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上都流行K金飾品的年代,我們卻還在追求黃金的純度,怪像叢生

現在不管是世界上的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全都是k金飾品為主,

比如卡地亞,蒂芙尼,寶格麗,伯爵,尚美等等品牌,多以18k材質,注重時尚簡約的設計,消費者的佩戴舒適和美觀度,但反觀我們自己的消費主流依然是純金飾品為主,且這種基礎上變本加厲。下面這個截圖讓我痛心疾首

有些沒有良心的商家覺得足金還不夠,

又出了9999黃金,甚至99999黃金,無限的追求黃金的純度,樂此不疲,這種現象簡直是與飾品本事美觀為主的趨勢背道而馳。

我不反對商家製造噱頭來賺錢,但總是在純度上做文章,沒有實際的設計理念和佩戴美觀的提升,我們的珠寶品牌何時才能出現在世界的櫥窗裡。

前面我發的一篇文章9999黃金真的比999黃金好嗎,大家可以去看看瞭解一下商家的陰謀詭計,

那現在的99999黃金是不是又比9999黃金更好呢?我想大家心知肚明。一味的追求黃金的純度毫無意義,把時間和精力放到設計上去,我們的黃金飾品更有魅力和文化底蘊。看看我們的皇室工藝,哪個國家能比,這就是設計的魅力

卡地亞成為世界第一珠寶品牌,

我覺得沒什麼了不起,設計的語言美其名曰簡約時尚,其實給我的感覺卡地亞就是賣五金出身的,什麼螺絲,螺帽,螺絲刀,比我宮廷技藝差的何止十萬八千里。但反思一下,人家為什麼就是全球第一,不銹鋼的飾品都能賣幾千,小圈圈的18k就上萬,而我們卻還在每克多少錢的賣來賣去,純度越高大家越去追捧,真是怪像叢生。一把螺絲刀加一圈螺絲,賣你好幾萬

好在有些品牌漸漸開始脫離黃金按照克價來賣的現象,注重產品的設計項目,突出佩戴效果,這樣既賣了高價,也引導了消費觀念,是值得鼓勵和支持的。

飾品的推陳出新不在於純度多麼的高,而是歸還飾品本事的價值,那就是給佩戴者帶來的魅力,消費者切勿掉入幾個9的怪圈

每日更新,歡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