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新!淮安氣象臺今天18時40分解除雷暴黃色預警!快來瞅瞅,下午淮安哪些地方被局部了~

就在剛剛,18點40分,

淮安市氣象臺解除雷暴黃色預警信號!

你以為這就完啦?

今天淮安的局部地區雷陣雨真是不消停,小編把早上08:00-下午16:00全市各網站的累計雨量分佈圖發出來給大家瞧瞧,

快來瞅瞅,哪些地方被局部局到了~~

前十名分別是:

1、義興鎮(漣水)76.6mm

2、馬壩鎮(盱眙)72.6mm

3、水渡口街道(市區)57.5mm

4、王莊(交通站)(市區)53.6mm

5、黃花塘鎮(盱眙)53.3mm

6、黃圩(交通站)(盱眙)41.2mm

7、新四軍紀念館(交通站)(盱眙)39.9mm

8、盱眙基本站(盱眙) 38.2mm

9、呂良鎮(金湖)34mm

10、黃花塘互通(交通站)(盱眙)32.9mm

淮安市民們請注意!!!

進入梅雨季節,

一會兒豔陽高照,一會兒暴雨傾盆,

天氣高溫高濕,細菌病毒滋生,

濕疹、紫外線過敏、風濕病、急性胃腸炎等

各類“黃梅病”進入高發期。

小編瞭解到,由於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高溫高濕,不少市民不幸中招,患上了各類“黃梅病”。專家提醒市民,生活起居注意除濕乾燥,適度攝入健脾祛濕的食物,注意防雨防黴等方法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預防此類疾病。

淮安市中醫院中醫師 蘇德成

我們在開空調的時候,應該把除濕乾燥的這個功能打開。天氣晴朗時候,我們注意應該把窗戶打開,注意室內的通風和換氣,晴天的時候一定要多曬被子, 除去一些細菌,接觸紫外線的光照可以起到殺毒殺菌的作用。除了這些還應該注意防雨、防黴,

出門帶好雨具,避免接觸一些潮濕的環境,從而誘發一些疾病。飲食方面切勿貪涼,生冷的食物必須清洗乾淨才能食用,且每天攝入量也要有所限制。可以適度的吃一些清熱化濕的食物,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遠離此類疾病。

在這個節氣,我們可以適當的增加一點健脾、祛濕和利濕的食物。比如說冬瓜、白扁豆、薏仁等這類的可以健脾祛濕。必要時我們可以增加一點藥物,

比如說茯苓、白術等。

梅雨季節要做好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得注意以下三點。

1

第一步:把好食品貯存關

米、面等大宗食品,存放應做到離牆離地5公分以上,置於乾燥場所。在低溫條件下黴菌繁殖速度會減慢,冰箱既有保持低溫又有乾燥的雙重作用,

可以把小宗食品放入冰箱。存放時食品不宜過滿,生、熟食品放置應嚴格分開,堅持熟上、生下的存放原則,在使用時遵循先購先用原則。

2

第二步:把好食品處理關。

食品加工要做到燒熟煮透並儘快食用,常溫條件下,熟食保存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不能當餐吃完的飯菜應待冷卻後及時冷藏,並在下餐食用前徹底加熱。發生黴變的食物易產生各類黴菌毒素,一般的清洗、燒煮等方法都無法清除,即使去掉發黴部分,毒素依然可能存在於餘下的食物中,因此食用後仍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所以黴變的食品應扔掉。

3

第三步:把好清洗消毒關。

在梅雨季節中,砧板、筷子、抹布等不常使用或不清潔的木制、竹制或棉制器具,均容易發生黴變,所以要對此類餐具、用具開展清洗消毒。可以煮沸、84消毒液(1:200比例)浸泡30分鐘以上,待天氣晴好時,放於日光下暴曬。

注意:雨季行車謹慎慢行

雨天路面濕滑,因此市民駕駛機動車應減速慢行,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轉彎時緩打方向盤、緩踩刹車,遇到暴雨時應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後位燈,最好將車輛暫停安全地帶,待暴雨過後再行駛。

此外,通過漫水橋樑或過水路面時,駕駛員應仔細觀察路面情況後通行。在彎路、坡路、橋樑、施工路段等道路交通事故易發點段行車時,要小心謹慎、減速慢行。同時,民警也提醒市民,梅雨季節行車前,要仔細檢修車輛,確保車輛燈光、雨刷器和制動裝置都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以便應付突發情況。市區行車時,要格外留意路上的電動車和行人,避免發生碰擦事故。

記者:楊正道、姚坤燁

編輯:于維維、朱梓君

即使去掉發黴部分,毒素依然可能存在於餘下的食物中,因此食用後仍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所以黴變的食品應扔掉。

3

第三步:把好清洗消毒關。

在梅雨季節中,砧板、筷子、抹布等不常使用或不清潔的木制、竹制或棉制器具,均容易發生黴變,所以要對此類餐具、用具開展清洗消毒。可以煮沸、84消毒液(1:200比例)浸泡30分鐘以上,待天氣晴好時,放於日光下暴曬。

注意:雨季行車謹慎慢行

雨天路面濕滑,因此市民駕駛機動車應減速慢行,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轉彎時緩打方向盤、緩踩刹車,遇到暴雨時應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後位燈,最好將車輛暫停安全地帶,待暴雨過後再行駛。

此外,通過漫水橋樑或過水路面時,駕駛員應仔細觀察路面情況後通行。在彎路、坡路、橋樑、施工路段等道路交通事故易發點段行車時,要小心謹慎、減速慢行。同時,民警也提醒市民,梅雨季節行車前,要仔細檢修車輛,確保車輛燈光、雨刷器和制動裝置都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以便應付突發情況。市區行車時,要格外留意路上的電動車和行人,避免發生碰擦事故。

記者:楊正道、姚坤燁

編輯:于維維、朱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