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烏蘭察布刑偵戰線上的 “女漢子” 28年參與偵破刑事案件500餘起 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

她是在刑警崗位上奮戰28 年,從來不思變換工作的“鐵心警”;她是在家庭生活上無論遇到多大困難,

從不掉“梨花淚”的無悔母親和妻子;她也是在領導和同事們眼中,一朵始終待人溫和的“百合花”。這朵刑警隊裡的“鐵梨花”就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王殿珍。

王殿珍,女,漢族,1967 年2 月出生,中共黨員,1989 年7 月畢業于烏盟人民警察學校,同年10 月分配到察右中旗公安局刑偵大隊工作,先後任內勤、技術員、偵查員,

當選第七屆政協委員,一干就是28 年;曾多次受到區、市、旗三級公安機關的表彰獎勵,以及旗委政府的表彰獎勵。

女刑警也能偵查破案?

“從小我就崇拜員警,上警校當員警也算是圓了我兒時的夢想。”

“還記得當女刑警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

“老百姓一報案,看到是個女員警出警去現場,都會不由自主地犯嘀咕:女刑警娃子也能破案?”

2010 年9 月10 日11 時20 分許,察右中旗公安局科布林鎮第二派出所民警在科鎮史家營村孫某家發現兩具女屍,

其中炕上有一女屍,脖子上纏著繩子,炕上有血跡,另有一女屍在家後洞吊著,並且屋內有燒焦味;通過開展現場勘察和屍體解剖後,確認孫某的兩個女兒張某、張某某被殺死在自家中。知道案情後,正在輸液的王殿珍顧不上休息,立即趕赴現場,調查走訪後發現:孫某因執迷于迷信,常年在家燒香拜佛,丈夫因病已去世,其母女三人很少與外界聯繫,
大女兒雖然已結婚,但她不讓女婿帶走,仍留在自己身邊等異常情況,判定孫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於是,隨即傳喚孫某,孫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實,王殿珍與參戰民警認真分析研究犯罪嫌疑人心理,針對其心理特點,而且又同是女人,及時開展政策攻勢和心理疏導,參戰民警經過連續三晝夜奮戰,採取多種手段,犯罪嫌疑人孫某心理防線最終崩潰,
她交代:2011 年9 月10 日9 時許,其在家燒香拜佛後,母女三人準備共同死後升天,於是,先與二女兒將其大女兒勒死後,二女兒又自縊的犯罪事實。至此,一起命案宣告破獲。

女漢子亦能以柔克剛!

烏蘭察布,蒙語,意為紅色的裂縫。相傳遠古時期此地為戰場,成吉思汗率軍在此連年征戰,浴血成河,乾涸裂縫而得名。曾幾何時,拐賣婦女犯罪這股猖獗的“暗流”悄悄地流進烏蘭察布大地。1999 年10 月,

察右中旗金盆鄉派出所接到報案:金盆鄉某村發現一名疑似被拐賣婦女,核實情況屬實後,因為“鐵梨花”的名氣,治安大隊大隊長積極申請將王殿珍調入,以便解救被拐賣婦女。

“現場情況特別緊急,村民張某揮舞著菜刀,大吼著:誰敢搶走他媳婦他就砍死誰!”

“那時候,老百姓的法律意識淡薄,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違法犯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

“看到被拐賣的姑娘只有二十出頭,瑟瑟發抖,不停地哭,那時候也顧不上什麼了,我就喝止他:張某,你知道你幹了什麼嗎?你也有母親、姐妹,如果他們被拐賣,你怎麼辦?你只知道她是你買來的媳婦,可是你想過沒有,她也是他父母親的女兒,也是他哥哥的妹妹,弟弟的姐姐,你給我把刀放下……”

也許王殿珍的話起了作用,張某眼神漸漸呆滯、失望,此時辦案民警乘機將其控制;在訊問的時候,王殿珍利用犯罪嫌疑人攻破的心理防線,張某將“人販子”資訊全盤托出,將犯罪嫌疑人李某、蔡某一舉抓獲。

1989 年以來,王殿珍共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500 餘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300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嫌疑人400 餘名,打掉犯罪團夥50 餘個,抓獲逃犯100 余名,為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元,特別是參與偵破命案7 起,為察右中旗命案必破作出突出貢獻。

女警花還是賢妻良母。

王殿珍的丈夫在烏蘭察布市交警支隊事故科工作,常常是半個月、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王殿珍既是女兒媳婦,也是一個妻子、一位母親。一邊是家庭的責任、一邊是隨時都有突發情況的刑警工作,這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即便是這樣,她總能把雙方父母照顧好,讓丈夫安心。

她最大的虧欠是女兒:有時一上專案就是好幾天,孩子小時候只能交給家裡老人帶,回家時往往孩子都睡了,第二天一早走時孩子還沒醒。她多次向孩子許諾:“媽媽明天一定回來陪你。”時間長了,她卻總也不能兌現諾言,女兒見了她就直接說:“媽媽說話不算數。”王殿珍聽後心裡酸酸的,她欠女兒的實在太多,可一有現場她又義無反顧地走了。

“別人都說‘鐵梨花’帶出來的孩子是‘小鐵梨花’,現在女兒榮榮長大了,她從小獨立懂事,大了不用老人照顧時,經常說‘媽媽你破案的時候注意安全,早點將壞蛋抓著,門你關好就行’。”說起女兒, 王殿珍滿臉笑容。“去年女兒大學畢業考進了察右中旗國稅局,她還不樂意,說是沒考上員警,沒湊成三警家庭。”

如果說當初是一股年輕人的衝勁促使王殿珍全心投入工作,那麼後來就是出於一種人民警察神聖的責任感,支撐著她28年如一日投入到刑偵工作當中。

有人問:“您最大的心願什麼?”“如果說我有什麼心願的話,我想在我熱愛的刑警崗位上從一至終,直到退休。”(烏蘭察布晚報 倪衛平)

【頭條警法】是健康烏蘭察布網推出的警法類新媒體欄目,旨在宣傳報導烏蘭察布市警法動態、普及警法知識、傳播警法資訊,歡迎投稿,一經採用,您將獲得6.6—100元的酬謝,請私信與我們溝通。

責任編輯:郭峰

轉載必須注明來自:健康烏蘭察布網

瑟瑟發抖,不停地哭,那時候也顧不上什麼了,我就喝止他:張某,你知道你幹了什麼嗎?你也有母親、姐妹,如果他們被拐賣,你怎麼辦?你只知道她是你買來的媳婦,可是你想過沒有,她也是他父母親的女兒,也是他哥哥的妹妹,弟弟的姐姐,你給我把刀放下……”

也許王殿珍的話起了作用,張某眼神漸漸呆滯、失望,此時辦案民警乘機將其控制;在訊問的時候,王殿珍利用犯罪嫌疑人攻破的心理防線,張某將“人販子”資訊全盤托出,將犯罪嫌疑人李某、蔡某一舉抓獲。

1989 年以來,王殿珍共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500 餘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300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嫌疑人400 餘名,打掉犯罪團夥50 餘個,抓獲逃犯100 余名,為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元,特別是參與偵破命案7 起,為察右中旗命案必破作出突出貢獻。

女警花還是賢妻良母。

王殿珍的丈夫在烏蘭察布市交警支隊事故科工作,常常是半個月、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王殿珍既是女兒媳婦,也是一個妻子、一位母親。一邊是家庭的責任、一邊是隨時都有突發情況的刑警工作,這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即便是這樣,她總能把雙方父母照顧好,讓丈夫安心。

她最大的虧欠是女兒:有時一上專案就是好幾天,孩子小時候只能交給家裡老人帶,回家時往往孩子都睡了,第二天一早走時孩子還沒醒。她多次向孩子許諾:“媽媽明天一定回來陪你。”時間長了,她卻總也不能兌現諾言,女兒見了她就直接說:“媽媽說話不算數。”王殿珍聽後心裡酸酸的,她欠女兒的實在太多,可一有現場她又義無反顧地走了。

“別人都說‘鐵梨花’帶出來的孩子是‘小鐵梨花’,現在女兒榮榮長大了,她從小獨立懂事,大了不用老人照顧時,經常說‘媽媽你破案的時候注意安全,早點將壞蛋抓著,門你關好就行’。”說起女兒, 王殿珍滿臉笑容。“去年女兒大學畢業考進了察右中旗國稅局,她還不樂意,說是沒考上員警,沒湊成三警家庭。”

如果說當初是一股年輕人的衝勁促使王殿珍全心投入工作,那麼後來就是出於一種人民警察神聖的責任感,支撐著她28年如一日投入到刑偵工作當中。

有人問:“您最大的心願什麼?”“如果說我有什麼心願的話,我想在我熱愛的刑警崗位上從一至終,直到退休。”(烏蘭察布晚報 倪衛平)

【頭條警法】是健康烏蘭察布網推出的警法類新媒體欄目,旨在宣傳報導烏蘭察布市警法動態、普及警法知識、傳播警法資訊,歡迎投稿,一經採用,您將獲得6.6—100元的酬謝,請私信與我們溝通。

責任編輯:郭峰

轉載必須注明來自:健康烏蘭察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