也是最好的。你是在為自己學習,是在為自己的榮譽而奮鬥,我們就是要將競爭機制引入出庭公訴工作當中,使每個人出庭經驗的成長都可計量、可比較,以追求進步、不甘落後的人性為根本推動力來驅動整個系統的運轉,這就是這個系統的價值規律。

但是為了保證成長進步的方向和系統的有序性,我們還設置了點評專家和出庭百科編輯的管理角色,點評專家要求旁聽一定數量的觀摩庭,自己再出一個示範庭,目的是通過率先垂範體現出庭評價的導向,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點評專家是一份重要的榮譽,但如果不能完成任務,第二年將自動取消點評專家的資格,由排名靠前的檢察官遞補,也就是始終使出庭評價的導向掌握在最優秀的、最有積極性的檢察官手中。

出庭百科編輯的角色是編輯、整理出庭百科,將在系統上線一個月之後在排名前十的檢察官和助理中邀請產生。

編輯權每兩個月確認一次,跌出前十名就將失去編輯權,同時編輯的履職情況還要接受其他人的評價。

這兩個角色是出庭管理系統的主要管理角色,目的不是派活,目的是吸收行業精英參與管理,提高管理的公信力和水準,同時降低海量資料的管理成本,點評專家和百科編輯每個人的頭像旁邊都會有相應的徽章標示。

由於我們採取了競爭和淘汰機制,因此這份榮譽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同時還將確認和強化他們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因此對大家是一種雙贏。這就是自我管理,無為而治。

剛才說到組織、管理,但這個系統對大家到底有什麼用?

它就像一跟鞭子,能夠驅使你成長。

因為,你想,只要有一個人旁聽你的庭你是不是就要稍微認真一點點,你每一次都認真一點點,日積月累你是不是就成長進步了。完完整整旁聽別人一個庭,而且是你自己選的,對你胃口的,你是不是也應該有收穫,時間長了是不是也能開闊你的眼界,潛移默化中融入到你的出庭技巧當中。

現在又有排行榜,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變化,同時也可以看到與別人的差距,以及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許是基於面子、也許是出於好勝心、也許是基於榮譽感,不管怎樣,最終會激發出你的鬥志,轉化為提升出庭能力的行動,具體來說就是經驗值和排名的提升。

而你的進步又將影響榜單的變化,同時又會刺激到別人的神經,從而引發一輪又一輪的出庭經驗成長競賽,不知不覺加入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最終使公訴人的整體水準得到提升。這就像職業聯賽對競技水準的拉動作用一樣。

出庭管理系統也是一個機會,給予每個人公平競爭的機會。有些人說有些院比較遠會不會沒有人去看,確實地域、案件量、能力水準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是客觀現實。

但這些客觀現實是客觀存在的,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比如有些院老是出十佳公訴人,有些院沒有,但是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做點什麼,事實上出庭管理系統就是從根本上創造了這樣一個機會,就是充分共用出庭經驗。

形成了出庭經驗的統一市場,打通了出庭經驗的流動性,極大降低了獲取出庭經驗的行政成本。這是一個機會,每個人、每個院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提升自己的出庭能力,經驗豐富的可以輸出出庭經驗,讓別人旁聽給自己點評,完善自己的出庭技藝;經驗不足的,可以多聽一些別人的庭,多打基礎,無非是以時間換經驗、以體力換知識,這就好比用廉價的勞動力換取資金和技術一樣,沒聽說不作出超額付出就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這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不過能不能超過去全在於你自己。

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上,參與競爭將成為唯一的生存法則,任何排斥分享的人和單位,不管現在所處的地位如何都可能會被無情的邊緣化,因為其他人的進化節奏將加快,而且通過交換、分享這些地區的出庭經驗將從整體上得到提高。

拒絕分享將就意味著拒絕在更大的市場上參與競爭,從而也就是在拒絕進步。在這個系統裡,英雄將不問出處,每一個人只要足夠勤奮,不管他在哪、他是誰、他現在水準如何,他都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保持優勢的唯一方式將是不停奔跑,競爭將融入公訴人的血液,這就是進化法則,從而使公訴人實現自我反覆運算,進而也就實現了北京公訴出庭能力整體的自我反覆運算。

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反覆運算就是出庭管理系統的基本運行邏輯,它不僅是一套系統,也是一套規則,因為一切的自律終究都是一種他律,它使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做更好的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也是一份禮物。

出庭管理系統運行規則

一、經驗值得分體系

1.出庭經驗值=點評係數×[3+(觀摩人數-3)×0.5]

(點評係數=點評平均分/100)

2.觀摩經驗值=1(給出庭人打分完成後得分)

3.出庭點評經驗值=贊同數×0.1

4.出庭百科經驗值=贊同數×0.2

5.上傳出庭記錄首次上傳得0.5分

二、扣分規則

(一)取消發佈

1.取消時間>72小時,不扣分

2.48小時

3.24小時

4.取消時間

(二)取消預約

(三)每年未完成任務數

每年12月31日,沒有完成任務數的人員統一扣3分,計入下一年度。

三、防刷分演算法

1.防止評價刷分:每年對本院任一公訴人預約庭審數不得超過3次。

2.防止贊同數刷分:每條文字評價或出庭百科本院內部點贊同數不得超過10次。

四、角色任務數規則

1.檢察官為每年1次出庭。

2.點評專家為每年1次出庭,5次觀摩其中要求2次外院觀摩。

3.當任務數未完成時,從下半年開始,每月提醒一次。

五、評價維度分值占比

1.出庭行為,所占總分百分比10%

2.訊問詢問,所占總分百分比10%

3.舉證,所占總分百分比20%

4.質證,所占總分百分比10%

5.出庭意見,所占總分百分比20%

6.辯論,所占總分百分比20%

7.綜合表現,所占總分百分比10%

六、點評專家和百科編輯評選規則

1.點評專家全部從檢察官中產生,初始化為指定人員,一年之後按照排行榜單的順序取前20名。

2.百科編輯從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中產生,初始化為指定人員,每2個月評審一次,檢察官榜單前10名和檢察官助理榜單前10可獲得當選資格,如不確認資格,資格將自動推送下一名檢察人員。

七、年度公訴人產生規則

每年度經驗值排名為前十名的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將成為該年的年度公訴人,同時納入全市優秀公訴人才庫,並優先推薦參評十佳公訴人評比活動。

八、經驗值清零規則

每年1月1日開始各公訴人在排名榜單的經驗值將自動清零,但歷史累計的經驗值可以從歷史榜單中查到。

作者:劉哲,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文章

從而也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我們是根據贊同數進行記分的。

我們是想鼓勵將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出庭經驗分享出來,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更進一步在文字點評的基礎上還可以加工成為出庭百科,非常類似於維琪百科,有利於出庭經驗的系統化,這同樣也是根據贊同數給分。

這些經驗值最終就彙集形成了個人的經驗值,而個人的經驗值放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動態的排名榜單,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分別排名。出庭管理系統的首頁就是這個榜單,一進去就看得見,可以非常直觀的看見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成長變化,關注這些變化也不失為一種樂趣。關注的目的在於激發你實際的行動。

那麼,這個系統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從根本上提高公訴人的出庭能力,出庭的重要性不用再說了,我們就是要抓住這個核心痛點,希望有一個質的提升。

但質的提升需要量的積累,我們就是要幫助加快這個累積過程,希望從目前的幾十場觀摩庭的量,提升到幾百場,上千場這樣的規模。充分利用出庭這個平臺,以實戰代替模擬,以日常化的培訓代替零星的培訓,將工作與學習真正結合起來。

而與過去的管理模式最為不同的一點的是,這種轉變將由公訴人自發推動完成。

不是要求你過來旁聽,而是你自覺自願去旁聽,庭是你自己選的,時間是你自己定的,學習效果當然也是最好的。你是在為自己學習,是在為自己的榮譽而奮鬥,我們就是要將競爭機制引入出庭公訴工作當中,使每個人出庭經驗的成長都可計量、可比較,以追求進步、不甘落後的人性為根本推動力來驅動整個系統的運轉,這就是這個系統的價值規律。

但是為了保證成長進步的方向和系統的有序性,我們還設置了點評專家和出庭百科編輯的管理角色,點評專家要求旁聽一定數量的觀摩庭,自己再出一個示範庭,目的是通過率先垂範體現出庭評價的導向,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點評專家是一份重要的榮譽,但如果不能完成任務,第二年將自動取消點評專家的資格,由排名靠前的檢察官遞補,也就是始終使出庭評價的導向掌握在最優秀的、最有積極性的檢察官手中。

出庭百科編輯的角色是編輯、整理出庭百科,將在系統上線一個月之後在排名前十的檢察官和助理中邀請產生。

編輯權每兩個月確認一次,跌出前十名就將失去編輯權,同時編輯的履職情況還要接受其他人的評價。

這兩個角色是出庭管理系統的主要管理角色,目的不是派活,目的是吸收行業精英參與管理,提高管理的公信力和水準,同時降低海量資料的管理成本,點評專家和百科編輯每個人的頭像旁邊都會有相應的徽章標示。

由於我們採取了競爭和淘汰機制,因此這份榮譽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同時還將確認和強化他們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因此對大家是一種雙贏。這就是自我管理,無為而治。

剛才說到組織、管理,但這個系統對大家到底有什麼用?

它就像一跟鞭子,能夠驅使你成長。

因為,你想,只要有一個人旁聽你的庭你是不是就要稍微認真一點點,你每一次都認真一點點,日積月累你是不是就成長進步了。完完整整旁聽別人一個庭,而且是你自己選的,對你胃口的,你是不是也應該有收穫,時間長了是不是也能開闊你的眼界,潛移默化中融入到你的出庭技巧當中。

現在又有排行榜,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變化,同時也可以看到與別人的差距,以及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許是基於面子、也許是出於好勝心、也許是基於榮譽感,不管怎樣,最終會激發出你的鬥志,轉化為提升出庭能力的行動,具體來說就是經驗值和排名的提升。

而你的進步又將影響榜單的變化,同時又會刺激到別人的神經,從而引發一輪又一輪的出庭經驗成長競賽,不知不覺加入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最終使公訴人的整體水準得到提升。這就像職業聯賽對競技水準的拉動作用一樣。

出庭管理系統也是一個機會,給予每個人公平競爭的機會。有些人說有些院比較遠會不會沒有人去看,確實地域、案件量、能力水準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是客觀現實。

但這些客觀現實是客觀存在的,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比如有些院老是出十佳公訴人,有些院沒有,但是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做點什麼,事實上出庭管理系統就是從根本上創造了這樣一個機會,就是充分共用出庭經驗。

形成了出庭經驗的統一市場,打通了出庭經驗的流動性,極大降低了獲取出庭經驗的行政成本。這是一個機會,每個人、每個院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提升自己的出庭能力,經驗豐富的可以輸出出庭經驗,讓別人旁聽給自己點評,完善自己的出庭技藝;經驗不足的,可以多聽一些別人的庭,多打基礎,無非是以時間換經驗、以體力換知識,這就好比用廉價的勞動力換取資金和技術一樣,沒聽說不作出超額付出就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這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不過能不能超過去全在於你自己。

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上,參與競爭將成為唯一的生存法則,任何排斥分享的人和單位,不管現在所處的地位如何都可能會被無情的邊緣化,因為其他人的進化節奏將加快,而且通過交換、分享這些地區的出庭經驗將從整體上得到提高。

拒絕分享將就意味著拒絕在更大的市場上參與競爭,從而也就是在拒絕進步。在這個系統裡,英雄將不問出處,每一個人只要足夠勤奮,不管他在哪、他是誰、他現在水準如何,他都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保持優勢的唯一方式將是不停奔跑,競爭將融入公訴人的血液,這就是進化法則,從而使公訴人實現自我反覆運算,進而也就實現了北京公訴出庭能力整體的自我反覆運算。

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反覆運算就是出庭管理系統的基本運行邏輯,它不僅是一套系統,也是一套規則,因為一切的自律終究都是一種他律,它使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做更好的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也是一份禮物。

出庭管理系統運行規則

一、經驗值得分體系

1.出庭經驗值=點評係數×[3+(觀摩人數-3)×0.5]

(點評係數=點評平均分/100)

2.觀摩經驗值=1(給出庭人打分完成後得分)

3.出庭點評經驗值=贊同數×0.1

4.出庭百科經驗值=贊同數×0.2

5.上傳出庭記錄首次上傳得0.5分

二、扣分規則

(一)取消發佈

1.取消時間>72小時,不扣分

2.48小時

3.24小時

4.取消時間

(二)取消預約

(三)每年未完成任務數

每年12月31日,沒有完成任務數的人員統一扣3分,計入下一年度。

三、防刷分演算法

1.防止評價刷分:每年對本院任一公訴人預約庭審數不得超過3次。

2.防止贊同數刷分:每條文字評價或出庭百科本院內部點贊同數不得超過10次。

四、角色任務數規則

1.檢察官為每年1次出庭。

2.點評專家為每年1次出庭,5次觀摩其中要求2次外院觀摩。

3.當任務數未完成時,從下半年開始,每月提醒一次。

五、評價維度分值占比

1.出庭行為,所占總分百分比10%

2.訊問詢問,所占總分百分比10%

3.舉證,所占總分百分比20%

4.質證,所占總分百分比10%

5.出庭意見,所占總分百分比20%

6.辯論,所占總分百分比20%

7.綜合表現,所占總分百分比10%

六、點評專家和百科編輯評選規則

1.點評專家全部從檢察官中產生,初始化為指定人員,一年之後按照排行榜單的順序取前20名。

2.百科編輯從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中產生,初始化為指定人員,每2個月評審一次,檢察官榜單前10名和檢察官助理榜單前10可獲得當選資格,如不確認資格,資格將自動推送下一名檢察人員。

七、年度公訴人產生規則

每年度經驗值排名為前十名的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將成為該年的年度公訴人,同時納入全市優秀公訴人才庫,並優先推薦參評十佳公訴人評比活動。

八、經驗值清零規則

每年1月1日開始各公訴人在排名榜單的經驗值將自動清零,但歷史累計的經驗值可以從歷史榜單中查到。

作者:劉哲,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