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20多個大學生公車上“瘋狂演講” 只為鍛煉膽量

“我的聲音代表著他們,但我卻說不來。”——2010年,這句臺詞隨著電影《國王的演講》也成為經典,患嚴重口吃的亞伯特王子克服障礙,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

在成都,也有這麼一群大學生。

有的有社交恐懼症,跟異性說話就會羞紅臉;有的性格內向,不敢大膽表達心中所想;有的個性樂觀,卻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從2015年開始,這群來自成都中醫藥大學的20多個大學生陸陸續續走上公車,開始自己的演講之路——面對的每一個乘客都是聽眾,每一輛公車都是舞臺。

公車上演講 有人找茬淡定演講完

昨日下午3點,從溫江天府公交站駛來的309路公車停在大學城東站,成都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代臣銀深呼一口氣,鎮定地走上公車,在公車中部站定。代臣銀的此次旅程,沒有設置終點。搖擺不定的公車、互不相識的乘客,在他的眼中都變得不一樣起來,他快速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演講內容,準備在公車上演講。

“在開始我的演講之前,

想請大家先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在我們的生命進程當中,是什麼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快樂?如果讓你現在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投資,那你會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哪些方面呢?”代臣銀開了口,他右手緊握護欄,不讓身體受搖擺的公車受影響,左手配合著語調時不時握拳。

代臣銀的演講題目是《幸福是什麼》,5分鐘的演講內容聲音不大,但吐字清晰而冷靜,

足夠讓坐在最後一排的乘客聽得清楚,儘管車內乘客不多,代臣銀也盡可能地與每一個看向他的人進行眼神交流。

公車緩緩前行,停靠在月臺前。上來兩位醉漢,注意到正在說話的代臣銀,“多半是傳銷”、“公共場合說啥子說”,醉漢一句句調侃,代臣銀沒有想太多,不疾不徐正好對演講收尾:“好的人際關係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我們的一生其實很短暫,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斤斤計較上,

一切都稍縱即逝,我們應該更多地把我們的時間拿去愛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

此時,公車正好開過4個站。“當時只是想講完,因為我看見其他的人都還在聽。”事實上,代臣銀也是第一次遇到公車演講時有人“找茬”。

像代臣銀一樣的“公車學生演講家”,成都中醫藥大學有20多位,他們都是學校社團“kiwi早讀隊”的一員。每一次公車演講,都是3人組隊。學生自發組織,

沒有老師指導,他們希望依靠公交演講,克服恐懼、提高演講能力。

根據演講主題選擇公車 有隊員奪得400人演講比賽冠軍

如今的代臣銀是早讀隊新一任隊長,要帶領新成員去公車上演講。緊張、結巴、忘詞也曾經發生在他身上,好在有同行夥伴的加油打氣,讓他成功突破了自己,“踏出第一步特別艱難”。進校時的代臣銀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常常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跟女生說話還害羞到臉紅。和他同行的2名大一女生,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也希望借此能夠克服恐懼。

同校同社團的市場行銷專業大一學生龍紅軍,顯得進步更快。去年進大學時,龍紅軍通過社團招新進入早讀社,聽到公車演講的形式很是喜歡,“我覺得可以把自己打得更開。”事實上,龍紅軍並不是內向羞澀,相反,他是一名外向熱情的人,“我的性格缺點,是太愛表現,有點以自我為中心。”龍紅軍希望通過公車演講,變得更接地氣,“跟外界接軌,和聽眾有互動溝通。”

每一次的演講開頭,龍紅軍都會對自身名字有個簡單介紹,“中國龍的龍,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紅軍。”也是通過一次次演講,在不同場合練習,今年2月份,龍紅軍在一個400多人參加的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當時就哭了,為了準備6分鐘的演講,我從前一天下午6點忙到當天淩晨5點,總算有收穫。”龍紅軍覺得,這樣的公車演講,自己會繼續下去。

當天,代臣銀帶著他的兩位隊員卓小玉和周程麗分別準備了《幸福是什麼》《畢業倒計時》《多陪伴父母》三個演講題目,選擇乘坐309路公車輪流上場。

每一次公車演講,根據不同的主題還會選擇不同的公交線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南門一側學生群集,乘車人群偏年輕化,北門乘車的,則以年紀偏大的老年人居多,因此,隊內成員會根據自己準備的演講主題選擇不同線路上車:南門的309、771路公車適合年輕的、大膽的演講主題;北門的w12路公車,適合溫馨收斂的演講主題。

這樣的公車演講,在早讀社裡大約每學期一次,期間隊員有興趣可以自行前往,算下來有20多位隊員參與,演講次數超過10次。

已堅持2年 曾依靠公車演講獲得offer

最早的一次演講可以追溯到2015年。成都中醫藥大學管理專業大三學生秦羽(化名)是“kiwi早讀隊”的創立者,相較於其他常規的社團活動形式,秦羽希望自己的30多個隊員得到最別致的成長和收穫,“我想辦得跟社團不一樣,想做一些瘋狂的事。”早期秦羽有過系統的演講訓練,秦羽眼中的演講刺激且富有挑戰,通過網上搜索“提高演講能力”時,意外瞭解到“公車演講”,當即拍板帶隊員“玩”這個。

正式推行前,秦羽自己先在公車上嘗試了3次。儘管有演講基礎,站在公車上的秦羽還是覺得突兀,多次心理鬥爭後才完成了第一次嘗試。漸漸突破自我後,她開始與乘客互動,請觀眾提意見,“普通話要好,邏輯要清晰,表達要有感染力。”從乘客處得來的經驗,成為秦羽的不二法寶。

在公車上,甚至還有陌生乘客跟秦羽發出offer,讓她找不到工作就打電話。秦羽覺得,隊內那些曾經內向、膽子小的女生在試水後,領導力和口才都得到了極大提升。這個項目也就被保留下來,傳承兩年有餘,“不斷有人走上公車,克服恐懼,變成更自信的自己。”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丨顏雪 實習生丨彭婕

攝影記者丨陶軻

編輯丨江亞玲

讓他成功突破了自己,“踏出第一步特別艱難”。進校時的代臣銀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常常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跟女生說話還害羞到臉紅。和他同行的2名大一女生,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也希望借此能夠克服恐懼。

同校同社團的市場行銷專業大一學生龍紅軍,顯得進步更快。去年進大學時,龍紅軍通過社團招新進入早讀社,聽到公車演講的形式很是喜歡,“我覺得可以把自己打得更開。”事實上,龍紅軍並不是內向羞澀,相反,他是一名外向熱情的人,“我的性格缺點,是太愛表現,有點以自我為中心。”龍紅軍希望通過公車演講,變得更接地氣,“跟外界接軌,和聽眾有互動溝通。”

每一次的演講開頭,龍紅軍都會對自身名字有個簡單介紹,“中國龍的龍,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紅軍。”也是通過一次次演講,在不同場合練習,今年2月份,龍紅軍在一個400多人參加的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當時就哭了,為了準備6分鐘的演講,我從前一天下午6點忙到當天淩晨5點,總算有收穫。”龍紅軍覺得,這樣的公車演講,自己會繼續下去。

當天,代臣銀帶著他的兩位隊員卓小玉和周程麗分別準備了《幸福是什麼》《畢業倒計時》《多陪伴父母》三個演講題目,選擇乘坐309路公車輪流上場。

每一次公車演講,根據不同的主題還會選擇不同的公交線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南門一側學生群集,乘車人群偏年輕化,北門乘車的,則以年紀偏大的老年人居多,因此,隊內成員會根據自己準備的演講主題選擇不同線路上車:南門的309、771路公車適合年輕的、大膽的演講主題;北門的w12路公車,適合溫馨收斂的演講主題。

這樣的公車演講,在早讀社裡大約每學期一次,期間隊員有興趣可以自行前往,算下來有20多位隊員參與,演講次數超過10次。

已堅持2年 曾依靠公車演講獲得offer

最早的一次演講可以追溯到2015年。成都中醫藥大學管理專業大三學生秦羽(化名)是“kiwi早讀隊”的創立者,相較於其他常規的社團活動形式,秦羽希望自己的30多個隊員得到最別致的成長和收穫,“我想辦得跟社團不一樣,想做一些瘋狂的事。”早期秦羽有過系統的演講訓練,秦羽眼中的演講刺激且富有挑戰,通過網上搜索“提高演講能力”時,意外瞭解到“公車演講”,當即拍板帶隊員“玩”這個。

正式推行前,秦羽自己先在公車上嘗試了3次。儘管有演講基礎,站在公車上的秦羽還是覺得突兀,多次心理鬥爭後才完成了第一次嘗試。漸漸突破自我後,她開始與乘客互動,請觀眾提意見,“普通話要好,邏輯要清晰,表達要有感染力。”從乘客處得來的經驗,成為秦羽的不二法寶。

在公車上,甚至還有陌生乘客跟秦羽發出offer,讓她找不到工作就打電話。秦羽覺得,隊內那些曾經內向、膽子小的女生在試水後,領導力和口才都得到了極大提升。這個項目也就被保留下來,傳承兩年有餘,“不斷有人走上公車,克服恐懼,變成更自信的自己。”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丨顏雪 實習生丨彭婕

攝影記者丨陶軻

編輯丨江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