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行約談微信&支付寶,條碼支付市場或有大變革!

其實上個月,央行就針對2家巨頭機構進行緊急約談,

要求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隨後中國清算協會方面正式發佈了關於銀行卡收單市場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對37家代表性會員單位(包括21家銀行和16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書面調研,對我國收單市場基本情況以及會員單位回饋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摸底,

最後正式提出監管政策的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有失公允。

一是商業銀行與非銀行支付機構之間的監管政策不統一。商業銀行受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多部門監管,合規經營要求較高;非銀行支付機構主要由人民銀行監管,兩類收單機構的監管標準存在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和業務推廣。比如,根據《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銀監2號令)第七十四條規定,

“收單銀行不得將個人銀行結算帳戶設置為特約商戶的單位結算帳戶,已納入單位銀行結算帳戶管理的除外”。因此商業銀行無法滿足批發市場攤位、個人商戶以及無對公帳戶的非個體工商戶等小微商戶將結算資金結算至對私帳戶的需求,這部分商戶主要由支付機構來發展收單業務。

二是部分創新業務未有明確監管要求。從事傳統線下收單的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需要遵循《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

拓展的商戶須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行政許可,不能線上下拓展個人商戶;而條碼支付等新興模式拓展實體特約商戶和個人商戶,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政策約束,在商戶准入門檻以及費率標準方面可自行掌控,監管標準的缺失易導致非公平競爭。

預測接下來條碼支付政策或有重大變革,特別是隨著網聯的正式上線切量,

將逐漸的斷開支付機構直連銀行,並定出收費模式,這樣的以保證的監管統一性,維護市場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