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英雄錄:7歲小孩這樣招待父親的朋友,好嗎?

常林,河內郡溫縣(現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他小時候家中十分貧寒,但他喜歡讀書而且十分聰明。最先他是曹操的手下,他從小官吏做起,由於政績卓著升到了太守、刺史。後來曹丕登帝后,

他又得到封侯。

有一次,他父親的友人來做客,問年僅七歲的常林:“伯先(常林的父親)在家嗎?”但常林一面不屑,既不回答,又不行禮。友人很不高興,訓斥他:“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常林反駁:“雖然你是客人,我尊敬你是應該的,但你對著我直呼我父親的名字,

這麼沒禮貌,難道我還要對你行禮?”客人聽了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一邊向他道歉,一邊對他的才智讚不絕口。

初平元年,河內郡太守王匡想舉兵征討董卓,就讓自己的手下去挑地方官員或民眾的瑕疵。若有發現就誇大辭,收監關押。再令他的家屬拿錢財贖罪。如果有人不順從,王匡就施以重罪,甚至誅殺宗族。郡中百姓對他十分畏懼。常林的叔叔與人發生了矛盾,

產生了鬥毆,雖然已經和解,但被王匡手下知道了,把他關入的牢獄。常氏宗族人人自危,不知王匡要搞出什麼名堂對他進行敲詐。

此時常林去拜訪王匡的好友胡母彪,對他說:“現在文韜武略的太守為我們服務,我們深感榮幸。河內郡地大物博,

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太守手下賢才智士的人很多。但現在聖上還小無力掌管朝政,奸賊董卓一手遮天,禍害社稷,天下人民都對他恨之入骨。太守應當為國盡忠,剷除妄臣,匡扶社稷。如果太守能舉兵討伐奸賊,匡扶漢室,只要登高一呼,天下能人定能相助。但現今太守卻做著對百姓沒恩惠之事,天下能力又怎會為他所用?”胡母彪聽後,對常林刮目相看,他馬上寫信給王匡,
斥責他。王匡只好把常林的叔叔放回家。

後來高幹向曹操舉薦常林,常林從此步入了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