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人父母,萬萬不要拿你的人生經驗去教育下一代

文/不二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都有著極強的控制欲,

佔有欲。這是極其錯誤的。殊不知,他們也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獨立個體。

我有個朋友,以前經常在一起玩,自從孩子上了名校後,幾乎半年也見不上一回,就算見上了,也是心急火燎的匆匆聊上幾句又轉身走了。後來再跟她聊天的時候,瞭解一些關於上名校孩子的故事,包括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等等,覺得這事值得說一說。

她孩子是特長生招進名校的,文化課基礎較差,因為有特長所以就走特長的路子,參加各種集訓,各種比賽,孩子也喜歡。男孩子嘛長的人高馬大又帥氣,自然吸引很多女孩子,這個時代的女孩子跟過去我們那會不一樣,只要自己喜歡會很主動,比如跑到教練那裡去要男孩子的QQ號碼,

還不止一個,是一堆人一起要。我這個朋友其實挺開放的,不是那種刻板的父母,你想,初中的孩子就是個好奇心,這本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有一點,我不是很贊同,就是她關聯了孩子的QQ號碼,孩子的一舉一動包括聊天內容她都能看到,這樣做是不是有點過了?孩子應當有自己交朋友的權利,並且應該也有自己的隱私權吧。別總想著把孩子牢牢控制在自己的翅膀下。

這種做法我不敢苟同。

所以你看,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很糾結。尺度,一個尺度,不知道該如何把握。管教太嚴格,會覺得孩子沒有了自由,太保護他,又怕縱容了他。主要還是不少父母沒有把孩子當做獨立個體,而是當成自己的附庸甚至物品,所以希望孩子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來。

父母總想當孩子的保姆,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如果孩子自己沒有擺脫的意識,很容易庸庸碌碌一輩子。父母不應該把大部分的生活重心歸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父母應該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更完美,作為孩子才能夠放鬆獨立的成長。

還有一個家長,他是個女孩,對她的管教甚是嚴格,除了上廁所睡覺,父母全程跟著,根本不給女孩子一點自由,女孩喜歡游泳隊一個男孩子,就是想跟他們一起玩。

有一天男孩子過生日,游泳隊的小夥伴一起給他過生日,就想請那個女孩一起去,在學校門口等著,結果女孩他爸爸也在學校門口接她,女孩想去,她爸爸不讓,游泳隊的男孩子急了,一群人沖到女孩爸爸面前說:叔叔,你不能這樣,她是個人,不是你的附屬品,雖然我們未成年,但我們也有交朋友的權利,我們就是想請她一起吃個飯,過個生日,您要是不放心就在飯點門口等著,吃完飯您領她走。說完就拉著女孩走了。留下父親在風中淩亂著,還無力反駁。這幫小兔崽子個個長的跟鐵塔似的,他那兒打得過呀,那個氣呀。

再說另一個女孩,小升初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他們班,也得益于父母從小給她報的各種課外班,小學期間從來沒有週末這一說,週末兩天的課外課排的滿滿當當,早上奧數,中午英語,下午舞蹈,晚上還要練琴。孩子沒有休息,沒有娛樂,沒有童年。

上了初中後,女孩叛逆的非常可怕,曠課,翹課,考試成績一落千丈,根本就不學,就是玩。班主任實在沒辦法,找她談心,說你可是以全班第一的成績進來的,你對得起父母麼?你猜女孩怎麼回答:我是故意的,就不學,就是要和父母對抗,他們不是說考上名校就可以輕鬆了,不用再上奧數課了,就可以玩了,我現在也考上了,也滿足他們的期望了,現在該輪到我自己做主了。很顯然,這個女孩精神世界崩潰了。

上面這兩位孩子的父母,他們用盡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控制孩子的一切行為,但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本性,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偏激。接受這樣的教育,孩子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精神崩潰。

還有一個孩子,由於父親阻擋孩子玩遊戲,對,就是那個叫《王者榮耀》的遊戲,把孩子的手機給摔了,孩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三天兩夜,家長學校找瘋了,最後在自家社區的樓頂找到了孩子,據孩子說,她當時真想跳下去。

這個家庭比較特殊,父母都是老師,母親在外省一家學校教書,父親在名校高中部任教,夫妻倆一個月見不了幾面,孩子跟著父親,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缺失關愛,從小什麼事都是自己獨立完成,根本沒人管,再加上父母是異地工作,估計夫妻倆也有問題,導致孩子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寄託於遊戲,而父親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孩子,摔手機,孩子接受不了走了極端。幸虧被鄰居及時發現,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每一個沉迷網游的孩子背後,都有不幸的父母。這個世界上最無恥的甩鍋俠心態就是:我無須對我自己的孩子負責,一旦我的孩子沉迷于某種誘惑,這不是我的錯,是社會的錯,皆怪罪於這個社會充滿了誘惑。蘇格拉底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反之亦然,不幸也是一種習慣。試問一下:孩子有選擇父母的權利麼?

真正有思想的父母應該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教會孩子獨立思考,凡是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強,終身學習的能力就愈強,創造力就愈強。因此,所有的父母必須謹記:未成年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成年後,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責任人。先學會接受,才能去面對。

我呢,從小不愛說話。父母都說我笨,總是打擊我。你比如我在找東西,爸爸看到了就問:你找什麼?我回答:老虎鉗。爸爸說:就在櫃子裡面,你怎麼不問我?後來我又在找某件東西,問了爸爸,他卻回答:我怎麼知道?你自己不會找找?你有腦子麼?這就是我時好時壞的父親,是他潛移默化的造就了我不穩定的情緒。那一刻我只想逃離。

長大後,父母漸漸失去對你的控制感,開始抱怨。說什麼我不體諒他們,說千辛萬苦省吃儉用送你上學,你成績還不好,簡直是對不起我們。為了你,我放棄了什麼,犧牲了什麼,你為什麼就不聽我的話等等,有時候很無奈,我只能遠離他們。自離開父母後,我幾乎做任何事都不會和父母商量,包括結婚生子,這些年來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拿主意。當然孝敬父母,養老送終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是不想再受到父母的控制而已。時代在進步,千萬不要拿你們的人生經驗來教育我,過時了。而且,我也不會讓我的孩子重複過著我的童年。

我們這一代絕大多數都毀在自己父母手裡,父母幾乎插手包辦了所有的一切,殊不知,孩子想要自由,想要自信。最討厭的就是父母總拿自己和鄰居的,同事的孩子們對比,什麼都比,就是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點。父母總要插手孩子任何事,小到穿衣吃飯,大到結婚生子,沒有一件事是他們不過問的,以至於到現在,很多孩子做任何事總是猶豫不定。現在我有孩子了,我對自己的孩子說,做你認為對的事情,任何事都行,只要不違規,出了問題有老爸兜著。

我有個前同事,她的父母給她買了車子,買了房子。所有都是父母包辦。她從沒自己決定過什麼,不是不決定,而是,她提出的所有東西,都是否定否定否定,她本著商量的態度,可是她感覺,自己說的東西不管對不對,父母都會拒絕。只要有一點違背他們的意思,就會要死要活的,她媽偏激的時候還會當著她的面打自己耳光。

她的父母有時候會說:車都買給你了,還管不了你了?然後就會叫她把車鑰匙交出來,她自己也不爭氣,享受過太陽就不懂得怎麼去面對黑暗了。她就像一個癮君子,父母是給我吸毒的人,給了我毒☆禁☆品,然後控制我,前段時間她提出創業的時候,她媽又激動了,說只求我安安穩穩過一輩子,領著工資,開著小車,這樣的生活多好,是啊!你和爸爸過的生活很美好,對比很多人,我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可是我也有我的追求啊!你們走過的路,然後我再走一遍嗎?那生我下來何用?

我另外一個朋友,18歲那年報考了離家上千公里的大學,為了逃離她媽。大學第一學期就談了個男友,把她媽擔心的事情統統全部做了一遍,畢業前分手。畢業後在江浙滬地區工作,感情方面一直不太順利,每次戀愛到關鍵時刻,耳邊就迴響起她媽魔咒似的擇偶標準,從而對戀愛對象各種不確信。當然,對自己其實也是各種不自信。三十快到那年,處了一個離異男。

她媽用三次休克兩次叫救護車讓她就範,回到他們生活的小城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想找,死屍一樣躺床上瞪著天花板,她媽認為只要不嫁離婚男,留在她身邊就好。幾個月後,經媽媽妹妹介紹,嫁了她們認為優秀的本地單身漢。領證後一年,因不得不說的原因,丈夫告知以前有過婚史。繞一大圈最後還是嫁了二婚。後面的各種狗血就不提了,現在她已經去了國外,一個人生活。已經過了高齡孕婦的年紀,沒孩子,也不打算要了,她說沒信心做母親,怕把自己經歷的不幸帶給另一個孩子。

父母們總是說:我走過的路比你吃的鹽還多;不聽大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是為了你好;養你不如養個狗娃子,白眼狼,老了指望不上你;老了我看我們也是進養老院的命。這些在脆弱的孩提時代留下的創痕,每次鑿刻,都是一輩子。有時候真的無法忍受父母的虛榮心,卻也只能在心裡反駁,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好,那你們怎麼不去做他們的爹媽。

我們這一代人是最苦逼的一代,大環境上根本沒有育兒所累積的經驗,那場浩劫導致整個社會的道德混亂,思維混亂,邏輯混亂。而社會在進步,且是爆發式的前進,和父母們固執的自以為是交織到一起,不聽他們的話我們就是大逆不道,聽他們的話我們眼看著前面是懸崖還要一步步往裡面跳。

《後漢書·孔融傳》中孔融的父母于子無恩論說的就非常有道理: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禁☆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為?譬如物寄缻中,出則離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父母生孩子只不過是情☆禁☆欲發作而已,對孩子又有什麼恩情可言的。所以父母生下了孩子,不應該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因為父母的責任還沒有完,生命雖然繼續了,卻是停頓不得,因此義務思想須加多,而恩情回報思想必須削減。

作為父母,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不但不該讓幼者供奉贍養自己,而且還須用全部的精力,引導子女,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不被時代淹沒的力量……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總而言之,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說:所有的孩子都是未經協商就被父母擅自帶到這個世界上,一出生就嚎啕大哭,誰願意來這個多災多難的人世間走一趟啊?你們做父母的徵求過我的意見了麼?是不是這樣?什麼叫恩情?我要來,你說哎呀太麻煩了,十月懷胎還要養你,很辛苦。我說求求你了,你就讓我來吧!然後你說行,那我就幫你個忙,這叫恩情。聽懂了嗎?所以給予生命本身是談不上恩情的,你要得到一個東西就要付出努力,你要工資是不是要幹活啊?

既然懷胎談不上什麼恩情,生出來養育之恩經常歌頌,養育有沒有恩情?一坨血肉模糊生活不能自理的生命被你帶到了世界上,你不管誰管?這是義務,必須養,全世界遺棄親生子女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這是義務,因為你生的嘛,你必須管,你不管誰管,本來沒來不就沒事了嘛!

養到十八九歲二十多歲一腳踹到社會上,不管你了,最後你老了,他也老了,最後,做子女的要過來照顧父母十幾二十年,這事分析透了就挺沒意思了。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養你幹嗎呢?老了不好辦,你得管我一下,談不上任何的恩情。說到這其實這事挺傷感的。

上面這段話其實是羅永浩說的,雖然說的有點露骨,但有一點需要謹記,不提倡你去跟父母討論這個,你要知道一般庸俗的父母是很難理解這個的。但也有人就整的很明白,你比如胡適。

胡適先生生了子女以後,他在日記中地寫道:我生了子女以後呢,從來不敢自居有什麼恩情,因為他常常想,如果孩子高興他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活得不開心哪他就很內疚,因為他是我帶來的不是他要來的,如果我不帶他來,他不就沒有這些不快樂了嗎。所以孩子一不高興他就很內疚,孩子高興他就心安理得,從來不敢自居有什麼恩情。

這是胡適在日記中寫的,看得我們無比的敬佩,這是高人的境界,一般土鼈父母會怎麼樣?動不動就連打帶踹說:老子給了你生命。誰他媽想要了,你拿回去成麼?

其實說這句話的孔融,最後被曹操給幹掉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孔融的觀點威脅了統治者的地位。過去對君主的敬與忠的來源是子女對父母的親與孝,要是父母對子女無恩,子女便無需親孝,敬忠就談不上了,因此作為統治者是絕對不允許的。你現在整明白了沒?一切都是套路。

由於我們生在一個強調意識形態的國家裡,過去幾十年來,腦子裡被灌輸了無數思想的大糞,統治者不希望你有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從小就把你的腦子給你洗成平板,最後都成為犬儒主義者。你比如這一篇文章:你的道德,不過是我的香蕉

最後讓我們做個總結:如果把孩子比作一盆植物,那麼原生家庭就可以比作是植物的種子和盆裡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說投胎真的是技術活,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或者前世作孽的報應。很多人養兒方知父母恩,而與此同時,很多人養兒方知父母狠,只不過有勇氣說出後者的人需要承擔不孝的駡名。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其實每一個孩子心裡都有一桿秤,長大之後回顧自己的來時路,對於父母對自己的種種影響,是優勢劣,是福是禍,是出於真愛,還是處於私心,總會一目了然。

什麼都逃不脫時間的評判,歷史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長大之後總有一天,孩子會把父母對自己的成長所施加的全部正能量和負能量作出一個總體評估,並得出父母于我功大於過,過大於功,或功過相抵的評估結論,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孩子也會對父母作出孝順大於忤逆,忤逆大於孝順,或孝逆相抵的總體回饋。

所以結論很簡單,拋去基因遺傳不論,熊孩子必有熊家長,父母想教育好孩子必須先教育好自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望天下所有做父母的真心能懂這個道理。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

一群人沖到女孩爸爸面前說:叔叔,你不能這樣,她是個人,不是你的附屬品,雖然我們未成年,但我們也有交朋友的權利,我們就是想請她一起吃個飯,過個生日,您要是不放心就在飯點門口等著,吃完飯您領她走。說完就拉著女孩走了。留下父親在風中淩亂著,還無力反駁。這幫小兔崽子個個長的跟鐵塔似的,他那兒打得過呀,那個氣呀。

再說另一個女孩,小升初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他們班,也得益于父母從小給她報的各種課外班,小學期間從來沒有週末這一說,週末兩天的課外課排的滿滿當當,早上奧數,中午英語,下午舞蹈,晚上還要練琴。孩子沒有休息,沒有娛樂,沒有童年。

上了初中後,女孩叛逆的非常可怕,曠課,翹課,考試成績一落千丈,根本就不學,就是玩。班主任實在沒辦法,找她談心,說你可是以全班第一的成績進來的,你對得起父母麼?你猜女孩怎麼回答:我是故意的,就不學,就是要和父母對抗,他們不是說考上名校就可以輕鬆了,不用再上奧數課了,就可以玩了,我現在也考上了,也滿足他們的期望了,現在該輪到我自己做主了。很顯然,這個女孩精神世界崩潰了。

上面這兩位孩子的父母,他們用盡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控制孩子的一切行為,但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本性,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偏激。接受這樣的教育,孩子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精神崩潰。

還有一個孩子,由於父親阻擋孩子玩遊戲,對,就是那個叫《王者榮耀》的遊戲,把孩子的手機給摔了,孩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三天兩夜,家長學校找瘋了,最後在自家社區的樓頂找到了孩子,據孩子說,她當時真想跳下去。

這個家庭比較特殊,父母都是老師,母親在外省一家學校教書,父親在名校高中部任教,夫妻倆一個月見不了幾面,孩子跟著父親,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缺失關愛,從小什麼事都是自己獨立完成,根本沒人管,再加上父母是異地工作,估計夫妻倆也有問題,導致孩子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寄託於遊戲,而父親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孩子,摔手機,孩子接受不了走了極端。幸虧被鄰居及時發現,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每一個沉迷網游的孩子背後,都有不幸的父母。這個世界上最無恥的甩鍋俠心態就是:我無須對我自己的孩子負責,一旦我的孩子沉迷于某種誘惑,這不是我的錯,是社會的錯,皆怪罪於這個社會充滿了誘惑。蘇格拉底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反之亦然,不幸也是一種習慣。試問一下:孩子有選擇父母的權利麼?

真正有思想的父母應該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教會孩子獨立思考,凡是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強,終身學習的能力就愈強,創造力就愈強。因此,所有的父母必須謹記:未成年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成年後,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責任人。先學會接受,才能去面對。

我呢,從小不愛說話。父母都說我笨,總是打擊我。你比如我在找東西,爸爸看到了就問:你找什麼?我回答:老虎鉗。爸爸說:就在櫃子裡面,你怎麼不問我?後來我又在找某件東西,問了爸爸,他卻回答:我怎麼知道?你自己不會找找?你有腦子麼?這就是我時好時壞的父親,是他潛移默化的造就了我不穩定的情緒。那一刻我只想逃離。

長大後,父母漸漸失去對你的控制感,開始抱怨。說什麼我不體諒他們,說千辛萬苦省吃儉用送你上學,你成績還不好,簡直是對不起我們。為了你,我放棄了什麼,犧牲了什麼,你為什麼就不聽我的話等等,有時候很無奈,我只能遠離他們。自離開父母後,我幾乎做任何事都不會和父母商量,包括結婚生子,這些年來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拿主意。當然孝敬父母,養老送終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是不想再受到父母的控制而已。時代在進步,千萬不要拿你們的人生經驗來教育我,過時了。而且,我也不會讓我的孩子重複過著我的童年。

我們這一代絕大多數都毀在自己父母手裡,父母幾乎插手包辦了所有的一切,殊不知,孩子想要自由,想要自信。最討厭的就是父母總拿自己和鄰居的,同事的孩子們對比,什麼都比,就是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點。父母總要插手孩子任何事,小到穿衣吃飯,大到結婚生子,沒有一件事是他們不過問的,以至於到現在,很多孩子做任何事總是猶豫不定。現在我有孩子了,我對自己的孩子說,做你認為對的事情,任何事都行,只要不違規,出了問題有老爸兜著。

我有個前同事,她的父母給她買了車子,買了房子。所有都是父母包辦。她從沒自己決定過什麼,不是不決定,而是,她提出的所有東西,都是否定否定否定,她本著商量的態度,可是她感覺,自己說的東西不管對不對,父母都會拒絕。只要有一點違背他們的意思,就會要死要活的,她媽偏激的時候還會當著她的面打自己耳光。

她的父母有時候會說:車都買給你了,還管不了你了?然後就會叫她把車鑰匙交出來,她自己也不爭氣,享受過太陽就不懂得怎麼去面對黑暗了。她就像一個癮君子,父母是給我吸毒的人,給了我毒☆禁☆品,然後控制我,前段時間她提出創業的時候,她媽又激動了,說只求我安安穩穩過一輩子,領著工資,開著小車,這樣的生活多好,是啊!你和爸爸過的生活很美好,對比很多人,我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可是我也有我的追求啊!你們走過的路,然後我再走一遍嗎?那生我下來何用?

我另外一個朋友,18歲那年報考了離家上千公里的大學,為了逃離她媽。大學第一學期就談了個男友,把她媽擔心的事情統統全部做了一遍,畢業前分手。畢業後在江浙滬地區工作,感情方面一直不太順利,每次戀愛到關鍵時刻,耳邊就迴響起她媽魔咒似的擇偶標準,從而對戀愛對象各種不確信。當然,對自己其實也是各種不自信。三十快到那年,處了一個離異男。

她媽用三次休克兩次叫救護車讓她就範,回到他們生活的小城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想找,死屍一樣躺床上瞪著天花板,她媽認為只要不嫁離婚男,留在她身邊就好。幾個月後,經媽媽妹妹介紹,嫁了她們認為優秀的本地單身漢。領證後一年,因不得不說的原因,丈夫告知以前有過婚史。繞一大圈最後還是嫁了二婚。後面的各種狗血就不提了,現在她已經去了國外,一個人生活。已經過了高齡孕婦的年紀,沒孩子,也不打算要了,她說沒信心做母親,怕把自己經歷的不幸帶給另一個孩子。

父母們總是說:我走過的路比你吃的鹽還多;不聽大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是為了你好;養你不如養個狗娃子,白眼狼,老了指望不上你;老了我看我們也是進養老院的命。這些在脆弱的孩提時代留下的創痕,每次鑿刻,都是一輩子。有時候真的無法忍受父母的虛榮心,卻也只能在心裡反駁,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好,那你們怎麼不去做他們的爹媽。

我們這一代人是最苦逼的一代,大環境上根本沒有育兒所累積的經驗,那場浩劫導致整個社會的道德混亂,思維混亂,邏輯混亂。而社會在進步,且是爆發式的前進,和父母們固執的自以為是交織到一起,不聽他們的話我們就是大逆不道,聽他們的話我們眼看著前面是懸崖還要一步步往裡面跳。

《後漢書·孔融傳》中孔融的父母于子無恩論說的就非常有道理: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禁☆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為?譬如物寄缻中,出則離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父母生孩子只不過是情☆禁☆欲發作而已,對孩子又有什麼恩情可言的。所以父母生下了孩子,不應該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因為父母的責任還沒有完,生命雖然繼續了,卻是停頓不得,因此義務思想須加多,而恩情回報思想必須削減。

作為父母,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不但不該讓幼者供奉贍養自己,而且還須用全部的精力,引導子女,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不被時代淹沒的力量……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總而言之,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說:所有的孩子都是未經協商就被父母擅自帶到這個世界上,一出生就嚎啕大哭,誰願意來這個多災多難的人世間走一趟啊?你們做父母的徵求過我的意見了麼?是不是這樣?什麼叫恩情?我要來,你說哎呀太麻煩了,十月懷胎還要養你,很辛苦。我說求求你了,你就讓我來吧!然後你說行,那我就幫你個忙,這叫恩情。聽懂了嗎?所以給予生命本身是談不上恩情的,你要得到一個東西就要付出努力,你要工資是不是要幹活啊?

既然懷胎談不上什麼恩情,生出來養育之恩經常歌頌,養育有沒有恩情?一坨血肉模糊生活不能自理的生命被你帶到了世界上,你不管誰管?這是義務,必須養,全世界遺棄親生子女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這是義務,因為你生的嘛,你必須管,你不管誰管,本來沒來不就沒事了嘛!

養到十八九歲二十多歲一腳踹到社會上,不管你了,最後你老了,他也老了,最後,做子女的要過來照顧父母十幾二十年,這事分析透了就挺沒意思了。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養你幹嗎呢?老了不好辦,你得管我一下,談不上任何的恩情。說到這其實這事挺傷感的。

上面這段話其實是羅永浩說的,雖然說的有點露骨,但有一點需要謹記,不提倡你去跟父母討論這個,你要知道一般庸俗的父母是很難理解這個的。但也有人就整的很明白,你比如胡適。

胡適先生生了子女以後,他在日記中地寫道:我生了子女以後呢,從來不敢自居有什麼恩情,因為他常常想,如果孩子高興他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活得不開心哪他就很內疚,因為他是我帶來的不是他要來的,如果我不帶他來,他不就沒有這些不快樂了嗎。所以孩子一不高興他就很內疚,孩子高興他就心安理得,從來不敢自居有什麼恩情。

這是胡適在日記中寫的,看得我們無比的敬佩,這是高人的境界,一般土鼈父母會怎麼樣?動不動就連打帶踹說:老子給了你生命。誰他媽想要了,你拿回去成麼?

其實說這句話的孔融,最後被曹操給幹掉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孔融的觀點威脅了統治者的地位。過去對君主的敬與忠的來源是子女對父母的親與孝,要是父母對子女無恩,子女便無需親孝,敬忠就談不上了,因此作為統治者是絕對不允許的。你現在整明白了沒?一切都是套路。

由於我們生在一個強調意識形態的國家裡,過去幾十年來,腦子裡被灌輸了無數思想的大糞,統治者不希望你有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從小就把你的腦子給你洗成平板,最後都成為犬儒主義者。你比如這一篇文章:你的道德,不過是我的香蕉

最後讓我們做個總結:如果把孩子比作一盆植物,那麼原生家庭就可以比作是植物的種子和盆裡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說投胎真的是技術活,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或者前世作孽的報應。很多人養兒方知父母恩,而與此同時,很多人養兒方知父母狠,只不過有勇氣說出後者的人需要承擔不孝的駡名。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其實每一個孩子心裡都有一桿秤,長大之後回顧自己的來時路,對於父母對自己的種種影響,是優勢劣,是福是禍,是出於真愛,還是處於私心,總會一目了然。

什麼都逃不脫時間的評判,歷史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長大之後總有一天,孩子會把父母對自己的成長所施加的全部正能量和負能量作出一個總體評估,並得出父母于我功大於過,過大於功,或功過相抵的評估結論,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孩子也會對父母作出孝順大於忤逆,忤逆大於孝順,或孝逆相抵的總體回饋。

所以結論很簡單,拋去基因遺傳不論,熊孩子必有熊家長,父母想教育好孩子必須先教育好自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望天下所有做父母的真心能懂這個道理。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