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人喝了一輩子的酒只為裝糊塗,卻因一件事飽受後人的詬病!

竹林七賢四個字如雷貫耳,但凡夫子們在高談闊論的時候,三句提到嵇康必有兩句提到阮籍。名列竹林老二的他,對生活的態度似乎有點苟且。然而官場的大網深深束縛了他,

身不由己的時候他也只能對生活苟且相待。

阮籍很愛酗酒,幾乎是泡在酒罈子裡度過一生的。這倒並不奇怪,因為飲酒也是當時名士的風氣之一。

早在東晉的時候,就有個名叫畢卓的人,官居吏部尚書侍郎。某一天晚上,他嗅到隔壁的官署有酒香,

竟翻過牆去偷酒,還拉著抓他的巡夜人一起喝。最後,這個公務員因酗酒被免官。但是阮籍智商高啊,他聽說步兵校尉官署的酒特別好,就跟上司(司馬昭)申請去做步兵校尉,司馬昭立馬批准,阮籍也因此而被稱為“阮步兵”。

做人光靠智商高不行呀,還得會裝糊塗,尤其還是官場中的人。

魏名存實亡的時侯,司馬家族掌握了執政權,想跟當時名望很高的阮籍聯姻。阮籍卻連續大醉兩個月,醉了就睡,醒了就喝。每次派出去的使節回來的報告總是四個字:“爛醉如泥”,於是司馬昭只好作罷。

但是到司馬昭加九錫,需要有人寫勸進表時,阮籍又故伎重演。可惜這會大家沒有放過他,阮籍被叫醒後也馬上就一氣呵成,寫了一篇文詞清壯的錦繡文章。

眾人看過以後,都說是神來之筆,也為後世書呆子對他的詬病埋下了伏筆。

如此神筆恐怕是早有準備的吧?也許,阮籍的打算是,能躲則躲。實在躲不過去,酒也就醒了。婚姻總歸是私事,司馬昭也不好意思硬來。加九錫是公務,阮籍豈敢搪塞?拿性命開玩笑的蠢事做不得,

真把腦袋變酒壺那可不是阮籍想要的。

這樣看,阮籍從來就沒真醉過,他無非是久在樊籠裡身不由己。

其實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生活中,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是非常痛苦的。陰晴圓缺的月亮總是周回復始,像極了曾經酸甜苦辣的日子。

不如拋開塵世的繁花似錦,借著廣寒宮灑下的月輝對酒當歌,享盡這夏日晚間的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