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鹿原》裡的陝西油潑面,這才是真正的深夜食堂美味!

之前被延後一段時間的由史詩級著作改編的電視劇《白鹿原》,在開播的的第一集裡面就出現了製作油潑面的鏡頭,可能是電視劇製作精良,讓看了的觀眾都直呼“這不就是舌尖上陝西的《白鹿原》嗎?”。

光看著這煙霧繚繞的樣子,就很是有食欲的啊!不僅如此,小編隔著螢幕就能夠幻想到熱油潑在麵條上的那種“滋~滋~滋~”的聲音。情不自禁口水掉下來~

看了這部電視劇的網友,都說這就不就是一部打著史詩巨作的美食紀錄片嗎?晚上下班後看它那叫一個餓啊!據說在這部劇中聚齊了眾多的老戲骨,而且在電視劇的製作與拍攝上劇組也是下足了功夫。據瞭解在拍攝完這部電視劇之後,還有劇組中的工作人員抱怨自己在拍完這部劇後都長胖了!

老戲骨的演技就足以吸引人了,再加上眾多西北美味的加入,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勾引嗎?仔細看過《白鹿原》的觀眾們,會發現劇中不僅僅只有油潑面這一個美食製作情景,裡面還有褲帶面、涼皮子、肉丸胡辣湯、葫蘆頭等眾多的西北美食。

其中的葫蘆頭相信很多吃貨們都不知道是啥吧,現在小編就來幫大家科普一下。相傳,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將烹製豬腸肚的方法傳授給長安一家飲食店店主,並將一個藥葫蘆贈給店主調味。店主按照孫思邈的指點改進製作方法,長安“葫蘆頭”從此有名,千年流傳。

葫蘆頭,陝西西安傳統特色小吃。源於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像葫蘆,因此叫葫蘆頭。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和豬肚。吃時顧客先把饃掰成碎塊兒,廚師再把豬腸肚和雞肉、海參、魷魚等排列在碎饃塊兒上,用煮沸骨頭原湯泡三四次,

然後加熟豬油和青菜等。吃時佐以糖蒜、辣醬等,鮮香滑嫩,肥而不膩。

同樣是將美食融入電視劇中,《白鹿原》就相當於《舌尖上的中國》之“舌尖上的陝西”,而被網友吐槽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就相當於黑暗料理中的終極版之“深夜放毒”了吧。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回想之前《深夜食堂》裡的泡面,不得不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好吃的東西隔著螢幕就能聞到它的味道~

回想之前《深夜食堂》裡的泡面,不得不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好吃的東西隔著螢幕就能聞到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