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漲姿勢」原來這就是高大上的CPS啊!

本周北京迎來降溫,真讓小編懷念上周的暖洋洋,同時讓小編念念不忘的還有上周的一個大事件,那就是3月16日,一場主題為為“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融合之道”的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啦。

論壇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體工程與評估中心副主任、中國資訊物理系統發展論壇秘書長郭楠發表了《解讀》的主題演講。下面就跟著小編看一下郭楠演講的重點內容吧。

何為CPS

聽著就很高大上的CPS(資訊物理系統)到底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郭楠解釋道

所謂CPS(資訊物理系統)就是集成先進的通信感知、計算控制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控制技術,構建了一個在資訊空間和物理空間中人、機、物、環境、資訊等各類要素相互映射、即時交互,同時得到高效協同的複雜智慧系統,最終希望實現系統裡面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以及運行的即時回應和快速反覆運算、動態優化。要想實現定義裡面所描述的關鍵功能,

需要構建一個能夠以資料為主線的數位驅動的數位閉環系統,這個系統構成了CPS的本質。

白皮書對CPS也做了定位,稱它是支撐工業和資訊化深度融合的一套綜合技術體系。

六大典型特徵

對於兩化融合有如此意義的CPS到底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CPS一定是有層級性的,小到一個零部件,也是一個單獨的系統,大到一個複雜的系統都可以構成一個CPS,白皮書裡提到了CPS具有三層的體系,

最終結合各類體系展現出來的特徵區別其他的像互聯網這樣的系統。

我們通過四大核心技術要素(一硬一軟一網一平臺)支撐的一套綜合技術體系,構建起一個閉環賦能系統,這套系統能夠通過四個過程(裝態感知、即時分析、科學決策、精准執行)使得資料自動流動,進而打通物理空間和資訊空間,在不同範圍和約束條件下,實現三個層次(單元級、系統級、SoS級)上不同程度的資源配置,

優化這一永恆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系統表現六大典型特徵:資料驅動、軟體定義、泛在連接、虛實映射、異構集成、系統自治。

更為重要的是,打造這樣一種閉環賦能系統的過程與中國20多年推行的兩化融合一脈相承,因此我們相信,以四大核心技術要素為重要基礎的一套綜合的技術體系能夠支撐中國的兩化深度融合。

這個閉環賦能系統就是資訊物理系統(CPS),

如果把這個系統打開來看,他必定由若干技術支撐,這些技術構成了資訊物理系統,也構成了兩化深度融合的技術體系。

四大要素之形象解釋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人要舉手表示對於四大要素(一硬一軟一網一平臺)的功能和組成不是很明瞭,小編保證,聽完郭楠的解釋保證你秒懂。

“一硬”(感知和自動控制):

智慧感知技術(感測器技術等)、虛實融合控制技術,猶如人體皮膚、骨骼和肌肉,完成感控。

“一軟”(工業軟體):嵌入式軟體技術、MBD技術、CAX\MES\ERP軟體技術等。猶如:人體的思維認識、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是長時間學習形成。

“一網”(工業網路):現場匯流排技術、工業乙太網技術、無線技術、SDN,猶如:人體的經路脈絡,可以像神經系統一樣傳遞資訊。

“一平臺”(工業雲和智慧服務平臺):邊緣計算、霧計算、雲計算、猶如:人體的決策器官大腦,接受、存儲、分析資料,並形成決策。

聽了郭楠的解讀,你有沒有和小編一樣對CPS漲姿勢呢?

猶如人體皮膚、骨骼和肌肉,完成感控。

“一軟”(工業軟體):嵌入式軟體技術、MBD技術、CAX\MES\ERP軟體技術等。猶如:人體的思維認識、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是長時間學習形成。

“一網”(工業網路):現場匯流排技術、工業乙太網技術、無線技術、SDN,猶如:人體的經路脈絡,可以像神經系統一樣傳遞資訊。

“一平臺”(工業雲和智慧服務平臺):邊緣計算、霧計算、雲計算、猶如:人體的決策器官大腦,接受、存儲、分析資料,並形成決策。

聽了郭楠的解讀,你有沒有和小編一樣對CPS漲姿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