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諸葛亮若重用魏延,蜀國早可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的蜀國,到了後期,已經到了人才枯竭的境地,後期除了薑維,似乎在前線已經沒有什麼大將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無非以下幾個:

1.蜀國內部矛盾較多,

劉備以前的軍團比較排外,對於收降的劉璋舊部比較排斥;

2.蜀國前期的大將都太出眾,對於還沒發揮特長的好苗子沒有用心栽培,也看不上;

3.劉備死後,劉禪繼位,精神支柱沒有了,來投靠的人才自然也少了;

4.諸葛亮做事太嚴謹,凡事都自己親力親為,不給別人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5.蜀國地廣人稀,而且較為貧窮,教育程度相對較低,人才自然也少。

三分天下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從出師表就可以看出,他為蜀漢集團忠心耿耿,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但是人無完人,我覺得諸葛亮犯的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沒有重用魏延。

出師表

魏延,早年和黃忠一起,是長沙太守韓玄帳下兩名出名的猛將。其實魏延不論個人武力、還是領兵打仗的能力,都不比五虎上將差多少。雖然魏延在蜀漢後期也是被重用的大將之一,但是不難發現,諸葛亮一直對他有很大的偏見,直到最後,魏延還是落得個被自家人馬岱斬殺的悲慘下場。

大將魏延

演義中,劉備剛收服魏延的時候,對他是十分器重的,但是諸葛亮對劉備說“魏延後腦勺長有反骨,不能重用,”。至於他這麼說的原因,我想,不論諸葛亮多麼厲害,也不可能知道魏延後腦勺有反骨吧,無非就是因為魏延投奔劉備前殺了自己以前的上司韓玄。不過這應該也算棄暗投明,為何諸葛亮對其有如此大的偏見?也有人認為是魏延第一次見諸葛亮的時候沒有打招呼說“軍師好”才導致這一後果。

。。但是真實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黃忠和魏延

對於魏延,我覺得他到死,都沒展現出絲毫的叛亂之心,魏延沒有後臺,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爬上來,

甚至到後來被劉備委以鎮守漢中的重任,在後期平定南方孟獲之亂的時候,趙雲和魏延是軍中僅存的兩員大將,那時候劉備已死,因為早就存在的心理芥蒂,諸葛亮和魏延兩個人的看法經常不一致甚至會發生一些口角之爭,兩人的矛盾便開始激化。最後,在諸葛亮的授意下,早就和魏延關係不和的長史楊儀設計陷害魏延,一代名將慘遭毒害。

猛將魏延

魏延從歸降劉備開始,立下赫赫戰功,甚至到北伐之時,魏延都是軍中少有的大將,他的貢獻和能力都是巨大的,然而因為諸葛亮的偏見,魏延一直不被重用,甚至連他提出的蜀國唯一可能攻佔魏國、進而統一天下的奇謀都被諸葛亮直接否定了。

北伐時候,魏延提議,由他親自率領五千精兵,走子午穀出奇兵快速趕到長安,因為長安兵力空虛,可以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諸葛亮率大軍從斜谷進軍長安,最後在潼關會師。然後殲滅關中魏軍,那麼大事可成。

子午穀奇謀

這個奇謀可以說非常冒險,但是如果成功了,收穫非常大,長安太守夏侯楙是個非常懦弱無能的人,倘若出此奇招,還是有很大概率能夠達到目標的,但是諸葛亮對此計畫非常反對,因為他為人十分謹慎,堅持要走大路。我個人覺得不僅是因為性格謹慎,他對魏延的偏見也是不採用這個計謀的原因之一。後來我們可以看到,儘管諸葛亮六出祁山,費盡努力,北伐也沒取得多大的成果。

諸葛亮沒有重用魏延,導致魏延的才能被部分埋沒,甚至失去了唯一可能拿下魏國甚至進而同一天下光復漢室的機會,真是讓人心痛。不過話說回來,沒有諸葛亮,劉備軍團不可能發展到這麼強大,諸葛亮的主要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

猛將魏延

魏延從歸降劉備開始,立下赫赫戰功,甚至到北伐之時,魏延都是軍中少有的大將,他的貢獻和能力都是巨大的,然而因為諸葛亮的偏見,魏延一直不被重用,甚至連他提出的蜀國唯一可能攻佔魏國、進而統一天下的奇謀都被諸葛亮直接否定了。

北伐時候,魏延提議,由他親自率領五千精兵,走子午穀出奇兵快速趕到長安,因為長安兵力空虛,可以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諸葛亮率大軍從斜谷進軍長安,最後在潼關會師。然後殲滅關中魏軍,那麼大事可成。

子午穀奇謀

這個奇謀可以說非常冒險,但是如果成功了,收穫非常大,長安太守夏侯楙是個非常懦弱無能的人,倘若出此奇招,還是有很大概率能夠達到目標的,但是諸葛亮對此計畫非常反對,因為他為人十分謹慎,堅持要走大路。我個人覺得不僅是因為性格謹慎,他對魏延的偏見也是不採用這個計謀的原因之一。後來我們可以看到,儘管諸葛亮六出祁山,費盡努力,北伐也沒取得多大的成果。

諸葛亮沒有重用魏延,導致魏延的才能被部分埋沒,甚至失去了唯一可能拿下魏國甚至進而同一天下光復漢室的機會,真是讓人心痛。不過話說回來,沒有諸葛亮,劉備軍團不可能發展到這麼強大,諸葛亮的主要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