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聞一多故里,大別山下的明珠:湖北浠水

浠水

浠水,湖北省黃岡市下轄縣,位於大別山南麓,
面積1949.3平方公里,人口103萬(2011年),轄15個鄉鎮(場),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浠水,是聞一多先生的故鄉,也是陳潭秋、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

浠水

風景名勝

聞一多紀念館

聞一多紀念館坐落在浠水縣城,占地15畝,建設面積2000餘平方米,仿古庭院建築,古典園林環境。展覽內容為銅像、序廳、《聞一多生平事蹟簡史》展、碑廊及其它景點。

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浠水縣東部,因其三柱奇峰,狀如獸角,突兀蒼彎而得名,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素有黃州府“筆架山”之稱,以雄、奇、幽、秀而聞名遐邇。

斗方山寺

斗方山寺位於浠水縣白蓮鎮斗方山村境內,地處別山南麓,占地面積150畝,

設施完整,功能齊全,初具大寺院規模。山上有古寨遺址,系蘄黃“四十八寨”之一。山中天然洞府遍佈,怪石嶙峋,因形狀物栩栩如生。

白蓮河風景區

白蓮河風景區位于浠水、英山、羅田三縣交界處,風景區由白蓮河水庫、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和斗方山組成。

黃岡人民在河谷狹窄,水流湍急的”石險灘”築起了百余米高的大壩,建成了承水面積為1800平方公里,庫溶為12.5億立方米的水庫,為鄂東第一大水庫。

大別山民俗博物館

大別山民俗博物館位於浠水縣清泉鎮花涼亭村,是湖北省首家私人民俗博物館。

博物館原為1000多平方米的閒置村禮堂,是由一位退伍軍人私人承辦,現已成為一家簡易的民俗博物館,對社會免費開放。目前,已有十多家機關、學校、企業在這裡掛牌建立了“中華文化傳承基地”。

天然寺

天然寺位於浠水縣,唐初建寺,為佛教禪宗三祖僧璨駐錫之所,傳六世至僧丹霞始創禪林,法名天然,天然寺因此得名。天然寺現存山門石基、鐘樓、鼓樓、和尚塔以及""石刻。

浠水文廟

浠水文廟位於清泉鎮新華正街南端,座北朝南向,宋建以來,有千餘年的歷史,屢經毀敗與重建,是浠水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體現古代民間建築藝術風格的典範。在南北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崇聖祠等。

天下第三泉

天下第三泉位於浠水縣蘭溪鎮上游五裡的溪潭坳河濱峭壁石下,石穴大如米甕,深約三尺,穴中湧著泉水,甘冽芳香。

聞一多

本地名人

龐安時,北宋醫王。

楊思義,明初名臣。

陳沆,狀元,詩人、文學家,清代古賦七大家。

聞一多,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蘇哲文,原電力工業部副部長。

聞玉梅(祖籍),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城市風情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你是浠水縣哪裡人? (單選) 0人 0% 清泉鎮 0人 0% 巴河鎮丨關口鎮 0人 0% 竹瓦鎮丨汪崗鎮 0人 0% 團陂鎮丨白蓮河鎮 0人 0% 蔡河鎮丨洗馬鎮 0人 0% 丁司壋鎮丨散花鎮 0人 0% 蘭溪鎮丨綠楊鄉 0人 0% 其他(頭條網友) 投票

傳六世至僧丹霞始創禪林,法名天然,天然寺因此得名。天然寺現存山門石基、鐘樓、鼓樓、和尚塔以及""石刻。

浠水文廟

浠水文廟位於清泉鎮新華正街南端,座北朝南向,宋建以來,有千餘年的歷史,屢經毀敗與重建,是浠水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體現古代民間建築藝術風格的典範。在南北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崇聖祠等。

天下第三泉

天下第三泉位於浠水縣蘭溪鎮上游五裡的溪潭坳河濱峭壁石下,石穴大如米甕,深約三尺,穴中湧著泉水,甘冽芳香。

聞一多

本地名人

龐安時,北宋醫王。

楊思義,明初名臣。

陳沆,狀元,詩人、文學家,清代古賦七大家。

聞一多,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蘇哲文,原電力工業部副部長。

聞玉梅(祖籍),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城市風情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浠水風光

你是浠水縣哪裡人? (單選) 0人 0% 清泉鎮 0人 0% 巴河鎮丨關口鎮 0人 0% 竹瓦鎮丨汪崗鎮 0人 0% 團陂鎮丨白蓮河鎮 0人 0% 蔡河鎮丨洗馬鎮 0人 0% 丁司壋鎮丨散花鎮 0人 0% 蘭溪鎮丨綠楊鄉 0人 0% 其他(頭條網友)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