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談跑分,實測誰才是真正的存儲性能之王!

說到“性能”,可能很多人就會想到安兔兔這樣的跑分軟體,現在主流的旗艦手機動輒就是15萬分以上的成績,甚至來到18萬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或許也讓大家有些審美疲勞了。

更何況,跑分只是硬體性能的一種綜合性評估,反映了綜合實力,但如果要針對某個環節進行評判的話,“廣撒網”的方式可能並非最直觀。那麼,對於人們都很注重的“存儲性能”來說,除了跑分之外,還有什麼辦法更靠譜呢?

壓縮檔&解壓縮檔!這才能用直觀的方式測試出手機CPU與RAM/ROM的能力,

那麼今天我們就拿現在主流的幾款旗艦機來進行對比,它們分別是三星S8、小米6、努比亞Z17與一加5,使用1GB檔進行壓縮、解壓縮的操作,看看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性能怪獸”!

從測試結果中也能看出,努比亞Z17的速度是最快的,解壓/壓縮的用時分別是19秒71、1分17秒。解壓最慢的是三星S8,時間是25秒39,壓縮最慢的是小米6,時間是1分46秒。雖然單單從時間上來看幾秒鐘、十幾秒中的差距完全可以等,

但對於手機來說,這就是差距的體現,或許硬體的差距,或者是軟體優化的差距。

就像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快閃記憶體門”一樣,UFS2.1與eMMC5.0的性能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UFS2.1快閃記憶體的持續讀取寫入速度分別達到了800MB/s與200MB/s,而eMMC5.0則只有250MB/s與125MB/s,

這在解壓縮的時候必然會帶來很大的差別。並且在玩遊戲的時候,現在很多遊戲的體積是越來越大,大量的3D建模與過場動畫會給快閃記憶體帶來很大壓力,也只有高性能的UFS2.1快閃記憶體才能勝任重度使用。

但是話說回來,本次測試的四款旗艦機,使用的快閃記憶體規格都是UFS2.1,也就是說在硬體上是沒什麼差別的,但為什麼在實測時間上仍然有所出入呢?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軟體層面的優化,特別是努比亞Z17系統中內置的NeoSmart引擎對資源進行了智慧調配,在壓縮、解壓縮的過程中使用了全部性能分配,

來保證最快的速度,這樣一來在時間上就會更短。或許,即便是硬體配備相同,但軟體商的優化依然會拉開差距,這也是現在很多品牌都講究“軟硬結合”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