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殲20到底能否擊落F35?美專家這一分析:打開天窗說亮話

殲-20戰鬥機的正式服役堪稱近些年來中國軍工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個裝備自行研發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殲-20戰鬥機雖然已經服役,但是該機在服役前經歷了大量的測試和試驗,眾多子系統的研發成功最終確立了這款戰鬥機的成功服役,但是其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殲-20戰鬥機的研發過程非常絕密,世界只能通過軍迷拍攝的試飛照片來確認該機的研發進度。從最早的2001號殲-20橫空出世到殲-20戰機的2016號出現,
在長達6年的試飛過程中,殲-20經歷過多次的研發瓶頸。比如殲-20戰鬥機的雷達就是其一。

最初的2001號殲-20戰鬥機的整個集體都是黑色,包括雷達罩位置,這是因為最初的2001號原型機並未裝備大型雷達,2001號機的主要任務是測試整體的空氣動力學外形和整體飛控,在首飛成功後,各個子系統才繼續跟隨展開進展。從2001號殲-20戰鬥機到2011號戰鬥機的出現,一共經歷了長達4年的時間,

而當時實際上只有2001、2002、2003和2011號4款殲-20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這4款飛機都有不同的試驗任務,直到2011號的出現,才是殲-20戰鬥機的原型機定型批次。這時的殲-20戰機的雷達罩才有明顯的和機身的顏色區分,而且機首也變得更加粗大,可以容納更大尺寸的雷達。

實際上,在雷達的測試過程中,不光有殲-20戰鬥機負責測試,中國還將一架圖-204雷達電子驗證機投入了試驗,這架飛機的造型奇特,整體是一架圖-204飛機,但在機首卻有一個尖尖的雷達罩,外形和尺寸都和殲-20的雷達罩一樣,通過圖-204的試飛,可以減少殲-20就雷達功能的試飛,而且圖-204電子驗證機也可以達到試驗的效果。

這種模式並非中國一家獨有,此前美國也曾使用購買自英國的BAC1-11客機的機首裝備F-22和F-35的雷達進行測試,

從而減少F-22和F-35真機測試雷達的時間,不但可以加大F-22和F-35雷達測試的頻次,還可以讓F-22和F-35的原型機可以測試其他項目。中國也是同理,因此,有一段時間殲-20戰機並沒有頻繁試飛,原因不是殲-20戰機發生了問題,而是殲-20的雷達測試專案已經由圖-204代勞,殲-20可以從事其他的測試工作。

就目前來看,殲-20在7年的試飛實踐中,完成了超過5000架次的飛行試驗,據統計,試飛時間已經超過了4000小時,這個時間對於一款戰鬥機的試飛來說並不長,這7年時間中,殲-20戰鬥機完成了多次測試,外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殲-20已經正式服役,對於中國來說,殲-20雖然已經正式服役,但是在短時間裡,仍然無法承擔中國空軍主力戰機的任務,還需要大量的試飛和部隊進行磨合,試驗戰術。短期裡想看到殲-20對抗F-22或者F-35的好戲還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相對於F-35,殲-20戰鬥機到底性能如何呢?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F-35於2006年首飛,有A、B、C三個亞型號,是單座、單引擎的戰鬥機,2016年8月美國宣佈首個F-35A飛行中隊服役備戰;殲-20則於2011年首次亮相,今年3月進入中國空軍序列,是單座、雙引擎的戰鬥機,並且機身更長、更寬。英國皇家三軍防務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布朗克說:“與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相比,殲-20飛行距離更遠,能容納更多的內部燃料和武器。”在隱身性方面,F-35和殲-20各有長短,但一架殲-20的價格介於3000萬到5000萬美元之間,遠低於F-35A的8500萬美元到9800萬美元,這還是F-35中最便宜的型號。

相比之下,殲-20的性價比優勢明顯。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承認,美國的F-35C戰鬥機無法對抗殲-20。這是美國第一次公開承認F-35不敵殲-20。

還需要大量的試飛和部隊進行磨合,試驗戰術。短期裡想看到殲-20對抗F-22或者F-35的好戲還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相對於F-35,殲-20戰鬥機到底性能如何呢?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F-35於2006年首飛,有A、B、C三個亞型號,是單座、單引擎的戰鬥機,2016年8月美國宣佈首個F-35A飛行中隊服役備戰;殲-20則於2011年首次亮相,今年3月進入中國空軍序列,是單座、雙引擎的戰鬥機,並且機身更長、更寬。英國皇家三軍防務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布朗克說:“與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相比,殲-20飛行距離更遠,能容納更多的內部燃料和武器。”在隱身性方面,F-35和殲-20各有長短,但一架殲-20的價格介於3000萬到5000萬美元之間,遠低於F-35A的8500萬美元到9800萬美元,這還是F-35中最便宜的型號。

相比之下,殲-20的性價比優勢明顯。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承認,美國的F-35C戰鬥機無法對抗殲-20。這是美國第一次公開承認F-35不敵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