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臻品生活|以梳簪發,青絲成雪——梳篦的起源

文 | 郭穎

編輯 | 王越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有雲:“櫛,梳篦之總名也。” 《說文。木部》:“梳,所以理髮也。”

段玉裁注:“疏者為梳,密者為篦。”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

古人興蓄長髮,梳篦為每日梳理頭髮的必備之物。

梳子齒距疏鬆一些,用於頭髮的梳理;篦子的齒距密,用來篦去發間的污垢,保持頭髮清潔,不長寄生蟲,使人煥發容光。此外,梳篦還可以刺激頭皮神經,促進新陳代謝,延年益壽。

梳篦是古時人手必備之物,尤其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慢慢便形成了插梳的風氣。

唐代繪畫如周昉《紈扇仕女圖》以及影視劇作《武媚娘傳奇》中均可以看到作為發飾出現的梳篦。

插梳的侍女——《執扇侍女圖》局部

如今除非特殊情結驅使,人們已不再用梳子作頭飾,或是因為都市女性都已長髮飄垂不再束髮,又或許是因為便捷的洗滌用品使人們也不再需要主清理功能的篦子,但是這一富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文明產物——梳篦——的確曾如此璀璨地活躍在中華文明歷史的發飾舞臺上,起著或養生或點綴或身份彰顯的重要作用……

唐代插梳女

史前(約170萬年前到西元前21世紀)民族大多長髮(局部會用鋒利的小石刀進行修整),披髮或梳髻。從考古資料看,太湖流域的史前先民很早就開始梳髻了。

梳著椎髻的史前人像

明確的形象見於崧澤文化時期(距今約5800-4900年)。

浙江嘉興大汶遺址崧澤文化層出土的1件人首陶瓶,瓶頂部有一個小頭長頸、臉面方正的人頭像。

“後腦有外凸維上翹的椎髻(所謂椎髻,也就是將頭髮結成椎形的髻,是我國古老的髮式之一),髻端有一豎向小孔”,推測小孔中原來應該插有竹木等有機質材料製成的笄。

這種椎髻在其後的太湖流域及其他南方少數民族中多有繼承。例如: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固在夷蠻,徒以椎髻為俗”。

《後漢書·杜尚傳》“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內無複盜賊”。

《新唐書·南蠻傳》“俗椎髻,韜以絳,垂於後”。

頭髮的梳理,最初就是用手指,梳子等梳理工具是後來才發明的。梳子在梳理頭髮的同時,兼有發飾功能,梳發盤髻後,把梳子插在髮髻上,既可約發又可裝飾。

從目前的考古來看,史前太湖流域最早的梳子遺存發現于馬家浜文化時期(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年代約始於西元前5000年,距今7000餘年的歷史,到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

馬家浜墓中從後向前插飾在頭頂髮髻上的象牙梳

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的象牙梳

在良渚文化以前的梳子多如上圖所示用整塊材料刻削琢磨而成。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的迴旋透雕象牙梳,據考證距今已4500餘年。

然而到了燦爛的史前文明良渚文化中,梳子已發展成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組合形制:梳背和梳齒用不同的材料製成,梳背多用玉材,梳齒則選用象牙、獸骨等材質,兩部分用榫卯結構,輔以銷釘或粘合劑,組成一把完整的梳子。

1987年,浙江余杭縣溪灣村瑤山出土的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玉梳背象牙梳。

良渚特色“玉梳背+象牙(獸骨)梳齒+榫卯結構”的玉梳組合形制示意圖

良渚玉梳背

良渚的玉梳背其實早有發現,但因為梳齒部分早已朽爛無存,因此學術界對於這類器型的辨認經歷了漫長和艱難的過程。

從誤以為是墓主配飾“垂瞳式器”到誤以為是隨葬在墓主頭側的一個小木偶神像的“冠形器”。直到玉背象牙梳的出土才弄清楚這種冠狀器就是玉梳背。

·雕刻著神人獸面紋的良渚玉梳背(冠狀器)

雕刻著獸面紋的良渚玉梳背(冠狀器)

馬家浜文化時期和良渚文化時期的梳子均為豎長型,即梳體的高大於寬。

與之相對的是後世常見的橫向半月形梳篦。期間經歷了一系列的演變與繼承。

從良渚時期開端的這種豎長型的形制開始一直延續並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發飾文化,高高的梳背形制使得梳背藝術在後代能工巧匠的演繹下呈現出一個豐富的民族傳統工藝品藝術寶庫。

這種豎長型梳篦形式在後世的傳承與演變中不斷發展改變,直到唐朝完全轉變為橫向半月形梳篦,並且在唐朝的盛世之下發展到一個猶如百花盛開般的藝術高度。

例如: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固在夷蠻,徒以椎髻為俗”。

《後漢書·杜尚傳》“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內無複盜賊”。

《新唐書·南蠻傳》“俗椎髻,韜以絳,垂於後”。

頭髮的梳理,最初就是用手指,梳子等梳理工具是後來才發明的。梳子在梳理頭髮的同時,兼有發飾功能,梳發盤髻後,把梳子插在髮髻上,既可約發又可裝飾。

從目前的考古來看,史前太湖流域最早的梳子遺存發現于馬家浜文化時期(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年代約始於西元前5000年,距今7000餘年的歷史,到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

馬家浜墓中從後向前插飾在頭頂髮髻上的象牙梳

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的象牙梳

在良渚文化以前的梳子多如上圖所示用整塊材料刻削琢磨而成。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的迴旋透雕象牙梳,據考證距今已4500餘年。

然而到了燦爛的史前文明良渚文化中,梳子已發展成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組合形制:梳背和梳齒用不同的材料製成,梳背多用玉材,梳齒則選用象牙、獸骨等材質,兩部分用榫卯結構,輔以銷釘或粘合劑,組成一把完整的梳子。

1987年,浙江余杭縣溪灣村瑤山出土的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玉梳背象牙梳。

良渚特色“玉梳背+象牙(獸骨)梳齒+榫卯結構”的玉梳組合形制示意圖

良渚玉梳背

良渚的玉梳背其實早有發現,但因為梳齒部分早已朽爛無存,因此學術界對於這類器型的辨認經歷了漫長和艱難的過程。

從誤以為是墓主配飾“垂瞳式器”到誤以為是隨葬在墓主頭側的一個小木偶神像的“冠形器”。直到玉背象牙梳的出土才弄清楚這種冠狀器就是玉梳背。

·雕刻著神人獸面紋的良渚玉梳背(冠狀器)

雕刻著獸面紋的良渚玉梳背(冠狀器)

馬家浜文化時期和良渚文化時期的梳子均為豎長型,即梳體的高大於寬。

與之相對的是後世常見的橫向半月形梳篦。期間經歷了一系列的演變與繼承。

從良渚時期開端的這種豎長型的形制開始一直延續並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發飾文化,高高的梳背形制使得梳背藝術在後代能工巧匠的演繹下呈現出一個豐富的民族傳統工藝品藝術寶庫。

這種豎長型梳篦形式在後世的傳承與演變中不斷發展改變,直到唐朝完全轉變為橫向半月形梳篦,並且在唐朝的盛世之下發展到一個猶如百花盛開般的藝術高度。