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跑偏的皇帝,穿破衣啃燒餅,下屬官員卻胡吃海喝,貪污國庫

古代帝王中,商紂這樣豪奢縱欲之徒並不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力倡節儉“的”吝嗇鬼“,道光皇帝就是這樣一個另類皇帝。

說起道光的節儉,是有他個人原因的,也有於對整個時局和國家財政狀況的考慮。

盛京,也就是今日的瀋陽,乃是滿人在入關之前的首都,被滿人稱為所謂的”龍興之地“。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時為皇太子的道光隨著父親嘉慶一同去盛京祭祖。同是皇宮,但無論是外在的氣度還是內裡的舒適,瀋陽故宮較之北京的紫禁城不知差了多少。

一心教子的嘉慶還特地領著道光來到清甯宮東暖閣,將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極其簡陋的舊時用物拿出來給他看,讓他”憶苦思甜“。早已被人們遺棄不用的糠燈、蠢笨的牛皮烏拉、光禿禿的粗糙拐杖......

這些祖先遺物在道光並不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回到北京後,道光與妻子將情況一說,用擁護丈夫的妻子立即找人清空了家裡的床鋪桌椅之外的傢俱,

以示將戒奢從簡進行到底。這還不夠,夫妻兩人又從飲食上算計起來:他們每天只吃太監從宮外一路小跑買回來的燒餅。雖然時間一久,燒餅已然是又冷又硬,但道光夫妻仍然就著熱茶將之吃下肚,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哪怕就是當了皇帝之後,道光依然保持著簡樸的作風,甚至到了極致的地步,平日在皇宮內的便裝,一穿就是十幾年,哪怕是破了,

叫太監拿去打個補丁,繼續穿。

看似這樣勤儉的皇帝,大清朝到道光年間應該國庫充裕,其實不然,道光年間國庫內也就只有不到兩千萬兩白銀,而乾隆時期雖然百家奢侈,但國庫內也有八千萬輛白銀。

甚至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禁☆片戰爭爆發後,清戰敗,道光皇帝不僅割讓了香港,還開放了許多通商口岸,最後賠款2100萬銀兩給英國,清朝的國庫基本就空了,而在後期還曾經發生過震驚朝野的國庫銀兩失蹤案,整整925萬兩銀子不是所蹤。

道光皇帝雖然節儉,卻擋不住各級官吏的豪奢,所以實際上他的節儉運動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若他肯睜眼看看當時那個世界,當他自己在啃窩頭的時候,他的下屬官員們卻山珍海味地胡吃海喝,貪污公款,不知會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